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镇经济》2011,(4):57-63
劳动力供应由过剩向短缺转变、工资开始上涨的时点即"刘易斯拐点"。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计划生育政策效应,青壮年劳动力供给已开始出现供不应求现象,工资普遍上涨,中国"刘易斯拐点"已经悄然到来。"刘易斯拐点"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具有标志性意义,安徽是传统农业、劳动力大省,应抓住机遇,顺势而为,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2.
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近几年来,中国沿海地区却频频出现"民工荒"现象,虽然很多企业大幅度提高了工资待遇和福利水平,但持续不断的"民工荒"并没有得以缓解,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成本——收益视角分析"民工荒"产生的原因,最后对此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地处沿海发达地区的宁波,民营经济发展到了今天,一些体制、劳动力等比较优势开始弱化,人民币升值、国际贸易壁垒、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开始显现。以传统制造加工为主的民营企业已经从最初的"成长烦恼"走到了现在的"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4.
章剑卫 《浙江经济》2014,(18):39-41
随着外来劳动力的逐步回流,以及劳动年龄人口的下降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减少,人口结构发生历史性、趋势性的变化,劳动力供应开始从近乎无限供给逐步向短缺转变。既要通过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延长"人口红利",更要通过深化教育提升劳动力素质,创造人力资本"第二次人口红利"  相似文献   

5.
贾楠 《中国西部》2012,(12):24-25
网友调侃:幼儿园里讲共产主义,小学学习社会主义,中学学习集体主义,大学开始学习"立正稍息"……该玩的时候没有时间玩,正该学习充电的时候反而开始"报复性"的疯玩,多少学生在大学阶段挥霍掉了宝贵的学习时光,这一切反常的现象均与"反季节教育"揠苗助长的方式有关。是什么造成了"反季节儿童"这一现象的出现?又是什么阻碍了孩子的正常成长?带着这一系列疑问,中国著名的早教专家曹廷辉老师,就儿童教育问题接受本刊专访。  相似文献   

6.
"民工荒"现象的出现对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已经对我国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法学视野下解析长三角与珠三角"民工荒"的形成及其特点,在长三角与珠三角经济发展异同的对比剖析中寻求"民工荒"的破解路径,将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有序流动提供有益参考。现阶段进一步加强政府行政权的行使,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法律规制,构建农民工法律权益保障机制,完善农民工培训法律规范,对于缓解"民工荒"、提升农民工的素质、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2003年开始,农业部、劳动保障部、教育部等部委联合颁发了《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先后对农民工实施了"阳光工程"、"金蓝领工程"、"雨露计划",加大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这一旨在通过培训来扶助农村贫困劳动力掌握一项劳动技能的政策性举措,对于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素质,实现贫困户子女稳定就业和增加贫困户收入,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2005年开始,全国出现了令人费解的现象——用工荒。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提供的一份统计报告显示,从2005年第一季度开始,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的12个城市,有70.4万人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但用人单位的招工名额则达到108.7万人,缺口达38.3万人。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的发生,其核心影响因素是什么?本文从企业与民工自身的微观经济层面两个角度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过去的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最大特点是拥有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而我们现在却在劳动力供给上面临两个转折点:第一个是我们从2004年开始,在沿海地区出现了民工荒的现象,需要注意的是,这场民工荒不是临时性、周期性的,而是一直持续至今长达10年的招工难。由于劳动力短缺,因此这10年来,中国低端劳动者的工资一直在持续上涨。  相似文献   

10.
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成长呈现出一定的"悖论"现象,这主要是由我国劳动力资源无限供给的状况造成的。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日益老龄化,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局面即将消失,客观上有利于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转型。为此,在政策思路上,一要加快推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偕同低端劳动力的双转移,二要充分利用资本积累优势全力推进区域产业升级与转型,三要大力推动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以技术进步助推产业结构成长。  相似文献   

11.
过去的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最大特点是拥有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而我们现在却在劳动力供给上面临两个转折点:第一个是我们从2004年开始,在沿海地区出现了民工荒的现象,需要注意的是,这场民工荒不是临时性、周期性的,而是一直持续至今长达10年的招工难。由于劳动力短缺,因此这10年来,中国低端劳动者的工资一直在持续上涨。  相似文献   

12.
潘泰萍 《特区经济》2011,(12):140-14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伴随着经济体制的变迁,以及随之进行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的调整,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不断提高,从整体劳动力市场的"过度稳定"逐步演变为劳动力市场的"边缘灵活化"。"边缘灵活化"的发展态势使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化变革遭遇困境,并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形成了制约。  相似文献   

13.
劳动力市场均衡理论认为在完全信息的条件下,通过劳动力价格的调节可以实现劳动力市场均衡。然而现实中的劳动力市场是信息不完全的,劳动力价格调节的作用也不是万能的,因而在短期内劳动力市场会出现不均衡现象。“民工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10年春,在我国珠三角地区出现了民工短缺现象,不少企业出现招工难问题,这与我国剩余劳动力充足的事实是相矛盾的。为此,许多专家学者以及实际工作者从理论或实践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试图从中找到问题的答案以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婺源县农村出现“春耕互助组”目前,在江西省婺源县农村,出现了一种新的松散型农业合作方式──"春耕互助组"。新年刚过,春耕在即。但许多农村青年都已外出打工,致使春耕劳力十分匮乏,于是"春耕互助组"应时而生。"春耕互助组"大多由一些劳动力不足的农户组成,...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大批量向东南沿海迁徒,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民工潮",农村几乎成了劳动力无限供给的蓄水池。但在2004年,以往劳动力供给过剩的东南地区却出现了民工短缺的现象,"民工潮"突然变成了"民工荒",成了社会各界探讨的热点。大部分研究观点认为我国劳动力供给短缺的时代已经来临,当务之急是调整产业结构,将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升级为资本密集型企业或技术密集型企业,以缓解劳动供需紧张关系。果真如此吗?"民工荒"是真荒吗?  相似文献   

16.
从第十三届宁波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看,宁波服装业正表现出回暖势头。宁波服装业企稳回升主要表现为,出口订单大幅回流,企业开工率上升,用工紧张现象再现。国际订单开始大量回流,使宁波不少大的服装企业,如雅戈尔、杉杉利润增长很快。从今年初开始,宁波纺织服装业出现用工紧张现象,纺织服装行业已成为宁波劳动力紧缺的行业之一。  相似文献   

17.
阎丽红 《黑河学刊》2010,(6):154-156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质,以青壮年为主、自发转移为主、以省外为主,以东部为主,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等特征。出现了"空心村"、农村人才流失、留守人员家庭残缺、生活困难、精神寂寞等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转移劳动力应坚持向外与就地转移现结合;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加强组织和引导,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性;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小城镇建设,带动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相似文献   

18.
基层技术骨干是技术密集型企业的核心力量。在当前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企业"招工难"现象持续的情况下,如何提升基层技术骨干对企业的认同度,降低离职率,加强技术力量的稳定性是管理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从实际工作经验出发,试图从"给予应有的尊重"、"提供持续的培训"、"薪酬和激励"、"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留住基层技术骨干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李侃 《宁波经济》2010,(4):46-47
从“用工慌”到“用工荒”,一年之内劳动力市场供求发生彻底逆转。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工人吃紧的不仅是珠三角、长三角,像安徽这样的传统劳务输出地区也开始出现工人紧缺现象,“用工荒”似乎正成为全国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广东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农村劳动力迁移量和城乡收入差距同时扩大的现象,本文从农村迁移劳动力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分布和农村劳动力迁移对城乡人力资本差距的影响两方面对此与传统经济学理论相悖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农村劳动力迁移没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一方面因为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劳动力市场受到歧视,一般在城市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另一方面因为农村劳动力迁移扩大了城乡人力资本差距,从而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