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去探讨企业的利润操纵行为。当前,企业出于某种原因而提供虚假信息的情形十分普遍,通过分析内部控制对利润操纵的影响、内部控制的缺陷,提出如何遏制利润操纵行为及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2.
何春红 《市场周刊》2004,(12):64-66
利润操纵是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的重要现象,严重影响了投资的决策行为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本从完善会计准则、外部监督环境(法律、监管机构、外部审计)、公司内部治理和控制结构三个方面来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过程中的利润操纵行为。只有通过采取综合措施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保证我国证券市场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企业之间的关联方交易中时常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容易导致财务舞弊,所以关联交易一直是审计风险控制方面研讨的热点问题。为防止或规避关联方交易控制不当产生的掩饰亏损、虚构利润、操纵利润、利益输送等负面影响,文章结合我国经济实践,分析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关联交易现状,梳理关联交易对企业损益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正确认识关联方交易中的内部控制程序、完善关联方交易审计相关法规、改善审计技术、培养注册会计师专业素质等对策,期望为存在关联方交易的公司损益审计提供风险防范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现象不断发生,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防范和控制利润操纵行为已刻不容缓。本文以"绿大地"利润操纵事件为例,重点从手段和原因方面分析和揭示了利润操纵这一现象,希望能为有效遏制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证券市场的不断成熟,上市公司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利润操纵问题也随之而来。那么,利润操纵行为是在怎样的背帚下产生的?如何识别利润操纵行为?可以采用哪些手段来有效地防范这种行为?本文就以上问题作了相应的阐述。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得出一些有建设意义的结论,从而为有效遏制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提供一些手段。  相似文献   

6.
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证券市场的不断成熟,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利润操纵问题也随之而来。那么,利润操纵行为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如何识别利润操纵行为?可以采用那些手段来有效地遏制这种行为?本就以上问题作了相应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于海霞 《中国电子商务》2014,(6):206-206,208
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中,对于企业利润操纵行为要给予重视,他对于企业发展的危害是严重的.因此,必须即刻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企业操纵利润行为.本文简要提出了遏制企业操纵利润行为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8.
钟新桥 《商业研究》2004,(20):88-90
上市公司为了粉饰会计报表,通常采用利润操纵来重组“报表利润”,以确保其在资本市场的融资资格,有目的地调整公司盈余信息,欺骗会计信息使用。为此,要明确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审计的基本方法和要点,以确保上市公司的利润。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市场中存在着委托方委托会计事务所审计自身的委托机制,这种现象不符合市场独立性原则为打破这一现状,需要企业改变现行审计三方面关系人状况,即采取有效措施让审计师从审计市场中独立出来,彻底摆脱内部人控制和操控,从根本上遏制审计师与企业管理层合谋行为的发生。独立审计的风险的防范,应从源头上增强审计风险控制低于能力的办法,即转变审计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增强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提高审计委员会的反应能力,防止企业管理层与审计时之间的舞弊串通,以及要改善事务所的内部组织结构等。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是个系统工程,涉及会计准则制定与完善、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系统、公司治理结构、市场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等方面内容。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与可能性,短期内利润操纵现象很难根除。我国应从政府部门、社会舆论等多个角度全面加强对会计的监督,出尽企业加强内部的监督,加大对利润操纵行为的处罚力度,以求达到对利润操纵现象的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