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央在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解决"三农"问题毫无疑问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而"三农"问题的根本症结在于我国城镇化的严重滞后.城镇化反映在地域实体上就是城镇空间的扩展和空间资源的优化.文章分析了欠发达山区龙川县城城镇空间结构现状、存在问题,从城镇空间拓展方向、景观空间、功能分区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方案,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序推进城镇化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指出了河北省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从积极打造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镇空间新格局;着力完善、提升、改造和升级提升城市功能;努力推进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城镇向集约型城镇的转变;加快形成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创新城镇发展的体制机制,强化制度支撑五个方面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力图为实现河北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河北省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对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加快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宜居城镇的对策建议,为河北省充分利用融入首都经济圈的良好机遇,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资源型城镇是我国重要的城镇类型之一,曾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在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国家政策新要求下,面临新的发展形势与问题.从城镇体系结构优化的角度出发,以榆林市为例,研究在新形势下,通过培育发展核心,分区统筹协同发展,因地制宜错位发展,空间聚合集约发展等策略对市域城镇结构进行优化,建立起可持续的城镇发展体系,为矿产资源富集地区城镇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特色小镇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实践探索和创新缩影,既可以解决新型城镇化中的各种困惑,也可以通过建设特色小镇来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河北省城镇资源优势显著,大力发展特色小镇建设既是河北省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促进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精准脱贫"的捷径。本文针对河北省的城镇发展优势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正>城镇化是空间结构的转化过程,是经济发展空间优化调整的重要内容。城镇是现代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是经济发展空间的重要景观形态。在城镇建设、人口集中和产业集聚的城镇化进程中,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会随之发生改变。由于人口及各类经济要素随着城镇化过程,趋向于流入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镇化地区,因此,一般而言,城镇分布的空间格局与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是一致的,城镇化的空间分布过程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衡量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并找到制约其发展的短板,对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人口、城乡统筹等五个方面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分析出影响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住房保障的推动作用以及调整产业结构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青藏铁路对西藏城市(镇)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分析了西藏城镇化的历史和现状,城镇的规模等级结构,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研究了青藏铁路对西藏城镇格局的影响.提出了发展大城镇、鼓励外来人口流入、发展国际贸易、建设配套公路体系和发展非农产业等促进西藏城镇化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河池市是典型的石漠化地区,地形地貌破碎、生态脆弱,自然地理环境对城镇化发展的制约作用明显。河池市呈现出城镇化发展水平低、发展速度快、空间差异性显著,以及城镇化过程中人口净流出增多、人户分离增多等特征。认为石漠化地区河池市城镇规模普遍偏小,城镇结构体系不合理,城镇化发展格局亟待优化;产业经济体量小、层次低,产业对城镇化发展支撑不足;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低;城镇化空间扩展受地形地貌、生态红线等因素制约明显。从优化城镇化发展的空间格局,加强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全面提升城镇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城镇化发展的用地保障等方面提出了石漠化地区城镇化发展路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企业经济》2016,(2):143-147
新型城镇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热点问题,如何将生态文明的理论融入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生态文明为视角,从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和城乡一体化等五个方面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Critic方法对河北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测度。测度结果显示: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处于转型后期阶段。本文依据测度结果,从城镇产业结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以及城镇居民生活方式等角度提出了提升河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首先梳理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空间重构关系,在分析都兰县城乡空间现状基础之后,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对都兰县空间重构的要求,提出了以功能提升优化城乡空间结构、以产业发展促进城乡空间增长、以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空间集聚、以质量提升强化城乡空间管治的县域城乡重构机制,并对县域、城镇、工矿区、乡村中心社区等的空间重构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镇化已经进行到中期阶段,城镇化实现了经济结构的转变,转移农村人口,扩大城市规模。城镇化进程中,房地产业作为城镇化的孪生兄弟,房地产依据其开发和建设功能实现土地用途的改变,适应城镇用地规模的变化,优化房地产业空间结构,产开发地下空间,而城镇化也实现了人口积聚,为房地产业创造就业需求。  相似文献   

13.
贵州已经进入高铁时代,在国家新型城镇化,"一路一带"战略的背景下,如何借由高铁的契机,落实国家战略意图,融入西南区域乃至全国主要经济区,重构和优化区域关系以及城市空间结构成为重要目标。从当前背景分析、现有问题认知和既有格局梳理出发,提出高铁时代贵州空间发展的主体思路,并从交通廊道和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优化城镇空间结构、构建协作为目的的产业升级平台,以及高铁站点城市空间发展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4.
社区是城镇的基本单元,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关乎群众的生活水平,更关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型城镇化进程持续加快推进。社区党建在城市发展和社区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面临着组织架构有待健全、理论建设有待加强、党建动力有待激活三个方面的发展困境。为此,应以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强化党建思想引领、优化党建设施为着力点,破解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社区党建的困局。文章介绍了新型城镇化和社区党建的内在联系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城镇化进程中社区党建面临的现实困境,最后总结了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加强社区党建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资源型城镇组群是指空间上毗邻、产业类型接近、相互之间联系密切的多个资源型城市以及城镇组合而成的专业型城镇组群。其动力机制兼有城市群演进的一般特征与资源型城镇组群演进的特殊性。本文以山西省介孝汾城镇组群为例,从城镇组群空间演进的动力因素、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经济因素、资源型城镇组群人口城镇化演进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城镇职能分工与资源型经济对城镇组群演进的影响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资源型城镇组群人口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其演化趋势,最后指出:资源型城镇组群必须走职能扩张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6.
探索建立面向新型城镇化的国土空间分类体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国土空间是城镇化的载体与利用对象,国土空间分类往往反映着国土空间利用的目标与意图。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对国土空间的合理利用提出新要求。首先回顾并解读了我国不同时期、不同部门的国土空间分类标准,然后结合新时期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1套体系(国土空间分类体系)、2类管控(建设和非建设空间管控)、5类分工(城市建设空间、城镇建设空间、乡村建设空间、其他建设空间、非建设空间)、4类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保障空间)、多种功能用途"为核心内容的国土空间分类方案,并以北京市和山东桓台县为例进行了试验,以期为新形势下国土空间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及动力因素测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目标:研究中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及其动力。研究方法:选取26个新型城镇化指标,建立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从而测度我国2006~2015年新型城镇化水平。采用空间计量模型,从内源动力、外向动力、政府动力、市场动力4个方面设定16个指标来测度影响城镇化水平的动力因素。研究发现: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区域之间水平差异较大,这与城镇化发展动力密切相关。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市场动力大于外部动力,政府动力和内源动力相当。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以市场动力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政府动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以外向动力提升区位优势,以内源动力优化城镇发展格局。研究创新:将城镇化的水平和动力结合起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动力差异。研究价值:针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所提出的建议更具针对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杨瑞  张然  许航 《城市发展研究》2022,(6):102-109+124
数字经济加速了人员流动、资金融通、基础设施联通、政务联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从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生态五个维度影响着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基于2011~2018年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区域异质性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对新型城镇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一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2)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是数字经济促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路径,数字经济通过发挥集聚创新要素的优势,激发新型城镇创新动力,优化新型城镇发展格局。(3)数字经济对新型城镇化的积极影响存在要素禀赋的门槛效应。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应充分考虑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抓住数字经济带来的政策及技术红利,发掘更多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9.
国家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为西部内陆型城镇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以四川省江油市为例,基于人口—产业—空间的三维分析角度,分析了制约西部内陆型城镇的三大动力困境:人口红利异地释放的"要素流失陷阱"、产业发展路径依赖的"锁定效应"、空间无序杂乱的"混沌格局",并提出了破除动力困境的发展路径:人口就地城镇化优势的再造路径、本地根植性产业体系的重构路径、竞争性空间格局的重塑路径。  相似文献   

20.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绿色城镇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建设对贵州有着特殊的意义,绿色城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贵州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在加快,但城镇数量和规模总体仍然落后,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中如何创新城镇化发展模式,选择适宜的绿色城镇化路径成为当前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绿色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的扬弃与创新,它一方面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同时也能促进污染治理的空间集中、减少治理成本.贵州应充分发挥资源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探索一条适合贵州省情和发展需要的绿色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