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李娜 《魅力中国》2014,(18):241-241
《社会契约论》是卢梭的最重要的政治理论著作代表之一,他相信一个理想的社会建立于人与人之间而非人与政府之间的契约关系。本文将从社会契约、公意、主权、政府等几个方面阐述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并结合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认识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  相似文献   

2.
卢梭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的政治观点至今仍对现代政治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他在《社会契约论》里阐述的人民主权论是现代民主政治的理论基础,对我国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卢梭在其著作《社会契约论》中提出了"公意",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人民主权论,而其人民主权论所具有的空想性也构成了卢梭即享有民主主义者的赞誉又背负极权主义者恶名的因素。本文主要从卢梭人民主权论具有的空想性出发,来进一步分析对卢梭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罗日荣 《中国西部》2013,(27):132-133
在《爱弥儿》中,卢梭对教育的观念——自然主义,深深地影响了现代教育理论.他弱化了书面知识的重要性,建议孩子的情感教育先于理性教育.他尤为强调通过个人经验来学习.卢梭强调自然主义,所以他对于教育过程中孩子要受到各种束缚是持批评态度的.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说: "当我们看到野蛮的教育为了不可靠的将来而牺牲现在,使孩子受各种各样的束缚,它为了替他在遥远的地方准备我认为他永远也享受不到的所谓的幸福,就先把他弄得那么可冷时,我们心里是怎样想法的呢?  相似文献   

5.
张金苗 《黑河学刊》2013,(5):178-179
社会契约说是17世纪和18世纪最有名的政治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卢梭。通过比较霍布斯、洛克和卢梭三者对社会契约论的论述,从自然状态之描述、自然权利之限定以及社会契约之确立等几个角度对社会契约论做进一步的剖析,从而总结出社会契约论的演变过程以及其在各个时期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西方启蒙运动诞生了许多思想家,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解释了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的主要观点。分别解读社会契约的形成、公意、主权者含义、法律和政府的实质、以及政府执行公意的合理性等部分,论述了其思想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并从民本、民主与强力的关系、公意与政府责任和政府构建形式方面进行思考,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肖崇政 《魅力中国》2010,(29):128-128
按照现代民主政治的一般理论,国家权力的本源在于人民,我们也从小受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的教诲,这就是所谓的人民主权原则,也就是当代民主政治的理论基石。但是,我想说的是,如果每项议案都要经过人民来开会决议的话,那幺一年365天我们将除了开会就是开会了,这必然是个笑话,也是不可能的。卢梭也在他的《社会契约论》一书中就说过:“就民主制这个名词的严格意义而言,真正的民主从来就不曾有过,而且永远也不会有。……我们不能想象人民无休无止的开大会来讨论公共事务。”  相似文献   

8.
近代西方社会契约论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时期,其代表人物分别是霍布斯、洛克、卢梭,他们三人的社会契约论各以生命权、财产权、自由权为主要关注内容。虽然三人的社会契约论有很多不同点,但其理论实质是相通的。研究近代西方社会契约论的发展历程对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1898年维新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逃亡到日本,在那里他学到了很多在中国接触不到的新思想,“脑质为之易变”。1902到1906年期间连续发表了十万多字的《新民说》来阐发他的新民思想,希望从改造国民,提高国民素质这一角度探索出一条拯救国家,壮大中国的道路。“新民”萌发于梁启超在1901年写的《中国积弱溯源论》,他在文章中谈到中国长期积弱的原因首先是中国人爱国心薄弱,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其次是中国人的奴性意识,第三是长期以来的专制制度和近二百年来清王朝统治政策的失误。于是他得出结论:要想拯救中国就必须改造中国人的国民性,提倡新民。  相似文献   

10.
选举是民主政治的核心,最能看出民主的真假和质量。我国的民主政治起步较晚。英国光荣革命的时候,努尔哈赤的子孙刚刚入主中原;英国产生“主权在民”思想之时,顺治皇帝正坐在北京金銮殿里;自称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做了60年的皇帝,其间,卢梭出版了《社会契约论》,俄国的开明君主叶卡婕琳娜大帝提出“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应当平等”,法国爆发了大革命,北美的美利坚合众国成立。  相似文献   

11.
嘉琳 《环球财经》2014,(11):112-113
2014年4月17日晚,巨人网络(NYSE:GA)董事长史玉柱在新浪微博透漏“总理签字批准成立的一个国字头民营公司,今天创立大会”,后经证实这家国字头民营公司是总投资500亿元的“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民投”).关于中民投,根据《财经》杂志《解码中民投》一文介绍:“中民投总裁李怀珍(原民生银行监事会副主席)介绍,中民投组建过程中,筹备组曾研究了国内外集团控股公司的各类模式,包括日本商社、JP摩根和国内一些著名公司等”.另据凤凰网财经《董文标构建产融帝国中民投》一文,就如何理解产融结合的中民投,董事长董文标(原民生银行董事长)给出了明确的解读——“未来的中民投将主要借鉴两种商业模式,一种是日本的综合商社模式,另外一种是国内的招商局集团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平等思想是卢梭政治思想的核心和基本出发点,人民主权说是在此基础上对政治权力的性质与目的的分析;而社会契约论是对政治与法律统治与维护社会平等进行的探讨。卢梭的平等思想在推动历史进步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资产阶级政治法律制度的确立提供了理论基础。也在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斗争中起着鼓舞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广宇 《东北之窗》2011,(23):72-73
也许你对盂令骞并不熟悉,但你肯定认识他的外曾祖父。他外曾祖父名气超大,就是小学课本上那篇《半夜鸡叫》中的“周扒皮”,新中国无人不知的“坏财主”。  相似文献   

14.
汪相奇 《魅力中国》2014,(23):80-80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他笔下的人物性格迥异、形象丰满,深受读者的喜爱。其中的故事有很多被搬上戏曲舞台,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戏曲常演的剧目中多以“三国戏”、“宋代戏”、“明代戏”、“清宫戏”较多,而越调剧团在河南“三大剧种”中又以擅演“三国戏”而闻名全国。由此而被人美誉的“河南活诸葛--申凤梅”就是越调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吊孝》、《斩关羽》在这三出戏中都有张飞的出现。熟悉戏曲的观众都很喜欢张飞的性格,他粗狂、鲁莽、傲慢;而又粗中有细、勇而有谋、嫉恶如仇、嗜酒如命;但凡有违桃园结义的事他是决不妥协。他的另一面颇有女性的‘娇柔、妩媚’的可爱之处。就我在三出戏中饰演的张飞,谈谈对人物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5.
《白银资本》、《大分流》中译本出版以后,引起了我国史学界广泛的注意和讨论。本文作者在阅读这些著作和参加几次讨论会后,对“欧洲中心论”和“中国中心论”以及相关的方法论问题做了进一步探讨。本文认为弗兰克对“欧洲中心论”的批评是切中肯綮的。但“欧洲中心论”在西方学者中的影响是复杂的,应当具体分析。至于他把马克思的学说也指为“欧洲中心论”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本文还认为柯文的“中国中心观”与弗兰克的“中国中心论”不同,前者只是一种观察和研究中国历史的视角取向,而后者则认为:“直到19世纪之前‘中央之国’实际上是世界经济的某种中心”,这种观点如同天方夜谭。最后,本文认为弗兰克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否定也是难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16.
民惟邦本 [释义]百姓是国家的根本. [出处]《尚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引申]民惟邦本,有时也作“民为邦本”,这一思想反映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相互依存关系.《夏书》的佚文有“后非众无与守邦”的说法.孔子说:“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本”,“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君以民存,亦以民亡”(《礼记·缁衣》).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哀公》).孟子则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贵君轻”说.《春秋谷梁传》则说“民者,君之本也”.西汉的贾谊具体地指出“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新书·大政》).唐太宗李世民则总结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贞观政要·君道》)的道理.  相似文献   

17.
瓦列里·别列列申是著名的俄侨诗人、作家兼中国文学翻译家,1920-1952年侨居中国期间曾发表193首抒情诗,并翻译大量中国古典诗歌与哲学著作如《团扇歌》《离骚》《道德经》等,被誉为“20世纪下半叶最杰出的俄语诗人之一”.本文集中阐述他在哈尔滨、北京、上海各时期的生活工作坎坷经历,归纳整理他在中国生活期间所创作的主要诗歌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8.
何启、胡礼垣作为中国早期的启蒙思想家,在《新政真诠》中第一次提出了“公平”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公平的涵义、公平的标准等.何启、胡礼垣认为,公平主要是指“政令公平”,即处理政务要不徇私、不偏袒;公平的标准在于“民之信”即民意.何启、胡礼垣的公平思想对资产阶级革命派产生了较大影响,对晚清政府的影响甚微,个中原因除了其公平思想较为激进之外,主要还在于晚清政府在中国早期现代化启动时期仍然处在“未醒”状态,滞缓了中国的早期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在《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非公经济36条)颁布一周年之际。《中华工商时报》、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和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共同举办研讨会.讨论“非公经济36条”的历史地位、作用以及颁布一年来的落实情况。与会认为.  相似文献   

20.
《海峡科技与产业》2014,(4):F0003-F0003
1955年生于重庆,中国当代著名观念摄影艺术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美国职业摄影师协会(PPA)成员、国家一级摄影师、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大展组委会常务副主席、中国公益事业促进会副会长,多次受邀担任各类艺术展览评委,“大印图片”和“独立映像”两家艺术机构的创办者,致力于中国摄影事业的发展。主要作品有《哥德巴赫猜想》、《回响》、《他心通》、《万国园记》、《图腾》、《信手拈来》、《失之交臂》和《幻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