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能源、基础原材料等国际大宗商品的依存度较高,因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通过进口渠道向国内传导,对我国国内的物价水平造成较大冲击。本文在使用Bai-Perron方法检测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的两个结构性断点的基础上,采用变系数VAR模型(TVP-VAR)分析了不同阶段的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对我国价格水平的传导是否存在差异。采用SVAR模型研究了大宗商品价格向国内物价传导的结构性特征。结果表明:CPI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脉冲响应存在阶段性差异,PPI的脉冲响应趋势基本一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弱化大宗商品价格向CPI的传导;大宗商品价格和其他宏观冲击对物价变化的相对重要性在金融危机前后出现明显转变。据此,本文建议提高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建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预警监测机制,增强大宗商品供给能力和定价权,发挥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  相似文献   

2.
以1996~2010年我国企业生产要素和劳动力成本的面板数据,对国内成本推动型通胀的影响因素从传导机制、地区差异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性研究。研究发现,1996~2010年间劳动力工资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是推动中国通胀的两大重要成本因素。其中,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主要通过企业生产要素价格推高我国通胀,而国际油价则通过企业劳动力成本推动国内通胀;另外中、西部地区通胀来自劳动力成本的压力较为明显,但东部地区压力相对较小;同时中部地区通胀能够有效地避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冲击,而东、西部地区通胀却遭受较为严重的大宗商品价格冲击。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构建SVAR模型对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人民币汇率与我国通货膨胀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助长了国内通胀,模型表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PPI的影响要大于对CPI的影响;同时,该政策推动了人民币的升值,而人民币升值对国内的通胀造成了先正后负的冲击。文章的实证研究支持以下结论:通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汇率渠道,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的通胀水平构成了显著的冲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实际贸易为出发点,采用2005.1~2010.12的月度数据,对外部冲击对我国物价的传导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定量给出外部冲击对输入型通胀的影响和对国内物价的传导路径。研究表明,外部冲击能通过进口价格传导到国内价格体系,但传递不完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最大。外部冲击对国内物价的传导路径存在中下游价格倒逼上游价格的现象;进口价格对上中下游价格的传导都不显著,其它价格却能反向传导到进口价格。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积极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为切入点,深刻分析了积极财政政策通过货币渠道、信贷渠道和国际渠道三个渠道影响我国的通货膨胀.实证结果表明:货币供给、平均工资以及以进口原油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是引起我国本轮通货膨胀的最主要因素.其中,货币供给与平均工资的上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最为剧烈,而以进口原油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对我国通货膨胀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我国37个工业大类行业PPI数据构建TVP-SV-FAVAR模型,实证研究了输入型通货膨胀在不同发展阶段、上下游价格、不同类型行业传导的结构性特征及其行业异质性。研究结果发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我国PPI和CPI均产生了影响,我国存在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强度从上游行业到下游行业依次递减,对能源资源密集型行业的传导强度最大,其中上游能源开采类行业的传导系数最高,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传导强度次之,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传导强度较弱。输入型通货膨胀更多向生产环节传导,向流通环节的传导强度弱化,但是会推升流通环节成本降低企业利润。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具有明显的顺周期和“易涨难跌”特征,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阶段的传导强度最大,在平稳阶段的传导强度次之,在下跌阶段的传导强度最弱。我国经济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以及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背景下,政策调控应把握好输入型通货膨胀传导的结构性特征,据此开展分类调控、精准调控、依时调控,综合平衡“稳增长”和“防通胀”目标,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相似文献   

7.
后危机时代扩张财政政策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慷 《中国外资》2013,(6):54-56
本文以积极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为切入点,深刻分析了积极财政政策通过货币渠道、信贷渠道和国际渠道三个渠道影响我国的通货膨胀。实证结果表明:货币供给、平均工资以及以进口原油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是引起我国本轮通货膨胀的最主要因素。其中,货币供给与平均工资的上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最为剧烈,而以进口原油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对我国通货膨胀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了中国股票市场与商品期货市场间的传导关系,并采用风险Granger因果检验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铜、铝、锌、原油、白糖价格的上涨(下跌)和上游公司股价的上涨(下跌)存在双向风险溢出关系;铜、铝、锌、原油、白糖价格的下跌和下游公司股价的下跌存在双向风险溢出关系。这说明这些大宗商品价格受下游需求的影响较大,但其价格波动对上游企业的冲击较大。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经济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越来越大,中国必须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的大宗商品原材料.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剧烈,必然会对中国的经济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首先选取CRB(Commodity Research Bureau)指标代替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和上证综合指来反映我国证券市场变动,对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对我国金融市场的传导机制进行定性分析,然后分析大宗商品和证券市场的Granger因果检验,并建立相应的VAR模型,解释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0.
李乾孙  翁鸣晓 《上海金融》2012,(9):58-63,117
库存周期是企业库存的投资等变量发生的短期波动。企业的库存行为影响大宗商品的价格。在库存重建阶段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去库存阶段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根据美国的PMI自有库存数据和国际大宗商品的实证研究显示,大宗商品的库存周期较为明显,特别是农产品和软商品。而中国的PMI库存数据和国内沪胶、沪铜、连豆的实证发现,国内大宗商品价格与中国库存周期相关度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1.
货币政策、美元走势以及投机活动都是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的重要原因,由于不同供给价格弹性的商品对于货币供应冲击在短期内的反应不同,各国货币管理者必须对从大宗商品价格到普通消费品价格的传导效应有所警觉。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不断深化,大宗商品的金融属性日益凸显。作为银行融资业务的重要抵押品,大宗商品价格的冲击会直接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本文采用我国53家商业银行2012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二季度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和系统GMM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宗商品价格的不确定性冲击和水平冲击都会加剧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压力。从机制分析来看,随着银行资产规模的增加和资本充足率的提高,将会对大宗商品价格冲击的影响产生一定平抑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大宗商品价格冲击会通过降低银行的经营效率增加银行的风险承担压力。异质性分析表明,与能源类和原材料类大宗商品相比,农副产品类的价格波动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更为显著;而在银行类型方面,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相较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更易受大宗商品价格冲击的影响。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我国商业银行有必要更加关注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建立有效的监测预警机制,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2011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轮番上演“过山车”行情,而国内众多上市企业受原材料成本上升影响,利润明显下降,因而导致季报收益不及预期,股价下挫.另外受外围国际环境因素影响,截止2012年3月底,A股市场跌声一片,由此来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对国内A股市场的冲击效应非常显著.目前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课题很多,但大部分是选择个例来研究,而本文采用局部分析与整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最终站在整个大宗商品市场的角度来分析,通过实证计量方法,建立模型来深入研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给我国A股市场带来的冲击,并得出结论以及提出相关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汇率改革和利率市场化是金融改革和开放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GPD-Copula模型刻画汇率、利率和大宗商品价格之间的相依结构,使用TVP-SV-VAR模型反映汇率、利率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动态冲击效应。结果表明,汇率与大宗商品价格、利率与大宗商品价格之间均存在下尾相依结构,具有非线性和厚尾性的相依特征;汇率、利率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冲击效应具有非线性、时变性和非对称性特征,汇率对大宗商品价格具有正向冲击效应,利率对大宗商品价格存在负向冲击效应,且汇率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冲击效应大于利率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冲击效应。基于此,文章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发展的国际化,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也得到迅猛发展.近几年随着中国固定资产的增长速度加快,中国经济市场对国际大宗商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国际大宗商品的期货价格这几年的波动幅度非常大,这种价格的波动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而股票市场是中国经济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也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传导机制分析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并提出一定的政策建议,为今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与我国股票市场的关联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双循环背景下防范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所产生的风险传染和价格传导是维护国内物价稳定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国内外大宗商品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广义方差分解的动态溢出指数方法来测度全球大宗商品对我国物价水平(CPI、PPI)的波动(收益)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外大宗商品之间均存在时变波动(收益)溢出效应,其主要受到外部波动(收益)的驱动;国内外大宗商品在波动溢出和收益溢出层面上对我国物价(CPI、PPI)产生冲击并形成差异化的连通网络。在波动溢出连通网络上,矿产现货会重点对PPI产生较大的价格波动风险溢入效应;在收益溢出连通网络上,金属期货会重点对PPI产生较大的价格传导效应;国际原油期货均处于全球大宗商品连通网络的中心地位,重点对我国CPI产生较大的正向溢出影响。不同时频下国内外大宗商品对我国物价的溢出效应具有趋同性和持久性。周期频率越长,大宗商品对物价的波动(收益)溢出效应越大。在治理通货膨胀方面,要根据我国CPI、PPI在宏观调控中的不同定位,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强大的国内统一大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7.
基于SVAR模型,考量次贷危机前后外部冲击对工业品价格指数的动态影响及结构性传导。结果表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外部冲击对我国工业品价格指数的影响呈现增强趋势,并且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是最重要因素;在结构特征上,外部冲击效应具有不完全性,对生产资料PPI的影响较大,对生活资料PPI的影响较小,显示外部冲击效应的传导具有不完全性,黏滞在生产流通领域不能顺利传导至消费领域。  相似文献   

18.
受地缘局势升级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剧烈,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不但会影响相关原材料进口,还会扰乱市场主体的预期,从多个渠道冲击我国工业平稳运行。大宗商品快速上涨对工业企业的影响将成为经济稳增长的重要变数。文章综合运用因子分析、对比分析和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等多种手段,分析大宗商品对我国工业产出的各类异质性冲击及动态变化,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顾华 《时代金融》2011,(18):167-168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经济增长,大宗商品以及利率之间的相互作用。选取的变量为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真实利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月度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并做了脉冲响应分析,脉冲分析结果表明利率和经济增长率冲击在对我国大宗商品价格存在负向的影响,国际油价和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冲击使我国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正向波动。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利用大量经验数据,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给我国货币政策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化会对我国货币需求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在我国大宗商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通过影响我国大宗商品现货和期货市场,进而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机制已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