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略论客家传统食品开发的可行性及其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为客家人最早聚居地之一、客家人最多的地区,赣南具有丰富的客家传统食品,怎样对客家传统食品进行保护性开发是当地政府和人民面临的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本文结合赣南地区实际,分析了赣南大力开发客家传统食品的有利条件及其重要价值,并指出客家传统食品要做大做强,必须走产业化、绿色化、便利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客家是中国汉族中的一个庞大的地缘性群体,客家文化是这个群体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为适应和改造生存条件而创造出来的全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赣南是客家人聚居地之一,在民族大融合的今天,客家人在建筑、语言、节日、礼仪、教育等诸多领域仍有着鲜明的特点。随着多角度交流力度的加强,客家文化正在进一步与各界文化相融合,客家文化在受关注的同时,也在一步步淡出很多人的视野,社会上听过客家文化的人不在少数,但真正了解客家文化的人则少之又少。本文试从历史、方言、建筑、艺术、饮食等角度论述赣南客家文化特征,以期丰富客家文化研究成果,让更多的人更好地了解赣南客家文化。  相似文献   

3.
从赣南客家文化产业化看江西赣州城市品牌的打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人分布在世界各地,而且有很多的是卓有成就的实业家,他们的成功具有巨大的文化影响力及经济辐射力.据有关学者估计,目前全世界约有1亿多客家人,约6500万人分布在大陆,约1500万人分布在港、澳、台地区,近3000万人分布在世界各地的80多个国家,目前赣州的海外侨胞及港、澳、台胞有近十万人,其中在政治上有影响、经济上有实力、学术上有造诣的知名人士就达九百余人.所谓是"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侨,有华侨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因此,与闽西、粤东有着地缘、血缘、文化缘的赣南,在自身的发展中,以自己鲜明的"客家文化"为纽带,以客家文化的建设作为突破口,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相关经济,实现文化与经济建设的相辅相成,从而扩大城市的辐射力,成为打造赣州城市品牌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片多情的土地,800万热情、好客的客家人以她们纯朴的风情民俗迎送八方来客;这是一方革命热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保卫新生的苏维埃共和国,数十万赣南人民献出了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如今,改革开放催生出来的赣南审计人,以她们的睿智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神圣责任,以服务大局、服务发展为已任,全力维护赣南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新秩序。“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这是赣南审计人常说的一句话。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和胆略!二十年来,赣南审计人正是以这种勇气和胆略,不断推动审计工作思路、审计工作制度、审计…  相似文献   

5.
赣南客家人在漫长的茶事劳动基础上,创造出了特色鲜明的采茶舞蹈,其以鲜明的人物形象、诙谐的语言和朴实的生活内容为基础,通过形式多样、形象鲜明、诙谐幽默的歌舞为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段,揭示客家人民最为真实而朴实的情感。赋予采茶舞蹈鲜明的文学特征的同时,也强化了采茶舞蹈特有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6.
宗祠文化是闽南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点。而宗祠作为其载体,不仅传承了家族精神更是民俗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经团队实地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安溪宗祠的保护与传承遇到了诸多问题。我们运用营销学中的产品策略和促销策略,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客家文学的孕育和出胎是要有生活机遇的,它利用客家方言、客家民俗与客家精神文化为载体,反映了客家人的社会生活,描绘了客家人的风土民情.同时也从文学的角度体现了客家人的文化记忆与族群认同.  相似文献   

8.
龚子方 《企业经济》2006,(1):98-100
随着中国与东盟之间由友好睦邻关系深化为经济一体化的伙伴关系,东盟国家华人在其间的作用也日益得到凸显。客家人作为汉民族一支独特的民系,其相当一部分人由于历史的原因生活在东盟各国,并为所居住国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同其他华人一样,客家人是中国———东盟经济关系的天然纽带。正确评估东盟国家客家人的经济实力,正视海外客家人是所居住国的合法公民的现实,本着“利国、利民、利友邦”的宗旨,发挥民间外交的作用,将促使东南亚客家人在中国———东盟经济关系中呈现出巨大的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9.
应韩国全南发展研究院的邀请,笔者对韩国全罗南道进行了考察交流。通过与全南发展研究院学者交流、走访全罗南道亲环境农业政策科、参观全罗南道生态农业发展园区、农产品批发市场,我们对韩国全罗南道生态农业发展政策与实践有了较深入的了解,获得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这里是英雄的故乡,革命的热土,走出了彪炳共和国史册的13位开国将军。这里是客家人的圣地,悠悠汀江水滋养了一代代勤劳勇敢、开拓进取的客系群体,这里成了全球客家人魂牵梦萦、寻根问祖的朝圣之地。这里是福建的西大门,成为福建连接祖国西部内陆的重要走廊。可是这片红土地,没有资源的优势,没有外界资金与信息的便利,曾经是国家贫困县,也是全国四大水土流失区之一。这里资源匮乏,交通闭塞,没有工业依托,发展严重滞后。甚至到1999年时,全县有8000多名下岗工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超过10万。这是记者印象中的长汀。这里机声隆隆,针车欢唱;一座座标…  相似文献   

11.
一、客家人分布格局与生态环境 来自中原的客家先民经过多次迁徙,最后聚集于粤、闽和赣三省的交界,是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带,境内崇山峻岭,河汉密布.这样的自然环境,给客家人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2.
赣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稀土出产地区,其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实际分布往往会受到许多地形地貌因素的影响。文章从阐述赣南稀土矿床的分布特点入手,对于赣南稀土矿床的岩性特征和赣南稀土矿床分布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以"赣南脐橙"为主导的赣南柑橘业经历了一个曲折艰辛的过程.至2007年年底,赣南柑橘才实现自营出口零突破.本文概况了赣南柑橘出口现状,并指出其在出口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陈雪峰 《潮商》2012,(2):88-89
祠堂,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省民俗文化可分为潮汕、广府、客家三大系统,三大民俗文化中,祠堂都占据重要位置. 潮汕人集中居住的地区,祠堂密布,饶平县黄冈镇霞绕乡的奉先堂、潮安县彩塘镇的丛熙公祠是典型代表.原先的广府地区以广州为中心,祠堂以番禺区较为典型,该区有何氏大宗祠等四大宗祠.花都区的资政大夫祠,也是典型的祠堂.广州市内著名祠堂有邓氏宗祠(邓世昌纪念馆),民间建筑陈家祠又称"陈氏书院",在今天的中山路,也列入祠堂一类. 丛熙公祠,是清代旅居马来西亚柔佛州的华侨陈旭年营建的.祠堂不大,位于广东潮州市潮安县彩塘镇金砂管理区斜角头,始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竣工于光绪九年(1883),整个工程历时14年,耗资26万银元.  相似文献   

15.
黄文铮  郑力鹏 《价值工程》2011,30(17):84-85
通过介绍几项文物建筑修复创新技术在南海曹氏大宗祠工程的应用,说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文物建筑修复工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赣南脐橙产业的稳步发展,赣南脐橙文化传播也成为了一项关键任务。契合赣南脐橙文化发展和传播特点的VR技术应用可以丰富赣南脐橙文化内容、扩展赣南脐橙文化传播受众和增强赣南脐橙文化传播影响力,本文以VR技术为切入点,基于目前赣南脐橙文化传播现状的基础上探究VR技术在赣南脐橙文化传播中的应用和影响,并提出实际操作中可供参考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敬财、敬人、敬业"是一个递增的需求理念.从现代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配置激励角度出发,"敬财、敬人、敬业"三者的关系具有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12年6月国务院正式提出了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如何结合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新机遇,进一步发展赣南旅游产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刻不容缓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赣南旅游业发展的特殊路径选择,赣南红色旅游、赣南品质旅游的落实及发展策略的制定及实施等。实施这个发展策略,除了要发掘赣南旅游特色外,还要对其可行性和支撑面进行研究。同时必须明白:赣南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是赣南苏区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赣南地区孕育了伟大的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这些宝贵的赣南红色文化,对当代青年来说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对此,本文通过分析当前赣南高职院校红色文化育人现状,阐析赣南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提出通过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思政建设、增强红色文化育人实效性、提升校园红色实践活动吸引力、组建赣南红色文化特色的辅导员工作室、将赣南红色文化嵌入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等途径,加大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进一步提升赣南高职院校红色文化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钟蓉 《乡镇企业科技》2014,(25):246-247
赣南地区高校有着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作为高校教育者,应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拓展路径,拓宽渠道,才能最终凝练出既符合实际又深获认可的途径和方式。基于赣南红色文化资源,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着手,对深入传承开发赣南红色文化资源,构建并完善新形势下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做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