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恩美在小说《喜福会》中,通过对母女关系故事的叙述,探究了美国华裔移民第二代的身份危机和构建的主题,为美国华人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论文拟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的"阈限空间"与"他者"的概念,对《喜福会》中华裔移民第二代的身份危机与构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接骨师之女》是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第四部长篇小说,体现了她对创伤与身份问题鞭辟入里的思考.本文拟从小说女主人公们所遭受的创伤为切入点,分析小说的女主人公们疗治创伤、重塑自我身份和实现文化认同的救赎之路.  相似文献   

3.
斯蒂芬·克莱恩是19世纪末美国最具有天赋和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他的小说《红色的勇敢勋章》是对战争现实的"忠实客观的反应"、对战争中主体意识和心理活动的深刻探讨,因此被看作是"美国作家第一部伟大的‘现代’战争小说"。为了使小说人物塑造更加形象生动,小说中大量存在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4.
奴隶制结束后,在白人主流文化的影响下,非洲民族传统文化逐渐走向边缘化,非裔美国人面临种种身份困境.如何重建美国黑人文化身份也成了非裔美国作家莫里森关注的重点.运用后殖民批评理论中的身份认同、 文化霸权、 民族文化主义等术语分析莫里森小说中的黑人文化身份困境,反对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弘扬黑人民族传统文化是非洲民族文化的重建之路.  相似文献   

5.
书架     
《中国西部》2012,(12):126-127
《小情人》作者:六六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04上架理由:六六曾言:"我首先是一位母亲,其次是一名喜爱幼儿的教师。最终,我才不得不承认,好吧,我是靠文字吃饭的作家。"六六称儿子是母亲的"小情人儿"。在本书中,她记录了与儿子偶得共度的学龄前这段儿童成长中最宝贵的时光,更以她高级幼儿教育者的身份与儿子沟通,伴他快乐成长。此外,在如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如何开心学英语、如何应对镜像难题等教育技巧方面,六六与偶得的故事也成了非常成功的学龄前教学范例,供年轻父母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于后殖民时代的流散族群来说,文化身份不是一个本质性的存在,而是一个处在不断建构和再建构的动态的认同过程。托妮·莫里森的小说《爱》就是一部描述20世纪美国非裔流散群体,尤其是女性流散群体身份的迷失与建构的小说。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来看,以小说中的黑人女性L为代表的流散主体在流散身份建构的过程中,要面对种族、性别、阶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多重压迫下,以L为代表的黑人女性,只有固守民族文化,捍卫女性独立,才能完成对流散身份的建构,从而获得真正的独立与自由。  相似文献   

7.
张旭 《理论观察》2014,(11):105-106
《午夜之子》是萨尔曼·拉什迪的代表作。通过运用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和混杂理论分析小说中人物身份的混杂性,探讨现代印度人及移民的混杂身份。通过分析作品中的意象和人物身份,为当今后现代的各国移民构建一种重新定位自身身份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译者对菲茨杰拉德的小说The Great Gatsby书名尝试过多种译法,其中以《了不起的盖茨比》最为流行。用"信、达、雅"标准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译法进行重新审视,其准确性尚有可商榷之处。《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译法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且"信"而不"达",抛开意识形态的禁锢,《伟大的盖茨比》的译法更符合"信"和"达"的标准。在众多追求"雅"译的译法中,既暗示小说内容,又呼应小说主题的《灯绿梦渺》堪称"尔雅",充分体现了译者对整部小说的透彻理解,是译者对小说的一种高度概括和唯美诠释。  相似文献   

9.
与众多近现代朝鲜移民作家不同,朴启周是在中国出生、长大,并走上了文学之路的移民第二代作家。1940年前后,回到韩国之后的朴启周陆续创作出多部以自身移民生活体验为题材的移民小说作品。这些作品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东北地区朝鲜移民生活状况,更重要的是作者在文中频频提起身份认同问题,阐述、寻找和确认自己的"身份"。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朴启周来讲,更多地表现出移民者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0.
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接骨师之女》中的"失语"和"文化认同"问题,在异质文化下第三世界女性从"失语"到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是一种自我认同以及文化认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两种文化逐步达到融合。  相似文献   

11.
"天价烟"局长周久耕要写小说了,这事在网上网下引起了热议。网友纷纷猜测,周久耕的小说到底是什么选题,是不是他所熟知的房地产领域。有网友对周久耕的小说充满了期待,认为周久耕纵横官场几十年,一定能写出一部精彩的小说;有好事网友甚至为周久耕拟好了小说标题,譬如《我的"九五至尊"生涯》、《一盒香烟引发的腐败》等等……标题虽有恶搞成分,却也颇为精彩。  相似文献   

12.
王世瑛 《老区建设》2010,(18):20-22
"城市化"运动带来之"外来人"及其身份悖论表现为:"农民工",既无土地承载其自然人身份,也无职业承载的劳动者身份,成为"新移民"中被最当先、最厉害、也最恢弘异化出的城市"另类人";"飘飘族"为追求价值体现选择的主动流浪,好不容易避免了"化外之民"遭遇,却好容易就遭受"界外之民"待遇,使自己在己故土和他热土都成为"界外人";"留守者"在有家缺亲或有亲缺家的境遇中自我放逐,成为"不孤之孤"的"孤单人"。  相似文献   

13.
身份认同与乌托邦转型——徐訏小说《鬼恋》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革命时代的社会生活促成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及其方式转变。解读《鬼恋》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及乌托邦转型,对于深化知识分子的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拉尔夫·沃尔多·埃里森是美国黑人小说家,他的小说《看不见的人》是一部极具艺术力度和内容丰富的不朽之作。《看不见的人》是一部典型的以身份危机作为主题的小说,描述了一位美国黑人青年的辛酸成长历程。从视觉色彩、听觉效果和象征手法三个方面可以看出,埃里森的写作手法和技巧,从而彰显小说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刑法》并没有对身份作专门规定,在刑法理论中,对身份共同犯罪问题也存在着不同意见。刑法理论上一般认为,无身份者可以是身份犯的教唆犯或帮助犯,但是两者能否构成身份犯的共同实行犯?文章认为,无身份者可以与有身份者构成共同犯罪的实行犯,并且应当按照以特殊身份说为基础、以职务利用说为补充的原则对此共同犯罪定性,这种原则符合我国共同犯罪理论,也体现身份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另外,从我国现行对无身份者与有身份者共同犯罪的规定与过去的规定比较来看,现行规定较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J.D.塞林格的成名小说《麦田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霍尔顿是一著名的文学形象,人们对他的性格特点各持己见无法达成一致。在精神分析学家阿德勒的自卑情结理论观照下,霍尔顿的真实内心得以展现,他是一个典型的具备自卑情结的人物,他缺乏对他人的兴趣,躲避现实世界,追求凌驾于他人之上的优越感。导致霍尔顿产生"自卑情结"的原因在于他威权式的父亲,软弱不可依赖的母亲以及父母对另外两个孩子的偏爱。  相似文献   

17.
《吉姆爷》是康拉德极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象征性是康拉德小说中的重要艺术特征,小说中象征手法的运用丰富了小说的内涵,深化了小说的主题。通过对"吉姆爷"和文本细节上的两次"纵身一跳"进行解读可了解其象征手法及意义,进一步探讨小说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60年代中期,阿尔都塞发表了《保卫马克思》和《读〈资本论〉》两本著作,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为人们所熟知的"认识论断裂"、"症候式阅读法"、"多元决定"、"意识形态理论"等,这是他学术生涯最为辉煌的时期。从1967年开始,阿尔都塞的思想转入了一个自我反思的新阶段。本文将聚焦于阿尔都塞思想发展的前一阶段探讨其思想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19.
苏晓华  肖洁  陈嘉茵 《南方经济》2020,39(10):108-124
创业是嵌入在社会结构中的经济活动,创业者社会认知如何影响其创业战略决策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区分创业者达尔文主义、社群主义和传教士主义三种不同社会身份认知对新创企业战略决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达尔文主义身份认同感促进创业者为积累个人财富而选择不确定性较低的商业模式创新;社群主义身份认同感使创业者为提供真正造福社区的产品和服务而积极开展技术创新;而传教士主义身份认同感促进创业者开展一切提升社会价值的创新活动,包括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且创新网络关系强度通过提供创新所需的资源与信息在上述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本研究借助社会认同理论,将创业者社会身份认同感进一步引入新创企业创新决策的驱动因素研究中,深化和拓展了创业者创新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20.
朱民信奉《孙子兵法》里的一句话:"赢者示弱。" 与这句话相匹配,朱民的处事风格毫不张扬、行事低调。这和他丰富的人生阅历相关:从装卸工人到"文革"后首批恢复高考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