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启动住房消费,是启动国内需求的重要课题。然而,由于法律服务工作未能跟上,使不少居民购房中遇到了一些合法权益侵害的问题,并因此影响了住房消费的繁荣。据《新华  相似文献   

2.
怎样激活住房消费,针对国情,本文提出两大举措,一是通过抵押贷款模式多样化、完善抵押贷款保险机制以及抵押贷款证券化,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住房抵押贷款,增强居民的购房能力;二是建立和健全房屋租赁市场,进一步促进住房消费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3.
各地信息     
河北加强房地产价格调控据河北省物价局提供的信息,为推动住宅业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河北省物价局最近出台了加强房地产价格调控管理的措施,努力使住宅价格与多数居民购房能力相接近。目前,河北省住房消费市场中居民个人购房消费所占比例较低,没能成为商品房市场的消费主  相似文献   

4.
基于《2016年天津市交通与住房调查问卷》数据,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比较分析不同社会群体的住房需求偏好,结果显示:年龄、学历及收入等因素与居民住房需求偏好显著相关;居民居住区位选择时关注的公共服务配套受年龄、婚姻状况、有无中小学生等因素影响;无住房公积金、非本地户籍人口通常选择租房,并且在城市居住时间越长其购房意愿越强烈;租房或拥有保障性住房家庭的居住面积普遍小于拥有商品房的家庭。提出应加大对居民住房消费金融支持力度、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以及有序扩大住房保障覆盖范围等相关对策建议,为城市住房有效供给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居民个人逐渐成为住房市场的消费主体。但是,目前住房市场供求关系失衡。一方面大量住房空置待售,另一方面居民虽然对住房有极大需求但购房支付能力不足。因此,如何将居民的潜在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己成这激活住房市场的关键。而个人住房担保贷款制度的建立和推行,则是促成居民的潜在需求在短时间内向有效需求转化的必要条件。为此,在成都市人民银行及工、农、建三大专业银行的支持配合下,成都市房地产管理局组建了成都市住房置业担保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6.
《住房保障》2007,(4):33-37
根据对抚顺城市居民住房状况的调查,现居住条件亟待改善,二次置业人口占多数且以改善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41~60岁人群是购房主体且消费大于投资,潜在需求大。城市人付发展、家庭结构变化、棚户区改造、住房消费观念、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制约着居民住房需求。今后一段时期中低价位、中小户型的住房较受欢迎,购房区位呈现多元化,居民住房需求由生存型向舒适型发展。相应的对策应是控制房价,调整供应结构,完善配套设施、政策扶持和金融服务体系,关注老年人住房问题等。  相似文献   

7.
基于"剩余收入法"的北京市居民住房可支付能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居民的住房可支付能力一直是我国住房政策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但是,住房可支付能力的测度一直是理论和实证的难点,特别是家庭收入差异以及住房质量差距的加剧又增加了住房可支付能力测定的难度.应用新的"剩余收入法"通过一个家庭购买一个"基准住房"总价格,并根据信贷政策测算了基本住房所需的融资成本,再测算基本的非住房消费,得到最低预算收入,并和真实收入比较来评估北京市居民的住房可支付能力.还比较了已购房改公房家庭和首次购房家庭的住房可支付能力.北京不同收入群体住房可支付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中低收入家庭存在购买能力不足,拥有房改公房能提高家庭的住房可支付能力,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对提高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可支付能力的作用很小.提出发展共有产权经济适用房来满足中低收入人群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从居民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看,住房需求随着年龄增长、家庭结构和收入变化将发生明显改变,形成从租房到购房、从小房到大房、从单套到多套的“住房阶梯”。本文通过分析38个OECD国家的相关数据,按照住房自有率和补贴覆盖率这两个指标,将各国住房阶梯划分为三种模式。虽然各国住房阶梯模式的形成有历史因素,政策重点存在差异,效果也不同,但支持居民持续进行住房改善、灵活调整住房供给结构是普遍做法。住房供给体系不仅要关注居民当前需求,还要充分考虑未来居民住房转换升级,积极提升供给弹性,适时调整供给结构,稳定居民预期,构建可持续的住房阶梯。  相似文献   

9.
张冬佑  郑学工 《数据》2006,(1):38-39
居民购房支出计入投资还是计入消费?这部分支出对投资率的影响有多大?居民用大笔资金购买住房是否会影响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10.
据北京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机构近期关于消费意向的调查显示,住宅在今后五年内将是北京市民的首项消费(见表一)。表一居民五年内大宗消费意向表调查结果显示,住房消费意向已从1996年的第4位上升为1998年的第一位。这表明市民的消费观念已有了很大转变,人们在观念上已接受了自己掏钱买房这一消费方式,除住房消费外,与住房相关消费也呈现较强的上升势头。在关于居民购房消费意向的进一步调查中显示,住房价格、质量及地理位置是居民购房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其中价格因素是人们关注的首要因素,其比重高达60%以上。这说明房价问题是消费…  相似文献   

11.
如何申请政策性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周振明政策性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是指利用政策性住房资金(即房改资金,包括公民售房款、职工住房公积金等)向购房居民发放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政策性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侧重支持中低收入居民家庭购房消费,实现住房小康。北京市政策性个人住...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7年天津市住房与交通调查问卷》数据,通过住房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租买选择的联合建模,分析住房租买选择行为中的"消费—投资"动机与群体分异特征。结果显示:(1)家庭住房投资需求远大于消费需求,两者之间的差异是影响住房租买选择的主要因素,但不能完全解释其决策行为;(2)家庭资产水平及住房自有状态层级越高,其未来住房租买意愿选择更倾向于购房;(3)房价上涨预期和厌恶型投资风险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家庭未来住房购买意愿。因此,从深化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剥离非居住性附加功能、拓宽民众金融投资渠道,合理引导房地产市场预期、健全住房租赁市场治理体系,倡导"租买无差异"消费理念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自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以来,投资性购房行为受到必要的控制,短期炒买炒卖的投机性操作得到有效遏制,住宅市场需求中的虚假因及到自住性住宅消费市场出现萎缩状态,既影响居民正常的住房消费需求的满足,不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又影响内需的扩大,不利于整个国民坚持以自住性住房消费为主,有利于住房供求平衡,有利于住房消费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的协调,有利于保持房价稳定,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最终实现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可以说,鼓励自住性住房消费是住宅市场宏观调控政策的基点。衡量调控成败的根本标志是,是否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将进入新一轮的消费热潮,住房、信息、旅游、文化教育等将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著名消费经济学家尹世杰指出,“中国短缺经济已经结束,新的消费热点必将出现,并且中国政府只有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才能激活市场,进一步发展经济。”目前中国人住房满足率还相当低。而中国居民有超过四万亿元人民币的巨额存款余额,这为住房形成消费热点提供了资本基础。中国目前已积累有住房公积金三百亿元,政府正在着手制定住房改革相关政策,取消了住宅建筑的一些收费,要求建筑企业降低成本及利润,完善购房分期付款制和消费信贷制等。因此,作为…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政府最近出台专门文件,强调进一步鼓励普通商品住房消费、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和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协调指导。为减轻居民购房税费负担,文件规定,在国家已出台的税费减免政策基础上,各地可结合实际,进一步制定居民购房契税补贴和收费  相似文献   

16.
抑制炒房,调控房价似乎是目前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基本点.不过,从市场角度看,住房用地实际供应不足,居民购房需求缺口较大,还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抑制炒房,调控房价似乎是目前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基本点.不过,从市场角度看,住房用地实际供应不足,居民购房需求缺口较大,还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8,(2):11-14
1998年我国取消了住房福利政策,导致广州的居民开始要自行购房,购房热一时席卷广州市。随着房屋建筑成本的增加以及居民购房需求不断增多,广州市过高的房价对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尤其在青年群体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他们的购房产生一定的阻力。本文分析了广州市房价现状以及房价过高的根源,剖析了青年人广州购房的行为因素,最后提出相关建议,以其引导青年人正确购房。  相似文献   

19.
随着居民年龄、收入和家庭结构变化,住房需求在不同生命时期有明显差异。年轻时期租赁需求一般占主导,中老年时期则以自有住房和改善置换为主。随着我国城市化进入中后期阶段,人口持续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大型城市群及其核心城市集聚,且以租赁需求旺盛的年轻人为主。在大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下,若大规模新建租赁住房将挤压商品房供给,房价被进一步推高,居民进入购房年龄后被迫迁出。当城市难以独立解决居民住房问题时,应上升到都市圈、城市群视角规划住房体系,发挥更大空间范围的供需调节机制作用,用居民需求变化实现“错峰”,通过“年轻人在产业聚集地租房,中年人到配套完善地购房,老年人去生活宜居地改善”的方式,优化住房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人们对饮食的需求开始从传统的"吃饱"变为"吃好",饮食消费模式正在逐步改变.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国食疗养身文化走向世界,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云南省作为资源与饮食文化大省,一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食疗养身文化.本文从云南几大传统食品出发,研究其食疗养身作用,并分析云南食疗养生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