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芸  王德刚 《山东经济》2012,(2):152-156
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整体布局中,滨海旅游发展也成为重要的一环。而山东半岛拥有中国北方一流的3S旅游资源,近年来,在度假地标志性项目——高尔夫旅游开发方面又发展迅速,完全具备了建设国际温带海滨度假旅游目的地的基础条件。采取多元发展模式,即"3S/G(高尔夫)"+X(其他产品组合)的多元组合发展模式(包括"3S/G"+温泉,"3S/G"+中医保健,"3S/G"+葡萄酒,"3S/G"+文化等),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国际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2.
该文对康养旅游的相关概念和康养旅游基地建设的必要条件和基本要求进行了解读,在分析舟山康养旅游发展的现状基础上,评析了舟山康养旅游所具备的发展条件。文章认为舟山康养旅游基地建设应坚持以文化休闲养生为战略主线,以打造世界宗教养生旅游目的地、全国康养旅游度假目的地、健康疗养旅游目的地为主题定位,以完善康养旅游产业融资体系、康养旅游产品体系、康养旅游质量标准体系为核心的基地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3.
杨忠历  杜峰 《中国西部》2012,(26):32-47
当2011年12月28日中国(四川·成都)第12届南国国际冰雪节在西岭雪山滑雪场开幕,很多游客惊异地发现:已经举办了11届的南国冰雪节,竟然还能“玩”出新花样,而那个成都人年年都去的西岭雪山,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四川省万源市立足良好的生态环境、宜人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将生态康养旅游文化产业作为全市转型发展的主导产业,着力建设秦巴生态康养旅游文化名城,取得了一定成效。笔者认为,万源县应该从树立全域意识,建设生态示范城市;把握发展前景,建设生态康养乐园;立足自然禀赋,打造生态旅游胜地;传承发扬并重,打造生态文化名片...  相似文献   

5.
孙倩倩  郭旭 《特区经济》2022,(9):157-160
后疫情时代,“大健康”概念逐渐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背景下,国家提出“健康中国”战略。“大健康+旅游”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本文提出了舟山发展海岛康养旅游的措施,即夯实康养旅游市场基础,打造舟山特色康养旅游品牌;强化海岛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建立康养旅游服务标准,提升康养旅游服务品质;加大康养旅游人才培养力度;推进智慧旅游,构建“互联网+康旅”融合平台,以期打造世界级海岛康养旅游目的地,促进舟山海岛康养旅游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威海市地处中国山东半岛最东端,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是中国综合经济实力50强和投资环境40优城市,也是中国第一个优秀旅游城市群.旅游业是威海市国民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九五"期间,全市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始终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每年接待的海外游客数、年旅游外汇收入始终位居山东省前列.2003年威海市开始打造国际一流的旅游度假基地.  相似文献   

7.
陈雪钧  李莉 《开发研究》2021,(4):109-114
基于多维系统分析框架,从空间、战略、品牌、产品、制度5个维度分析国内各省份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律与经验启示.研究结果表明,在空间布局上,东部地区多实施市场驱动型集聚发展模式,中部、西部地区多选择资源驱动型发展模式和行政驱动型集聚发展模式;国内各省份普遍实施康养旅游母子品牌组合策略和独立产品品牌策略;1+X产品策略和产品创新策略形成门类齐全和各具特色的康养旅游产品体系;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为国内康养旅游产业发展提供良好制度保障.多维产业分析框架全方位展示了国内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8.
康养旅游特色小镇建设作为第三产业中旅游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对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对产业发展特征、环境与竞争力、体系确立、主导产业发展原则等调查分析,提出特色康养小镇产业建设要以绿色发展、生态优先为理念,依托自然环境资源、确立好功能分区,夯实产业基础、拓展提升产业功能和巧用本地传统元素、打造小镇特色文化等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深圳具有资源整合、经济发展、环境区位和产业先发等发展旅游的诸多优势,同时也存在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国际通道和客源压抑、市场营销不足等问题。文章提出了打造深圳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基本策略、措施,强调了深圳个性化旅游理念的重构。  相似文献   

10.
《今日重庆》2012,(9):24-25
"豪气千盅酒,锦心一弹花。缙云存古寺,曾与共甘茶。"据史料记载,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曾在缙云山县城开设过茶馆,这也引得郭沫若为缙云山留下千古佳句。一个在七彩云南成长起来的旅游集团—心景旅游集团慕名而来,这个熏陶着数十个国家5A级风景名胜地,四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的人类圣地,这些风格迥异的自然、人文景点,都让这个来自云南的企业与众不同,秉承着"景自心造,境由心生"的办业理念,心景向社会各界大众传递如何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为身心疲惫的人们找寻片属于自己的心灵净土。  相似文献   

11.
正一、宁夏发展入境旅游的现状(一)全区及各市县的旅游外汇收入近年来,宁夏旅游业发展迅速,2012年全区接待游客量达到1350万人次,游客接待量连续9年保持了年均百万人次的增速,接待海外旅游者1.9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545.10万美元,入境游客平均停留天数为1.84天,人均每天消费156.16美元。其中首府银川市在吸引海外游客数量(占73.68%)和旅游外汇收入方面(占74.33%)具有绝对优势,但近年来吴忠市和中卫市也有较大幅度的上升,2012年旅游外汇收入分别达到44.97万美元和57.03万美元。(二)海外游客数量和来源  相似文献   

12.
城市管理水平是生产力的体现,科学有效的城市管理可以促进城市形象推广。在西安建设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的过程中,需要从城市管理理念、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法制建设、城市设施信息化建设、市民素质培养等方面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增强城市综合软实力。  相似文献   

13.
《广西经济》2013,(7):16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7月4日在出席广西全区旅游发展大会时表示,广西将全面实施"旅游兴桂"战略,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构建以桂林、北部湾、巴马为核心的国际旅游"金三角",已成为2013至2017年广西旅游发展工作的重点。桂林以山水观光型旅游资源为主,现正在推进一批重大高端旅游  相似文献   

14.
低碳旅游是当今旅游发展的趋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选择。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低碳旅游发展应着力实现政策理念“生态化”、企业管理“足迹化”、社会参与“普遍化”。  相似文献   

15.
以"微度假"旅游与城乡融合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立足点,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构建了一个"微度假"旅游与城乡融合发展互动机理模型,并确立了"微度假"旅游与城乡融合发展产业和空间互动两种基本模式.结果表明,"微度假"旅游以自然文化资源嬗变、休闲度假价值创造、线上线下技术结合、组团社群结构演变、品牌管理制度变迁等五大功能联动机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微度假"旅游与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互动关系.为推进二者进一步互动发展,应进一步提高城乡要素市场化配置能力,营造低成本的制度环境,培育产业集群,建设高质量的"微度假"旅游目的地,全面促进"微度假"旅游和城乡融合互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党的十八大的胜利闭幕,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社会发展前所未有的位置。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密切,应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倡导和发展生态旅游、低碳旅游、现代健康旅游等先进旅游方式,充分发挥旅游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天津市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条件、战略及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天津市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增加值对全市GDP的贡献稳步提升,但与其直辖市的地位相比,旅游业在全市经济中的总体发展比较滞后。为了进一步加快天津旅游业的发展,天津市在《2009年天津市旅游工作总体思路》中,提出了"建设旅游强市,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的目标。本文首先对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并通过对比分析天津与国内部分发达旅游城市的发展条件及现状,指出了天津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条件及不足,提出了天津建设旅游强市,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发展战略及路经。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状况迅速改善。现代化交通环境、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私家车保有量的高速增长等因素使自驾车旅游迅速发展。本文以西康高速公路与安康市旅游发展为例。研究在新的交通环境下。新兴旅游目的地如何在旅游产品开发设计、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形象塑造、旅游商品开发、旅游企业竞争力培育、政府积极参与协调旅游发展等方面促进目的地旅游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部》2013,(14):22-23
《中国西部》:重庆入选2011年Frommer’s评选的世界十大旅游目的地以及2012年Lonely Planet和《孤独星球》评选的全球"10大不容忽视的旅行地"和"全球十大最具发展潜力的旅行地",重庆均作为中国唯一城市上榜。去年底,美国《福布斯》中文版公布了2012中国大陆旅游业最发达城市榜单,重庆名列第四。您认为重庆旅游有哪些优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