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晓华 《活力》2008,(9):39-39
循环经济是近年来国际、国内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R原则,把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生态可持续发展融为一体,使经济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黑龙江省地处祖国边陲,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和粮食生产基地、重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基地,  相似文献   

2.
《企业标准化》2013,(5):38-38
“凤城老窖酒”是享誉全国的丹东地方名酒,生产地域范围为凤城市凤凰城经济管理区。为切实保护和利用好“凤城老窖酒”这一宝贵资源,促进凤城市老窖酒酒业有限公司快速发展,丹东市质监局及凤城市质监局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积极对“凤城老窖酒”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相似文献   

3.
资源是由人们发现的有用途、有价值的物质,由于资源具有量、质、时间和空间等多种属性,因而它应当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系统研究自然资源的生态循环及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循环规律便成为我国经济学科领域的一个新课题。作为对其经济循环过程从量化角度进行全面反映和控制的会计,也有必要进行以下专门研究。  相似文献   

4.
资源科学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中的客观地位,决定了不仅需要对其从宏观管理的层次进行定性的政策研究,同时也需要从微观管理层次进行定量的核算方法研究。资源生态循环和经济循环具有内在联系,建立专门的资源会计核算体系具有必要性。国内外会计理论学术界和资源科学界对这一问题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并在资源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要素与专题问题三个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是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引入的概念,其核心是建立一种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能循环使用各种物资的"循环式"经济.在我国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将循环经济纳入科学发展纲要,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的基础理念.  相似文献   

6.
<正>所谓循环经济,是指按照生态规律运行、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的经济形态。它不仅要求经济活动遵循一般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而且要求遵循生态规律,把经济活动纳入生态系统的运行轨道,力求在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建立一种协调、和谐的关系。因此,循环经济也称为生态经济。它要求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提高资源生产率。  相似文献   

7.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以生态价值为核心的新发展观实现的基本路径.它既是一种科学的思想理念,又是一种先进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相对传统经济模式是一次巨大变革.循环经济用自然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彻底转变了传统经济的"资源-产品-污染物"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倡导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  相似文献   

8.
关于循环经济与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乡镇论坛》2008,(14):9-10
搞好“村容整洁”的具体工作,要根据建设生态良好的农村这一基本要求来开展。从根本上说,做到“村容整洁”就是要建立起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农村社区,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建立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模式,实现农村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生态循环农业的财政支出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生态农业中的循环经济发展是农业的根本,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短缺、能源枯竭等问题严重,生态循环的农业道路义不容辞。文章在系统阐述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的基础上,进而分析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财政支出对策是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并针对性的提出生态循环农业经济的财政支出的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经济增长对资源的供给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生态的破坏也累积到了一定程度。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促进经济增长与生态相协调,实现产业生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是以生态学的规律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运动形式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旨在以资源循环利用方式来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建设符合生态规律的新型经济。以生态经济学为依据,从生态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对发展循环经济策略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生态经济学原理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刘波 《价值工程》2010,29(14):142-143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环境问题严重阻碍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本质应是能量资源节用低耗再生创造、环境生态去污自净循环更新、城市的自然化生态与生态化的现代人居城市有机融合;而经济、社会、人文、地理、气候、环境、资源一定程度的和谐是生态城市构建的基础前提条件和良性反馈对象。构建"城市森林"是生态城市的实现路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资源不足和生态恶化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最大的障碍。为了实现我国新的翻两番的经济增长目标,选择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科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已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5.
司宏图 《中外企业家》2013,(7S):213-214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目前,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愈加明显,国际经济竞争更加激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入,改革成效初显,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森林野生植物资源是重要的经济、生态资源,是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的重要基础。森林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保护森林野生植物资源能够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实现科学、可持续的发展;区域经济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又能够为森林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提供良好的经济、社会保障与支持。  相似文献   

16.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发展新理念,为我们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科学指导。宁海县从自身的发展实践和现实基础出发,牢固树立生态生产力理念,坚持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在各个领域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宁海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一、规划引导,确立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近年来,宁海县在编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都把生产生活生态联动和循环经济理念贯穿始终,科学规划产业循环发展布局和城镇建设布点,这为确立循环经…  相似文献   

17.
何利 《财会月刊》2019,(19):89-94
采用会计学复式记账逻辑对自然资源开展过程核算,是实施自然资源精细化管理的科学探索。自然资源具有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划分自然资源生态权益和经济权益是实施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确定自然资源负债和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前提和实践基础。自然资源生态权益和经济权益划分的公允标准可以用来协调自然资源生态功能需求和经济发展需求,确定自然资源生态权益要求,完善自然资源管理标准,明确生态红线。有必要分析该公允标准的科学根据,遵循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等自然科学规律,确定自然资源可持续标准;根据人地关系,遵循国土空间分期规划、生态功能区规划等对自然资源配置的要求,确定自然资源功能标准;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设定自然资源权益的人文标准。自然资源权益划分的公允标准将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益相关者产生影响,当前该公允标准的确定存在对自然资源的科学性认识不足、自然资源配置不科学问题,划分标准面临着保护资源环境和发展经济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应用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生态畜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忠 《活力》2010,(9):47-47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 “循环经济”一词,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严峻形势下。由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它在资源投入、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线性增长的经济。转换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  相似文献   

19.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运行模式,是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融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为一体,是对用后即弃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在我国循环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今天,海化集团已充分认识到了发展这一全新经济模式的重要意义所在,在循环经济的探索和研究上提前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相似文献   

20.
促进生态文明型产业结构的建设,就是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生态文明型产业结构建设的涵义,来源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理论与实践,其本质是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实践探索,国内外学者们从破解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出发,对工业文明形态下“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生产方式进行了反思,提出了“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等概念,指出要建设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