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羚羊,分布在新疆的阿尔金、西藏的羌塘、青海的三江源和可可西里地区,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濒临灭绝动物;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的"精灵",是青海格尔木的代名词,"藏羚羊"三个字的出现和使用,使格尔木成为全中国及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藏羚羊以生活在海拔5000多米的青藏高原腹地、每小时100多公里的速度和顽强的生命力等特点,体现了"更高、更快、更强"的人类体育锻炼精神和奥运理念,成为众多体育竞技者不懈追求的目标;电影《可可西里》在全国大范围的公映、2008年奥运会的申吉成功、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让"天路"的明星--藏羚羊"迎迎"备受世人喜爱,使"藏羚羊、可可西里、格尔木、青海"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可可西里地区被夹峙在昆仑山和唐古拉山之间,而红金台则是可可西里的腹中之国.环绕着它的,有可可西里湖、太阳湖、月亮湖等.地质构造表明,红金台地区是一个断裂带,这里藏着巨大的金矿,而美国地球卫星提供的资料也证明了这一点.应该说,在西部山野矿脉延伸的巨大网系里,红金台是最值得骄傲的皇冠.据测定,它的绝对高度是5500公尺,相对高度为55公尺,是一个总面积约为650平方米的椭圆形小山包.  相似文献   

3.
正六、沙棘果与南国红豆沙棘是个顽强的战士/沙棘果给藏羚羊带来祸害/南国红豆最相思这是一片高地,高原上平川中曲曲折折的一溜丘陵状高地。它很均匀地分布在可可西里大约西南一隅。就是在这里,我看到了一片片骆驼刺、金露梅、沙棘等高原植被。这些在不少地方生长得原本茂盛的灌木,到了可可西里这片瘠薄、干旱、严寒的环境中,却退化成不足10厘米高的"爬行植物"了。它们紧紧地扒着地面,那颜色  相似文献   

4.
镜头之外     
《中国西部》2014,(31):22-23
<正>《决定性瞬间——凝固在三江源上的青藏铁路》看到这张照片,你可能会惊叹传说中的"日照金山",也许还会流连于颇具深意的三江源头。乍看,这是一张风光照片,但你可能发现了那些长长的线条。是的,这才是这张照片的主体——青藏铁路。这张照片的得来偶然之中蕴含必然。带四川摄影网采风团进藏,青藏列车行经著名的可可西里时,大家期望能看到著名的藏羚羊甚至给它们拍几张照片,于是与摄友持机守候窗前。当可可西里渐渐退到了列车后面,藏羚羊并没有出现,但心里的少许失望很快便被迎面而来的三江源夕景消尽。黄昏,西沉的太阳将最后的阳光洒落在青藏铁路远端的山脊顶,通山变得金黄,形成"日照金山"的景象。这时光位很低,景物影子都拖得很长。  相似文献   

5.
李艳 《发展》2002,(8):52-58
○一向不为人所知的地域名词———可可西里,传遍了海内外;○一种特殊的高原动物的命运———可可西里地区的藏羚羊的生存境际,引起了海内外的关注;○一个特殊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变迁———可可西里所在的江河源地区的生态危机,引起中华民族的深深忧思。  相似文献   

6.
蓝海 《走向世界》2013,(14):124-125
<正>一部名叫《可可西里》的电影,震撼了不少人的心灵。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是全世界除南、北极之外第三大无人区,也是中国最大的一片无人区。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护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平均海拔在4600米以上。终年气候寒冷,被称为生命的禁区。可可西里也正因此成为一些想  相似文献   

7.
阳红 《中国西部》2013,(35):68-77
“可可西里,你遥远又神秘;可可西里,你在我的心里;悠远的天际,是谁的声音……”婉转的歌声中思绪仿佛飘到了昆仑山和唐古拉山之间那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  相似文献   

8.
50岁的才嘎,带着10名工作人员从青海省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赶到首都北京,在繁华的崇文门商业地段竖起展板和告示,向过路行人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招募自愿前往可可西里工作一段时间的志愿者。作为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局长,才嘎把北京作为招募志愿者的第一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办事,不死几个人是办不成的。如果非这样不可,我就先死!”这是索南达杰为可可西里四处奔波时说的一句话。 不幸的是,当索南达杰第12次进入可可西里时,竟一语成谶。在碧蓝的太阳湖旁,流尽最后一滴血的索南达杰,一直保持着跪射的姿势。  相似文献   

10.
威武才嘎     
行者 《西部人》2003,(11):14-15
一家人散居五处,自己半百过头,仍只身在海拔5000多米、冬天零下40度的无人区,带着一帮藏族小伙子出生入死,与贪婪凶残的盗猎分子真刀真枪地斗法,这就是可可西里保护区的藏人“头目“才嘎.……  相似文献   

11.
著名军旅作家、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宗仁先生的第三篇关于保护可可西里藏羚羊的力作又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三篇文章是对为保护珍稀动物而付出心血甚至献出生命的壮丽人生的赞礼,也是对这些勇士们最美好的祝愿,更是对那些残暴无人性的盗猎者们的有力谴责和唾骂!从本期开始本刊连载王宗仁先生的《为什么可可西里没有琴声》一文,以唤起...  相似文献   

12.
<正>你可能不知道青海省格尔木市是亚洲面积最大的市了,她囊括了唐古拉、可可西里、昆仑等方圆百里的戈壁高山,面积达12万多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福建省的面积,几乎大半个青海省都隶属格尔木;你或许知道2008年北京奥运奖牌金镶玉,其中的玉就产自昆仑山。带着诸多的憧憬,我踏进了这享有西北"高原明珠"之称的格尔木,这里的羊肉、酸奶,以及市区里到处能见到的藏  相似文献   

13.
藏区可可西里是我国西部地区的特殊地理区域,当地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是否协调直接关系到整个可可西里地区的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论文简要浅析藏区可可西里的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倡导在发展经济时一定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是应该在科学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进而保持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部》2016,(3):90-90
近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函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推荐"青海可可西里"作为2017年自然遗产项目,"福建鼓浪屿"作为2017年文化遗产项目。青海可可西里正式代表中国参选2017年世遗项目,将有望于2017年第4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果申报成功,意味着青海可可西里将成为国内最大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弥补青海没有世界遗产的空白。  相似文献   

15.
每年的五六月份,是藏羚羊产崽期,这时它们会从可可西里深处迁徙到水草丰茂的开阔地带,所以很容易被发现,这对藏羚羊来说往往意味着生与死的追逐。  相似文献   

16.
荒原逐羚     
葛玉修 《中国西部》2007,(6):161-168
编者按:电影《可可西里》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荒原世界,那些血淋淋的藏羚羊尸体让人联想到奥斯维辛焚尸炉弥天的恶臭,而那群凭信念苦撑的斗士则让人们重新拾回了对同类的信心.……  相似文献   

17.
漫漫淘金路     
我愿意把自己惟一的一次西部淘金之旅称为“眼泪之旅“.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西部兴起了淘金热.成群结队的青、壮年甚至老年人离乡别子,带着全家人的希望出发.他们带着悲壮和无奈,带着憧憬和向往,前赴后继地涌向诱人的阿尔金山和神秘莫测的可可西里.   ……  相似文献   

18.
荒原逐羚     
葛玉修 《中国西部》2007,(5):161-168
电影《可可西里》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荒原世界,那些血淋淋的藏羚羊尸体让人联想到奥斯维辛焚尸炉弥天的恶臭,而那群凭信念苦撑的斗士则让人们重新拾回了对同类的信心,而几乎同时,在距可可西里不远的青海湖畔,藏羚羊的近亲——中华对角羚正遭遇到更严重的生存危机。人屠、狼祸和生态恶化正让这些美丽的高原精灵迅速走向灭绝。与可可西里一样,一群有识之士也在为这些动物的生存不遗余力,只是这次他们手中拎着的不是冰冷的AK47,而是泛着体温的相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袁纯清 《当代陕西》2003,(4):6-8,10
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我们省已经确定了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步走"的战略规划,这是一个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省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更需要各级领导干部牢记"两个务必",以负责的精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相似文献   

20.
顾炳枢 《发展》2003,(3):52-54
可可西里跨青海、西藏和新疆三省区,总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青海就占了4.5万平方公里,可可西里平均海拔5000米,冬季最低气温达到-40℃,空气含氧只是内地的30%-40%,人无法在里面生活。但那里却生活着很多珍稀野生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野牦牛、藏羚羊、藏野驴、雪豹、白唇鹿、猎隼、金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