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市公司管理人员股权激励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公司高管股权激励机制正受到国内外理论界、政府和公司的高度关注.在欧美等成熟市场,股权激励被视为解决现代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重要途径,促进公司高管与股东形成利益共同体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2.
股权分散的股份公司为什么要对其高级管理人员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呢?按照公司法理论的经典解释,股份公司财产的所有与财产的支配是分离的,财产的支配者即公司的管理人是接受财产所有者即股东的委托,作为其代理人为其利益而管理和经营公司财产,但是代理人的利益与委托人的利益并不总是一致的,当代理人为追求自己的利益而损害了股东利益时就产生了代理问题,由此对股东产生的损失就是代理成本。股权激励计划能使管理人的收入与公司的股价或业绩捆绑在一起,使其利益与股东利益趋于一致,解决固定薪酬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从而减少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3.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解决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长期激励机制,在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业绩提升方面被市场寄予厚望。本文利用CSMAR数据库相关股权激励的数据信息,以股权激励方案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自股权分置改革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整体状况,发现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自股权激励政策实施以来,上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的热情越来越高,股权激励在调动员工积极性、 提高公司业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股权激励通过向公司经理人赋予一定的公司股权,使其与股东共享利益、 共担风险,从而使二者利益目标趋同,降低代理成本.股利分配属于公司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同样是解决公司代理问题的途径,但现实中,高管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通过手中掌握的权力,在实施股权激励的过程中,会影响股利政策的制定,存在为自己谋福利的动机.因此,本文探讨在不同的股权结构下,股权激励对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为公司更有效地运用股权激励制度提供借鉴,同时有助于公司完善内部治理,加强内部监督.  相似文献   

5.
由于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产生了传统的委托代理问题,而股权激励制度正是解决这一突出问题的最好工具,能促进两者利益一致化。文章通过对青岛海尔上市公司连续重磅实施的2009年、2011年和2012年三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进行全面研究分析与评价,从公司财务影响较大的方面探究股权激励实施结果,针对其设置的股权激励对象范围、股份锁定期及可行权数量、业绩考核指标进行分析与评价,分析其成功之处及出现的不足,并由此得出案例启示,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解决公司治理问题的利器——股权激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亚  刘祯艺 《企业导报》2009,(12):77-78
股权激励机制是解决公司治理中"委托——代理"问题的关键,股权激励机制是解决公司治理问题的有效手段,建立健全资本市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对经理层内外部监督与约束能够有效地发挥股权激励机制的作用,改进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7.
股份支付问题是目前学术界探讨的热门话题,实务界也在探索各种激励方式,以降低委托代理成本,但委托代理成本仅是总体成本的一部分,本文将着重从税务成本的角度探讨股份支付方式的选择问题,从而在实现委托代理成本降低的情况下,能够促进有效激励机制的顺利运作,以此为企业决策者在处理股权激励问题上,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菲泽尔公司首次推行股权激励计划以来,经过几十年的探索,股权激励目前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普遍推广。作为一种选择权,股权激励不仅解决了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由于利益不一致而引起的委托代理问题,实现了企业员工的长效激励,而且有利于企业低成本吸引优秀人才和  相似文献   

9.
股权激励作为稳定公司高管和核心员工的长期激励方式,一直被认为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有效机制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公司采取股权激励来规范和协调股东与管理层的利益冲突。基于此,本文选择贵州益佰制药作为研究案例,分析其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高管行为的影响及由此给公司绩效带来的经济后果。  相似文献   

10.
伊利引发的股票期权问题及优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公司股权的E1益分散和管理技术的日益复杂化,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日趋普遍.为了有效地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合理激励和约束公司高管人员及其核心技术人员,更好地实现财务管理目标,上市公司纷纷推行了股票期权等股权激励机制.文章通过股票期权在中国的实践案例--伊利股份股票期权激励,讨论我国股票期权实务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财务与会计》2008,(10):1-1
股权激励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长期激励机制,一直以来被称作公司管理者的“金手铐”。股权激励将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与公司长期利益联系起来,有利于解决“委托——代理”的矛盾,激发经营者努力工作以达到公司绩效与价值的预期目标。但如果激励机制设计不当、约束不足,股权激励则会成为经营者“名正言顺”掠夺股东利益、谋取私利的工具,“金手铐”就可能变成白送的“金手表”。  相似文献   

12.
苗露 《活力》2011,(10):80-81
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所有者与经营者追求的目标并不一致。作为一种重要的激励机制,股权激励制度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而成功的应用.极大地调动了经理人的积极性,是解决现代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重要途径。高管层股权激励机制将管理层业绩与其利益紧密联系.有助于在投资者与管理层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信任、利益共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0引言 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是上市公司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这个特征使得对经理的激励成为公司管理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也使得激励成为代理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两权分离后,当股东无法完全监控经理的行为时,激励就成为上市公司管理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按照现代代理理论的有关观点,所有者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关键在于运用一个合理的报酬激励机制来抑制经营者不正确的行为.目前,经理报酬激励机制的设计一般分为两种:一是基于经营业绩建立一个利润分享机制,由于这种激励机制容易导致经理短期行为的产生,从而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因而,现代公司更加注重对经理实施长期报酬激励,以鼓励经理更加关注公司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股权激励是两权分离条件下,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和核心人才长期激励问题的需要.由于股权激励实践中存在条件过宽、业绩考核不严、预期收益失控等问题,使我国的股权激励潜藏着较大风险.风险的积聚和集中释放会严重冲击我国企业长期激励机制的建设,打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股权激励风险的主要根源在于所有者缺位、公司治理失衡、证券市场失效、制度不完善.识别并控制股权激励风险,实现股权激励目的,是我国企业薪酬制度改革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股权激励是解决管理层与股东之间委托代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主要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研究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机制的原因。研究发现,高管年龄和股权集中度对股权激励的采取有影响。高管团队越年轻,公司越容易选择股权激励。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是近年来资本市场投资人和上市公司管理层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文章收集了2011年我国实施股权激励机制的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从股权激励实施效果、公司薪酬激励机制两个方面探讨了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发现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我国的上市公司在管理层股权激励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丁荣清  倪凤莲 《会计之友》2012,(18):117-119
股权激励作为解决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有效方法被我国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所采用,作为高科技代表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有着更高的积极性,从而推出股权激励计划。文章以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股权激励所产生的市场效应。  相似文献   

18.
股权激励是建立在委托代理理论基础上的一种长期激励方式,对于提高管理者工作积极性、提升企业业绩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对于股权激励的研究多集中于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关系上,鲜有文章涉及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股权激励方案设计是影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直接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行权/归属条件、激励力度、激励有效期都会对激励效果产生显著影响,这些结论可以为其他公司设计股权激励方案提供参考,从而促进股权激励机制的有效发展和利用。  相似文献   

19.
股权激励计划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司治理手段在国外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股权激励通常被视为解决现代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重要途径,能够促使公司的管理层与股东形成利益共同体。在我国,2006年1月中国证监会正式颁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允许已经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几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苏宁、国美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是近年来资本市场投资人和上市公司管理层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文章收集了2011年我国实施股权激励机制的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从股权激励实施效果、公司薪酬激励机制两个方面探讨了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发现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我国的上市公司在管理层股权激励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