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津外资银行金融衍生品业务近年来一直平稳发展,在天津银行业市场拥有较高市场占比,凸显了外资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竞争力和重要性.本文介绍了天津外资银行衍生品业务开展情况,并按业务种类分别详细概述了各类衍生产品在天津银行业市场的发展程度.以天津宏微观经济发展情况为基础,借助SWOT模型对外资银行衍生业务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未来增强竞争力的战略思路,指出外资银行衍生业务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现行中外资银行管理政策上的区别入手,具体分析了外资银行对天津金融服务业的影响,并针对现行外资银行管理政策方面的"缺位"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天津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十一五”重点发展规划后,天津市的外资银行也从新区的功能定位、发展远景中认识到潜在的商机。本文将从外资银行的视角,就法制、营商环境、政策及监管环境以及未来市场发展潜力等方面对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政策予以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信息披露为切入点阐述了对外资银行合理监管的重要性,并且通过对天津以及香港地区的实地考察,对两地的外资银行监管情况作了较为详尽的研究,借鉴香港的成功监管经验带来的启示,针对内地的实际情况和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2006年12月11日,中国金融业的入世保护期结束,WTO框架内最后一张"保护伞"彻底消失.外资银行的进入给我国金融体系带来一定的冲击,不仅中资银行将丧失越来越多的优质客户,而且削弱了我国政府的经济控制力. 早在中国加入WTO之前,外资银行已频频出招.南京爱立信倒戈花旗银行,天津的摩托罗拉公司转向大通银行天津分行,厦门戴尔中国总部启用香港汇丰银行电子化交易产品.为吸引更多的个人客户,外资银行个人账户的起存金不断下调.有些外资银行的理财账户起存仅l万美元,与中资银行的5万元人民币相差缩小.几年前,国内银行业只不过是在惊呼"狼来了",而如今,中国银行业已经跨入"与狼共舞"的年代,银行业竞争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6.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一课题组通过对上海、深圳、广州、北京、天津、大连、厦门等城市实地调研,于日前完成了<外资银行在中国:业务竞争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调研报告.该报告认为,中、外资银行业务竞争呈现六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外资银行中国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外资银行逐步开放人民币业务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一项重要承诺。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至今,我国政府履行承诺,先后对外资银行正式开放了上海、深圳、天津、大连、广州、珠海等九个城市的人民币业务。此外,设在上海的外资银行分行经营人民币的业务范围可扩大到江苏、浙江两省,深圳分行可将业务延伸到广州、广西和湖南省。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是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天津市要发挥区域经济中心的带动、幅射作用,做大做强金融业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在对天津市银行业各个方面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中外资银行的比较优势与不足,提出天津市银行业竞争不充分、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短期内不能构成较大冲击、外资银行经营战略转变、银行规模不是唯一竞争力等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发展天津银行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加入WTO后,金融对外开放将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深化.天津作为首批金融开放城市应当更具有紧迫感,当我们大谈机遇和挑战并存时,应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具备挑战的实力才能真正抓住机遇.作为滨海新区的金融机构,外资银行的竞争已经开始,并将更加激烈,最近,从滨海新区内一家外资企业向境内外资银行融资的实例可以看到我们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
有关表明 ,入世一年来 ,外资银行进入的冲击比原来预计的要严峻得多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外资企业纷纷向外资银行转户 ,中资银行的优质客户纷纷流失。这种冲击在天津、上海、广州、南京等大城市尤为突出。据统计 ,设在上海的 2 3家外资银行竟在异地开拓业务 ,从江苏的中资银行手中抢走了 1 0 0多亿元的优质客户贷款。 2 0 0 1年底 ,外资银行的外汇贷款只占全部外汇贷款的 1 5 % ,到了 2 0 0 2年 4月已占 2 2 % ,在上海已占到 6 9%。二是跨国公司采取偷梁换柱、高进低出手段 ,把盈利转到国外 ,把亏损风险转到国内中资银行头上。跨…  相似文献   

11.
中国自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逐步实现对银行业所作的承诺,逐步取消地域、客户和业务方面的限制,全面放开本国银行服务市场,外资银行在中国也因此步入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同时,中国政府取消了外资金融机构外汇业务服务对象的限制,允许设在上海、深圳、天津、大连四城市的外资金融机构正式经营人民币业务,由此拉开了中国银行加入世贸组织的序幕。外资银行由此加快了落户中国的步伐。截至2004年3月末,外资营业性机构为195家。  相似文献   

12.
<正>国务院公布关于修改《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决定,适当放宽外资银行准入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条件,为外资银行设立运营提供更加宽松、自主的制度环境。日前,国务院公布关于修改《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决定,对《外资银行管理条例》进行修改,适当放宽外资银行准入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条件,为外资银行设立运营提供更加宽松、自主的制度环境。修改后的条例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有专家认为,现在外资行相当于是享受"国民待遇"了。  相似文献   

13.
张勇 《武汉金融》2007,(11):47-49
外资银行面临的竞争形势主要体现为中、外资银行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作为同一行业中的两类不同主体,它们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很多差异之处,正是这些差异导致了外资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竞争格局中的不同境况。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外资银行所面临的竞争环境,然后详细分析中、外资银行之间的竞争力差异,并就此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为兑现加入WTO的承诺,外资银行自2005年底正式在经营人民币的地域和业务发展对象的限制解除了,自此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本文就外资银行的发展现状做出阐述,并就外资银行的发展对中国金融体制的影响做出了论述,总体上来说,外资银行的发展有利于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有利于提升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底,我国银行业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中外资银行间的竞争将愈演愈烈。现共有9家外资银行获批改制为法人银行,本文首先分析了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进行竞争时所具有优势和劣势,从而预测和分析外资银行,特别是已获批转制的外资银行的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16.
适逢我国入世五周年、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市场之际,中国银行战略规划部外资银行研究课题组组织了一次以外资银行、中资银行的企业客户和外资银行的个人客户为对象的调查。调查问卷围绕入世五周年外资银行发展的基本特点及发展前景设计,外资银行、中国银行的公司客户和外资银行的个人客户填写了问卷。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300余份,收回近180份。经课题组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些与人们直觉不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出台后,外资银行纷纷转制为外资法人银行,随着外资银行身份的转变,其内部管理、业务处理、市场准入等方面也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也要适时调整监管方式。本文通过对外资银行转制后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揭示外资银行法人转制对外汇监管政策的影响及外汇政策本身存在的问题,提出转变监管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沈立君 《浙江金融》2004,(12):12-13
直面改革:中国政府在入世时有关金融业开放的承诺 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协议可以发现,几乎包括了大部分的金融业进入壁垒,或者说,金融业进入壁垒将基本打破.根据协议,加入后这些进入壁垒将逐步消除.根据协议,加入时,完全开放外币业务,外资银行开展此项业务无业务对象(包括机构与个人)限制、无地域限制;在上海、深圳、大连、天津等4个城市的所有外资银行可以在当地办理外资企业的人民币业务;允许外资银行设立同城营业网点,审批条件同中资银行;允许设立外资独资或合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待遇等同于中资同类金融机构;允许外资设立独资或合资金融租赁公司,与内地金融租赁公司在相同时间提供金融租赁服务.  相似文献   

19.
一月金融     
外资银行市场准入门槛降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签署第657号国务院令,公布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该条例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改条例的重点,是根据外资银行在我国设立运营的实际情况,在确保有效监管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外资银行准入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条件,为外资银行设立运营提供更加宽松、自主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加入WTO以来,外资银行迅速增加。截至2005年10月末,共有20个国家和地区的71家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了238家营业性机构。外资银行在华资产总额为845亿美元,占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2%左右,外资银行在华外汇贷款总额占中国金融机构外汇贷款总额20%左右。同时,外资银行对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