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一、距离管理法。作为一个企业家或管理者,与下属保持一定的距离或采取不即不离的方法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获得企业内部的一种广泛的平衡,太过于亲近或故意疏远个别或某些员工,容易给下属厚此薄彼的感觉,涣散集体的斗志,使内部滋生不满情绪和是非,久而久之,特别容易产生上下之间离  相似文献   

2.
<正>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因此,管好人、用好人是每个企业家必修的功课和面临的难题。一、距离管理法。作为一个企业家或管理者,与下属保持一定距离或采取不即不离的方法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获得企业内部的一种  相似文献   

3.
耿军 《西部财会》2003,(1):15-16
结算中心是企业集团管理资金的内部机构。它为企业集团下属企业提供内部结算、内部融资等服务。但随着税制、银行、财务等政策环境的变化,它在运行中遇到了一些政策性和技术性障碍。因此根据变化了的政策环境,借助科技手段及银行新服务品种的支持,对结算中心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以发挥其在企业集团资金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量化管理法     
管理者在向下属布置工作时,常出现不同的下属,执行到位结果不一致的情况。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有一种较为可行的管理方法,使管理者布置的工作得以保时、保质、保量的完成。量化管理法是指在对下属布置工作时,将工作以量化的形式提出要求,并使之涵盖工作全过程的一种管理方法。量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即时量、数量和质量。“时量”主要是指完成工作的时间量;“数量”是指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是指完成工作的标准。三者相互依存,如同三维空间中,确定一个点位置的三个坐标,缺一不可,否则下属在执行中必然会有偏差,影响工作质量。常…  相似文献   

5.
王令 《天津财会》2007,(3):17-19
当前,国有企业集团化趋势发展迅速,而且大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初步建立了公司治理结构。庞大的企业集团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容易出现管理上的问题,管理控制严了,容易束缚下属企业的手脚,不利于下属企业的经营发展;管理控制宽松了,又容易使下属企业失去制约,减弱集团公司的竞争力,最终导致集团整体目标不能实现。许多学者认为,在国有企业中所以存在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6.
内部审计是部门和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或人员对本部门与本单位及其下属的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经济效益所进行的内部审计监督,它既是国家审计的基础,也是部门和单位领导的参谋、助手,从而有力地促进企业领导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加强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上来。现代内部审计已经从一般的查错防弊,发展到对内部控制和经营管理情况的审计,涉及到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搞好内部审计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日清日结"管理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清日结”管理法是根据现代管理理论,在“按质论价,按利计奖”模拟市场核算体系基础上,以分厂、工段、班组三级核算为手段,以指标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为保证措施,以各工序产品(半成品)及劳务有偿转移为依据,达到成本的超前控制和职工的有效激励,实现各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确保企业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为了加强中央企业资金管理,国资委鼓励中央企业建立公司。财务公司相当于中央企业的内部银行,其设立可以使企业了解下属企业的资金运营状况,控制下属公司的风险,同时也可以集中企业的内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尤其在紧缩的货币政策下,可以缓解企业资金困难状况。  相似文献   

9.
农科所作为我国事业单位编制之一,与其下属企业在财务管理模式、内控模式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农科所可以根据下属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的经营模式,对其科技成果、技术推广进行应用与转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了僵尸企业自动退出、在源头上强化财务内控。但正是由于农科所与其下属企业的职能不同,造成了下属企业的内部控制逐渐呈现出诸多不足,例如信息监管传统化、经济与社会效益失衡化等。为此,本文基于农科所角度,探讨对其下属企业亟待进行改革的区域,并进一步提出如何提升下属企业内控水平。期望本文对农科所强化下属企业内部控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胡盈 《人力资源》2004,(8):60-61
马是好马还是劣马,并不在于用嘴去理论,而是在于让所有的马都到赛场上去比赛。在比赛中去识别。员工的好与不好,也不是领导或个人说了算,主要在于工作中的表现。工作的表现主要以行为导向。知识和能力是核心,导维模式是外围,态度是第三层,三者叠加依次为行为。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思维模式不太容易很快提高或改变,但是态度很容易改变。这种  相似文献   

11.
企业集团是具有多层次组织、多元化经营的经济实体,一般来说,规模大,资产多,经营范围广。企业集团内审如何对下属企业进行审计需要认真研究。一、企业集团对下属企业审计的必要性企业集团的性质及法人治理结构决定了其内审部门对下属企业的审计必不可少。现代企业集团内部是以资产为纽带的资产委托和授权经营的经济关系,因而,母公司对下属子公司、分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委托经营的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尤为关注。下属企业是否能认真贯彻实施集团的决策和计划,经营过程和结果如何,需要有一个独立于下属企业的内审部门去检查下…  相似文献   

12.
对企业而言,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如何赢得或保住市场都是极为严峻的挑战。能够帮助企业迎接这一挑战的核心竞争力,便是来自高素质高技能的队伍——人才。企业缺乏合适的人才,如若采用挖墙脚方式虽可解救燃眉之急,但无法长期满足企业成长的需要,因此企业应着重于从内部培养。管理人员的一个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有效地培育与发展下属,并激励团队成员为组织的目标全力以赴。从公司内部培养和提拔业务骨干和中层管理人员,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公司的每位中、高级管理者都有培养下属的责任。但多数企业并没有下大力气实施人才培养,这其中有观念的问题也有实际的障碍。  相似文献   

13.
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有利于企业集团规范其下属公司的会计核算,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利于企业集团对其下属公司做好监管和内部控制等工作,目前已在全国许多大型集团企业中采用。但是,财务总监委派制还需要企业集团明确财务总监的定位和授权、明确管理关系等,充分发挥财务总监委派制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自改革开放以来,科研所兴办科技企业及相关领域经营性企业的势头始终强劲,科研所与下属企业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从属关系,下属企业理应受到科研所的管理与控制。但由于科研所与下属企业在经营目标及管理模式上有许多差异,导致大多数科研所下属企业的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进而影响到下属企业的经营管理及内部控制。本文从科研所兴办企业的必要性以及当前科研所下属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典型问题及成因分析入手,谈谈如何帮助科研所下属企业完善自身内部控制体系,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董岩 《当代审计》2003,(6):78-78
内部审计是部门、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或人员对本部门、本单位及其下属的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和经济效益所进行的内部审计监督,它既是国家审计的基础,也是部门、单位领导的参谋、助手。内部审计作为现代经济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手段,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相似文献   

16.
敢谋与善谋     
领导者决策,首先要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其次是出主意想办法,从各种方案中作出选择,即决断。住处和咨询简称为谋在古代,决策者是自谋自断。尽管那时也有负责咨询的谋士、军师、慕僚,但那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谋断分工咨询有内部咨询和外部咨询之分内部咨询又叫同体咨询,是指决策者的下属官员或下属机构(政研室就是如此)的咨询这种咨询又称为官谋。中国古代的‘“谏官”就是典型的官煤外部咨询又叫异体咨询,是指非官方的咨询这种庶民百姓的谋就称为民谋民谋产生于二战前后,特别是到六七十年代,世界各国的咨询组织蓬勃发展,不少国家成…  相似文献   

17.
当前企业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渐成熟,我国企业开始逐渐重视内部的财务审计工作。财务问题是企业经济发展的命脉。有效实旋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工作,能加强内部控制、对下属公司产生一定的约束力,也有利于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就公司治理理论而言,审计委员会制度是两权分离所产生的权益代理问题的一种解决或补救方案,是公司内部有效保护股东利益的一种制度安排。就公司治理实务而言,审计委员会成为上市公司改善财务信息透明度的有效工具,对于上市公司管理层或大股东利用不实财务报告掩饰其经营不善或利益输送、欺诈等问题能有效予以防止。因此,审计委员会一般被认为是董事会下属的最重要的委员会之一。  相似文献   

19.
王莉洁 《经济界》2009,(2):36-39
信任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企业中尤其是下属对上级信任问题的研究方兴未艾,在全球金融风暴的打击下,对处于寒冬的企业而言,信任将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企业内部下属对上级信任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信任概念进行了界定,探讨了影响下属对上级信任度的因素及信任产生机制,最后,对提高下属对上级的信任度对企业发展的意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李桦 《企业活力》2002,(3):40-41
权威是存在于正式组织内部的一种"次序",一种信息交流的对话系统.如果领导发出的指示得到下属的执行,在下属身上就体现了权威的确立,下属违抗指示则说明他否定这种权威.据此,领导是否具有权威性,检验的标准是接受其指示的下属,而不是发布指示的领导.一些领导之所以不能在组织内部树立自己的权威,就是因为他们不能建立起这种体现权威的"次序".当组织中的多数人感到指示不利于或有悖于他们的个人利益,从而撤回他们的支持的时候,经理的权威也就不存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