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1 毫秒
1.
微博作为新兴的媒介形式,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舆情源头,舆论的重心迅速向微博转移,其信息传播的平民化、交互性和去中心化给当前新媒体面临的舆论引导环境提出了挑战.本文在分析微博传播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了目前利用微博引导舆论的困境及局限,探析其引导策略,助力微博构建良好的舆论生态.  相似文献   

2.
自2007年中国第一家带有微博色彩的饭否网开张,我国在最近几年迅速以摧枯拉朽的姿态位居世界第一微博大国.微博传播信息的形式和内容对广大网民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力,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同时微博传播信息由于其有别于其他传统信息传播渠道的特点,成为了网名了解事件,并交换意见的重要渠道.随着用户的逐年增加,微博传播对于社会的发展、稳定也有着不同小觑的作用.文章主要就微博传播的特点、现状、以及现存问题,提出一点见解.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微博客信息沟通平台的特点、微博信息内容的特点、微博用户社会关系网络的特点和微博信息传播路径的特点四个方面对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并在分析信息传播的理论模型基础上,分析和探究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微博已成为当前社会信息传播的主流渠道之一。大学生都是资深博客,是新媒体微博的主要分享者、参与者和影响者。本文研究了新媒体微博的自由与道德的基本内涵,探讨了开展大学生微博道德观教育的依据,以及构建大学生微博道德意识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5.
王莉文 《活力》2013,(10):62-62
微博,即微博客(Micro 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twitter。2009年8月中国门户网站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  相似文献   

6.
张国英 《活力》2013,(12):85-85
微博,即微博客(Micro 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并实现即时分享。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twitter。2009年8月中国门户网站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  相似文献   

7.
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官方定义为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在该平台上以140字以内的文字发表相关的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微博营销就是指一些企业商家或者个人通过微博获得利益的一种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8.
晋渝 《企业文明》2012,(10):36-38
近几年,微博发展之势如雨后春笋,已经成为人们热衷的网络活动之一。微博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兴媒体产业,因其操作简单、内容简洁、传播迅速、时效性强、互动性高、公众参与等特点,而引起公众极大的关注和实用,并迅速成为极具影响力的社会化媒体,尤其是2010—2011年,不过一年多的时间,更是爆炸性发展。伴随着各种社会热点事件在微博上此起彼伏,微博的宣传力和影响力越来越不容小觑,这个新兴的平台不仅在改变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成为热点事  相似文献   

9.
王安应 《秘书》2012,(8):40-41
政务微博是政府部门推出的官方微博账户。根据新华网北京2012年2月8日电,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在京发布的《2011年中国政务微博客评估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政务微博客总数已达到50561个,较2011年初增长了7倍多。在新浪网、腾讯网、人民网、新华网四家微博客网站认证的党政机构微博客共32358个,认证的党政干部微博客共18203个。2011年堪称中国"政务微博客元年",政务微博进入了爆发式发展阶段,在短时间内已成为网络问政的平台和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0.
杨茉 《活力》2014,(23):59-59
自2009年8月新浪微博作为中国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横空出世,到走进中国网民的视野,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微博用户已达2.5亿。微博用两年时间发展成为近一半中国网民使用的重要互联网应用。微博作为新媒体的领头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状态、思维模式和交流方式,逐渐地成为了人们分享交流、参政议政、舆论监督的主要平台和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微博作为一个新媒体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重要的新闻来源手段之一,方便、快捷、迅速等特点成为了它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原因,而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更是尤为重要,除了是获得新闻资讯的手段外,也是为自己更好地做好工作的方式之一。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微博对于媒体人也同样是,微博的优点是速度快、言论聚合,缺点就是微博发布信息的真实性的不确定性。作为信息一线采集者,职业记者该如何利用微博拓展信息发布渠道至关重要。但微博的利终究大于弊,他的功能能让记者成为全媒体记者。  相似文献   

12.
4.20雅安地震发生后,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在及时发布危机和援助救援信息,构建立体寻人网络,保障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等方面发挥了强有力的独特作用,新媒体俨然成为危机信息发布的主要渠道和有效平台.本文以雅安地震为例,剖析了新媒体环境中危机信息的传播与扩散机理,探讨新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重要作用与影响,进而总结危机信息发布与监控新特点,为管理者的应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3,(24):115-116
现今互联网时代新型的网络营销手段层出不穷。微博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新型网络营销手段。微博的出现与蓬勃发展改变了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模式,甚至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微博给企业带来了新的营销模式和契机。故中小企业如何做好微博营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张怡 《中外企业家》2013,(2Z):23-24
<正>近年来,一个极简化的网路新宠儿迅速的闯入了大众的视线——微博。"140个字足以改变世界",微博创始人这样说。微博的出现俨然已经引发了互联网的一次战争。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四大互联网巨头都不遗余力地投入战争。微博,不仅仅是一个新的媒体平台,还是信息交互、应用分发、营销传播等等的电子商务平台,更成为各行各业的必争  相似文献   

15.
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微博广泛分布在互联网以及手机等终端上,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信息发布及传播平台,深受广大网民的喜爱。随着微博用户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者开始研究并利用微博与潜在的消费群体互动,其中最突出的表现便是隐性广告在微博中大量出现。工商部门作为广告行为的监管部门,对于微博隐性广告需依据自身职能,深入研究这一新型广告模式,并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以维护该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蓉 《活力》2013,(14):123-123
微博,即微博客(Micro 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微博广告主要有三种形式:刊登在微博网站、网页上的网络广告:以微博形式发布的广告:企业官方微博上开展的广告活动。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以来世界渐渐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化成为了当今时代最主要的特点,信息时代的产物渐渐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结合越来越紧密,尤其是新媒体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巨大。而且在人们的生活中,新媒体无处不在,而且在逐渐的改变人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甚至是人们的价值观。就拿微博来说,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的发微博,可以说人类进入了微博时代,就连我们建筑施工企业都受到其影响,它对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下面是我对这一问题的一些研究看法。  相似文献   

18.
米娜  米强 《活力》2012,(4):48-48
2009年8月,新浪网推出我国首个微博服务“新浪微博”(内测版),随后搜狐、网易、腾讯等也推出微博服务.在短短几个月内。四大门户网站及先后推出微博,人民网、凤凰网、和讯网、聚友网等网站携手将微博打造成了中文互联网的又一项主流服务。简单快捷的操作方式、随时随地发布信息的互动形式.微博客已经成为当下最热门的互联网服务.彰显着互联网新的篇章——微博客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9.
张虹 《企业导报》2013,(5):133-135
<正>"微博是地球的脉搏。"——美国《时代》周刊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与传统博客相比,"短、灵、快"是微博的三大主要特征。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根据巴黎分  相似文献   

20.
贺煜 《现代企业》2013,(12):46-48
舆情,就是在一定时期,社会公众围绕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所表达的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在新媒体时代,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正在成为主流媒体,使媒体的形态、信息的传播状态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近年来,特别是随着微博这一新的社交媒体的出现,由于其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互动性和大众性优势,开启了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时代,人人都可以“微博问政”,这更使舆情管控和应对的难度越来越大.企业舆情冲击企业的品牌和信誉,影响企业的发展和存续.舆情应对是企业风险管理范畴,舆情管控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