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论述新形势下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现状,结合宁波纺织服装企业的发展和运作状况、产业面临的发展环境分析,以宁波为例提出了增强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的战略。  相似文献   

2.
陆劲松 《经贸实践》2011,(11):48-49
随着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与上海无缝接壤,位于杭州湾北岸的浙江平湖市临港产业,迎来了科学谋划加快发展的新高潮.  相似文献   

3.
基于产业集群的宁波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产业集群正在凭借其自身的内在优势,以区域的面貌代表国家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并呈现出强劲的国际竞争力。本文通过对基于产业集群的宁波服装产业现状分析与国际竞争力的绩效评价,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宁波服装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河南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国(地区)竞争优势源于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纺织服装产业组织结构的重要形式,随着我国沿海纺织服装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河南纺织服装业加速聚集的趋势进一步显现。笔者研究了河南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分布,各地纺织产业服装产业集群区特征与优劣势,并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对河南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前是纺织服装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却适逢国际金融危机,相当一部分企业面临停产或倒闭的困境.结构失衡和产业组织不合理是其陷入困境的重要内在痼疾,只有真正成熟的、完善的市场体制,才能培育真正合理的产业组织,获得健康、持久的产业竞争力.纺织服装产业升级和竞争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产业组织成熟程度,而研究产业组织合理化的路径是促使纺织服装产业组织合理化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纺织行业竞争力研究(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夏红 《经济师》2009,(10):268-270
文章阐述了浙江省纺织产业发展现状、竞争力优势、劣势,并指出推进产业升级是提升浙江省纺织产业竞争力的根本出路。未来必须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人力资本质量等重要途径,来充分发挥浙江省纺织服装产业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全面推动产业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有效途径,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是立足点,避免无序竞争是当务之急(本文分上、下两部分,分两期刊出)。  相似文献   

7.
毛夏红 《经济师》2009,(11):269-270
文章阐述了浙江省纺织产业发展现状、竞争力优劣势,并指出推动产业升级是提升浙江省纺织产业竞争力的根本出路。未来必须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人力资本质量等重要途径,来充分发挥浙江省纺织服装产业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全面推动产业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有效途径,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是立足点,避免无序竞争是当务之急(本文上半部分已在第10期刊出)。  相似文献   

8.
服装产业既是传统产业,也是时尚产业和科技产业。我国是世界服装产业的大国,但不是强国,规模散小、品牌知名度不高,技术创新能力差等。必须通过产业集聚发展、品牌发展、创新发展、延拓发展等四大战略,推进我国服装产业转型,实现服装产业由传统低端加工产业向现代时尚科技产业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9.
浙江服装产业尽管是传统优势产业,但是从全球价值链视角看,浙江服装产业总体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只有量的竞争优势。要提升浙江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应在强化加工制造能力,提高生产环节话语权的同时,以面料为突破口,实现价值链左端延伸;加强品牌与营销渠道建设,促进价值链右端延伸。  相似文献   

10.
服装产业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产业.通过分析我国服装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现状,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三个关键指标对我国服装业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发现我国服装业在国际竞争中存在附加值低、品牌影响力小、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重新定位我国服装业国际位次,提高我国服装的质量,提升品牌影响力等措施来提升我国服装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产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产业竞争力的实质是比较生产力 ,由生产竞争力、市场竞争力、技术竞争力和资本竞争力构成。产业竞争力的直接来源包括价格 /成本、质量、品牌、产品结构、服务、差异化六个因素 ,间接来源包括生产要素、需求因素、相关与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组织与竞争状态、制度体系、企业文化、政府行为、机遇八个因素 ,其最终来源于核心能力和技术创新水平。产业竞争力是竞争力资产、竞争力过程与竞争力环境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2.
路秀云 《当代经济》2009,(16):26-27
随着全球纺织品配额的取消以及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到来,我国的纺织服装产业地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而这些新形势中既潜藏着威胁,也孕育着机会.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如何继续保持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成为一件关乎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而在纺织服装业重要的发展阶段,政府要及时制定有利于纺织服装业的产业政策,为我国的纺织服装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产业转移已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枢纽。就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各个区域发展不平衡,势必存在成熟的产业在国内的区域之间发生转移。近几年,武汉服装产业的代表汉正街服装批发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用SWOT分析法可分析通过区域转移如何增强武汉服装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当代西方国家安全战略体系中的核心环节是高新技术管制.集成电路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安全的基础产业,它的专利竞争力是高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跨国公司对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各个环节都大规模地实施专利遏制战略.本文结合集成电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分析外国专利遏制战略的现状和影响,并提出应对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结构优化和产业提升,贯彻国家、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意见,按照《平湖市“十二五”新兴产业倍增发展计划》要求,平湖市重点发展光机电、临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六大新兴产业”企业和项目,平湖市瞄准市场需求,新兴产业发展的平台和产业园区,积极引导创新,全面培育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企业家精神的战略演化模型,构建并阐述了从企业家精神、战略演化到产业竞争力"创造性毁灭"的传导路径与机理.企业战略生命周期的本质体现为机会创造和利用过程;企业家精神通过机会识别、机会资本化、资源获取与控制、结构优化作用于企业战略,从而形成企业战略演化历程;由企业战略平滑化演化而沉淀的企业持久竞争优势,通过产业集群与国内竞争的乘数、集聚、交叉和渗透效应,最终驱动了产业竞争力的"创造性毁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战略的平滑化演化,驱动了我国工业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然而当前中国企业的企业家精神从"制造至上"过于偏向"市值至上"的趋势,将对以实业为基础的中国公司的战略演化造成紊乱.  相似文献   

17.
国家的竞争优势取决于产业的竞争优势,而产业的竞争优势又取决于各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制造战略的分类、公司战略与制造战略的关系、制造战略的实施与绩效等方面论述了制造战略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相似文献   

18.
当代西方国家安全战略体系中的核心环节是高新技术管制。集成电路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安全的基础产业.它的专利竞争力是高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跨国公司对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各个环节都大规模地实施专利遏制战略。本文结合集成电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分析外国专利遏制战略的现状和影响,并提出应对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纺织业利用并购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一种战略选择时,应在竞争力识别的情况下,确定其具体的并购目标。阐述了纺织产业并购战略分析框架,依据纺织产业竞争力影响要素指标体系,采用模糊隶属度理论,对竞争力的识别进行了模糊综合测评,得出了判断结论。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纺织业竞争力指标评判向量与并购目标的对应关系,提出了我国纺织业依据竞争力程度而确定的并购目标。  相似文献   

20.
明娟  王子成  张建武 《经济地理》2007,27(4):565-570
在比较国内外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选择因子分析法来评价广东省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研究发现广东省具有竞争优势的制造业产业主要是石油化工、仪器仪表、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医药制造业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饮料、食品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业仍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纺织服装制造业显示竞争劣势;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部分资源密集型和污染型产业竞争优势丧失;汽车、电子、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形成有效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