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中国法制史上的积极因素 (一)法治观念,中国法制形成期的灵光闪现.春秋时期,中国法制的萌芽开始沐浴春光的时候,法治观念便开始孕育生长.在中国历史上,法家推行"以法治国"的"法治",要求代之以"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的"法治".法家的"法治"理论对于社会发展进步所起到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2.
:回顾商鞅的农战思想,他所推崇和确立的以农为本的经济模式和军事策略、愚民政策和刑赏思想等,构成了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和践行标准.而"重农"的经济政策、"利农"的经济制度、"励农"的经济措施对当今农业的发展亦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强调"依法治国"的问题,对依法治国的价值、 意义以及"如何依法治国"等理论问题做了系统的阐述.依法治国思想从经典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列宁的社会主义法治思想中辩证地吸取其中的理论营养,并结合中国国情,开创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本文探讨的问题是:依法治国思想如何辩证地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法治理念,并将其运用于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如何使经典理论展现出当代意义,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凌瑶 《活力》2011,(11):69-69
中国法治的发展百年.是充满遗憾和希望的过程。清政府统治时期。戊戌变法中的领导者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率先倡导法治.最终随着变法失败而日渐衰落。建国之后到1978年之前。法治虽在学者中盛行.却始终得不到官方的认可。从上世纪80年代初,法治观念才被国家领导人认可,并逐步推行最终纳入社会发展规划.中国法治开始步入快速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民国初年,国内有识之士主张民主共和、依法治国,针对"法治与人治"、"制宪问题"等发表言论.他们的思想主张汇成一股蓬勃涌动的潮流,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但是,这股思潮却没能引领国人建立法治国家.这其中所反映的传统中的人治向法治转变之艰难,时局动荡难以为法治建设提供稳定的政治环境等等问题,可为现代法治中国建设提供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6.
古今中外,就经国纬政,政治理论家都有自己的理想模式和法权根据。儒家理想的政治模式是"王道"政治,以德服民,以诚为体,以仁为用,法家反对守旧的"法先王"理论,认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因而应当顺应时代,变法革新。  相似文献   

7.
当下我国"依法治国"方略全面落实,少数民族地区法治建设是实现我国"依法治国"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我国全面建成法治国家的关键所在.如何解决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所存在的经济上的差异、 文化上的区别、 风俗上的矛盾,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法治建设落后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因此,本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法治建设实际情况入手,对当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法治建设所存在的几点差异进行比较和分析.通过比较分析为如何更好的建设少数民族地区法治社会提出几点改进和加强意见.  相似文献   

8.
商鞅变法是大家所熟悉的一个典故.商鞅为了让国民相信变法,赏罚分明,在南门立一根很长的柱子,并下令重奖能把柱子扛到北门的人,结果有人把柱子徒步扛到北门领了奖赏.商鞅变法的这个部分大家都很了解,然而后来太子犯法,商鞅以太子的老师顶罪,太子继位后处死商鞅这一部分大家也许就不那么熟知和重视了.资治通鉴上记载: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相似文献   

9.
扶贫工作法治化是依法治国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石.作为"十三五"时期最艰巨的任务"如何精准扶贫"是党工作的重心.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核心在于"精"和"准",要做到"精"准",就要求推进扶贫开发的法治建设,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在扶贫工作暴露出问题的同时,要按照依法行政的法治理念,及时掌握基层动态,立足现实切合实际,提升扶贫程序的实效性,高度重视法律法规,强化依法追责,为保障精准扶贫这一重要政治任务的有效开展,提供法律机制来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0.
目前,各媒体的法治报道普遍存在一个问题--有"趣"没有"劲"."趣"是指它的趣味性、可视性、可读性."劲"是指它的思想性.很多媒体并不把法治新闻当成主要新闻来对待,而往往把它当成新闻的"调味品"和茶余饭后的"品料".笔者认为,法治报道应注重思想性,应在思想性方面多下工夫.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动人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在建设法治质检的过程中,质检部门有必要大力推进质检法治文化建设,实现"文化"层面的法治与"制度"层面的法治之间的渗透融合对接,全面培育"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的良好社会风尚,使质检法律法规体系得到全体公民和质检干部职工的普遍认同和遵守,为全面推进法治质检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柱和强大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2.
近期,依法治国、依宪执政成为政界、学术界探讨的热点,而在"历史"这本教科书中,不难发现我国传统的法治思想、法治理念对于今天我国法治社会、法治政府的建设都能提供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于法治思想各有建树,基于此可以为我国当代的法治建设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王安石变法的时代背景、政策措施的阐释,归纳了其理财思想,肯定了其历史成就,并且对变法失败的历史教训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税收三策     
一、必须实现依法治税 (一)法治与依法治税.市场经济是自由交易经济,但它不会是"自我维持"的,其能够有效运作的前提条件便是法治.  相似文献   

15.
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角度看,一方面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具有高度重视"法"的效能等现代价值,另一方面其封建特权思想等也对法治文化建设起负面作用;吸取传统法律文化的精华应成为我国法治文化建设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按照生命周期的观点,有人将企业的发展概括为创业、发展、成熟和昌盛四个阶段,与此相应,在管理方式上,则必然经历人治、法治,再到文化治理,最终达到"无为而治"的过程. 其中法治阶段是最为关键的,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年多,大多就死在这个阶段.法治即制度治理.制度管理,"按游戏规则办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而制度的编写则是法治的第一步,因此,如何掌握正确的编写方法,对制度的理解、宣传,贯彻和执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我们,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动法治理论创新,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一、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法治理论首先我们要明确创新法治理  相似文献   

18.
高等财会教育的会计法治理念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法律信仰培植是会计法治理念培养的核心;会计法治理念培养应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不做假账"既是会计法治理念的低限要求,又是会计行为的理想境界;会计法治理念培养需要师生共进、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9.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一代名儒,被世人称为"群儒之首"或"王佐之才".他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其思想体系当中的更化思想可谓是他思想的精华所在.董仲舒的更化思想主要包括:独尊儒术思想、经济思想、德治管理思想、法治管理管理思想、人事管理思想.其中董仲舒人事管理思想是其更化思想的亮点.董仲舒的人事管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用人制度的理论框架,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0.
王安石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变法以财政经济改革为核心,将发展生产作为解决财政问题的前提条件,推行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措施,收到了一些成效,具有进步意义.从工商管理的角度看,王安石变法通过行政立法加强对商品经济活动的行政管理,有力地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良性发展.研究王安石变法中的工商管理内容,可以给我们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