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晓霞 《中外企业家》2009,(12):190-191
"亲亲相隐"制度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法律的重要制度。在阐述"亲亲相隐"制度的历史嬗变,考察西方容隐制度的合理性以及思辨情与法关系的基础上,透析"亲亲相隐"制度的内在价值。当前我国证人制度尚存在不足,重构现代"亲亲相隐"制度既是借鉴西方法制经验,又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2.
亲亲相隐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道德原则和法律制度,自汉以降、直至明清,在中华民国时期的法律中仍有体现,后终成陈迹。令人遗憾的是,即使是被现代化了的"亲亲相隐"——容隐制度,在我国现行刑事法律中也难觅踪影。相反,容隐制度在西方社会的法律制度中却一直得以认可并传承。容隐制度可以调节法律与人情之间的冲突,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感,进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容隐制度在我国刑事领域有极大的存在空间,应当在我国现行刑事法律中予以理性重构。  相似文献   

3.
儒家文化绵延数千年,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中流砥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建构的作用不容小觑,甚至也象征着中国的封建文化,其发展也经历了诸多阶段.至唐宋年间,宋明理学开始形成,并逐渐成为儒学文化的巅峰,文章主要探讨宋明理学的主要理论及其地位.  相似文献   

4.
一、税收与会计——两大文明的"交流互鉴"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税收与会计都经历了时间的洗礼,逐步确立并规范形成了税收文化与会计文化.税收因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又因会计的助力而得以实施,会计则因税收的推动而不断进步.税收离不开会计,会计也不能脱离税收.不论对政府还是对企业(纳税人)而言,税收与会计都密不可分.对税务机关来说,税款的征收与解缴需要税收会计;对纳税人来说,应交税金的计算与纳税申报需要税务会计.尽管税收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站税收法网的两边,但它们都要根据税收法规进行会计处理,即不能与税法规定有"差异",也就不存在"互鉴"的问题.本文的"会计"特指受企业会计准则规范的财务会计,即税收与传统会计的主要继承者——财务会计两大文明的"交流互鉴".  相似文献   

5.
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仁"是儒学的核心,影响极其深远。当下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人性面临着很大的压力,需要通过儒学重塑。本文对"仁"以及儒学对人性的终极关怀两方面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近代西方法治思想的影响下,我们把亲亲相隐或称容隐这一原则视为"封建社会的糟粕"。无可否认任何道德原则都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但仅仅因为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就完全否认其合理性因素并不符合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儒学文化的长期熏陶下,很多企业成功地把儒学文化应用到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使得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儒学文化的精髓对企业建设发展和树立企业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儒学文化的探讨,借鉴儒学文化对搞好企业经营管理进一步发展得以启示.  相似文献   

8.
梁漱溟先生曾经预言:"世界未来文化即是中国文化之复兴。"什么是中国文化呢?众所周知,中国文化是以儒学(或孔学)为代表的。两千多年来,儒学在中国人民长期的斗争实践中,不断发展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时至今日,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我们应当怎样理解儒学、又怎样理解儒学与当代企业发展的重大作用,便成了儒学研究者和有远见卓识的现代企业家极为现实、极为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儒学一直以来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儒家的"民为本"、"和为贵"、"信"等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以人为本、团队精神、诚实守信"等管理理念是一致的。对于更好地提高企业凝聚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亲亲相隐”是我国封建社会重要的法律原则,指近亲属之间可以相互隐瞒罪行。亲亲相隐法律制度的诞生对后世的封建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体现了法律对人性的呵护与关怀,避免了国家刑罚、政权与人类亲情的直接、正面的冲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刑诉法对人权和人伦的保护成为法治改革的主旋律,制定更加人性化的法律也是人心所向的。因此,作为“亲亲相隐”制度某种程度上回归的“近亲属拒证权”在2012《刑事诉讼修正案》中的确立,引来一片欢呼声。  相似文献   

11.
儒学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主流地位,在急需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今天,将儒学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必然。但是在推进儒学文化的同时,仍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要重新审视儒家文化,根据时代需求,让儒家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实现合理化回归。本文对儒学文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校园文化实现健康稳定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亲亲相隐"原则是指亲属之间可以相互隐瞒罪行而不受法律追究的一项法律原则,它可以追溯到孔子"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的思想,之后历朝历代的法律均贯彻并发展了以此为背景的"亲亲容隐"的原则。但是,近代以来,在红色根据地时期以及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后,这一传统却因带有"封建"色彩而被摒弃。本文将从人性的角度出发,阐述遵从人类的天性对于构建法制社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说明在此原则指引下建立和谐的人情关系对于维系整个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国际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文化和儒家传统自身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巨大压力——是成功转型继而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补足,还是持续的萎靡混沌以致影响中国实现飞跃式发展的大好局面,机遇和挑战的转变似乎只在一念之间。杜维明以"文化中国"的理论为中国文化和儒家传统建构一个多元、丰富、开放而又富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的主体构成和资源布局,为其指出了一个属于中国的新世纪的文化发展路向。这种文化的发展模式,对建立一个开放包容的多元文化,对中国在未来的世纪里增强对移民资源的竞争实力,对儒学本身的第三期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部分的儒家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蕴涵的管理思想更是博大精深。“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的流派,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以儒学为主干兼容其他各家各派的思想理论体系,儒学成为封建统治的指导思想。儒学文化深沉博大,其中,为政治国就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思想。经历了几千年的凝练和发展.儒学文化形成为一种植根于中华民族土壤中的信仰观念和传统意识,并产生贯穿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管理准则。儒学管理思想为历代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其社会和国际影响亦十分广泛、深远。当然,我国历史文化中的其他优秀成份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抛弃。当今时代,儒家管理思想对企业管理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如何把儒家文化在企业实践中发扬光大.赋予其现代意义,这对于理论工作者和企业实践者都是一个值得开垦的领域。  相似文献   

15.
王健崭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23):147-147,246
孝是儒家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其伦理精神展现为:亲亲、尊尊、长长。"亲亲"是仁的核心,体现的是家族血缘伦理;"尊尊"体现了礼的精神,是孝的伦理精神在人伦关系坐标系纵向上的表达;"长长"体现了义的内涵,是孝的伦理精神在人伦关系坐标系横向上的体现。从孝的伦理精神本质中可以看出儒家传统文化追求整体至上的社会价值观念,当然这种价值观念也产生了以权威主义和专制主义为主要价值导向的不良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同时又是一个民族文化根基十分深厚的国家。中国文化包括儒、释、道、墨、法、阴阳五行学说等,以及种种大众文化。但是,毫无疑问,儒学是中国文化传统中处于核心地位的组成要素,在某种意义上讲,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儒学深入人心,对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构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我国正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时期,我们绝对不能轻视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而  相似文献   

17.
阳明心学一直被认为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这是盲目套用“西方模式”的结果,不仅是对阳明心学的伤害,也是对儒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误读。要真正的了解阳明心学的真实内涵与内在价值,就应该回到中国文化本身,从儒家知识分子的价值追求中寻找线索。  相似文献   

18.
鄢懿 《楼市》2007,(21)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和"文化是坤和独特企业文化的基础,无论是"飘逝岁月,重现眼前"的白荡海人家,还是充满人情味的亲亲家园,抑或"章法天成"的和家园,坤和在9年的发展中始终以"尊重环境  相似文献   

19.
坤和·亲亲家园一直是受人关注的楼盘,北京、上海、杭州的一些权威专家都曾予以高度评价。2006年人居展上,亲亲家园作为杭州首个亲情试点小区,在健康、绿色、生态的基础上增加亲情的理念,那么亲情社区的新亮点又体现在哪里,专家们对亲情的理解又有哪些诠释?  相似文献   

20.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历来被认为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作出的最大贡献,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最成功的经验,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这里的"中国实际"包括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那么,儒学在20世纪初对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有何重要影响?产生这一影响的原因是什么?今天研究这一问题有何当代认识价值?本文拟就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