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更新过程中的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的发展不仅是城市人口的增长,产业的聚集,经济的增长过程,而且还是城市空间的拓展和用地结构的调整过程。因此,推行城市的更新改造,推进城市用地结构的调整,实现城市用地的集约化,提高城市土地的使用效益意义重大。本文以城市化发展较快的武汉市为例,分析了城市更新与土地利用变化的互动过程,探讨武汉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城市更新过程中的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的发展不仅是城市人口的增长,产业的聚集,经济的增长过程,而且还是城市空间的拓展和用地结构的调整过程。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城市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社会进行着全方位的深刻变革。本文以城市化发展较快的武汉市为例,运用土地区位理论、地租地价理论和聚集效益理论分析了城市更新与土地利用变化的互动过程,探讨武汉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土地低效利用的原因,最后提出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调整用地结构是21世纪初中国城市土地管理的主要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和背景决定了城市用地存在着明显的结构和类型特点。21世纪,中国将加速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建设步伐,对城市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从而使城市用地结构发生新的变化。城市土地的规划、使用和管理必须适应城市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需要,通过市场力量和行政调控相结合,推进城市用地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实现城市用地的合理化和集约化,提高城市土地的使用效率。主要不是通过外延扩张,而是通过结构调整来满足城市发展对土地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我国土地资源短缺,城市化初始阶段非农建设用地扩张严重,与此同时,城市存量土地却存在粗放利用现象。因此,必须挖掘城市用地潜力,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在分析武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以全国19个市区非农人口在200万人以上的城市为评价单元,进行区域比较分析来反映武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同时针对武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有益于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借助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信息熵和均衡度概念,对1991-2004年武汉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根据信息熵和均衡度的变化趋势归纳出该时期武汉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可以分为3个阶段.在对武汉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因子,得出影响武汉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3个主成分:反映城市经济状况以及社会福利、反映城市产业结构变化、反映城市化水平以及人口密度,从而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武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初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界定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基础上,以此为标准,结合武汉市城市土地利用的各项指标数据,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并确定指标权重,对武汉市城市用地集约程度进行定量化评价;同时应用多城市对比评价方法与其进行评价效果的比较,以期得到该市土地利用较准确的评价成果.根据评价结果结合武汉市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途径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用地扩展与土地集约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我国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和城市用地扩展幂指数规律,发现土地利用效益偏低、扩张速度偏快是目前我国城市用地扩展的主要特征;分析了城市用地扩展的主要驱动力,发现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口增长是城市扩展的主要动力,而第三产业发展有助于抑制城市用地扩张;认为城市扩展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我国城市土地利用应变外廷扩展为外延扩展和内涵挖潜相结合的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度与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从系统角度分析土地、人口、社会、经济、能源对碳排放的影响作用,并对武汉市2017—2030年不同政策情景下的土地利用碳排放进行模拟,为其低碳发展战略和低碳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结果:(1)建立的城市土地利用碳排放系统动力学模型是有效的;(2)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武汉市的碳排放总量将保持逐年攀升的趋势;(3)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武汉市土地利用碳排放量的增加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4)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都能够有效的减少武汉市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其中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调整产业结构的作用效果相对来说更加明显。研究结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积极研发先进的低碳科学技术是武汉市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针对多用地类别的城市用地模拟预测提出一种科学合理的预测模型,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调整提供依据和技术方法。研究方法:在分析了城市用地模拟预测中常用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环境后,提出了一种综合采用Markov模型和C 5.0分类算法的城市用地布局模拟预测CA模型,该模型的思想是采用Markov方法获取各类土地之间的流向,结合各类土地规模的预测结果确定用地增长量,采用C 5.0分类算法获取各类土地之间的转换规则,最后以武汉市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论证。研究结果:通过该方法模拟的武汉市2012年各类土地的规模和分布总模拟精度达到91.2%,与实际情况高度一致,说明该方法能够很好的模拟武汉市的土地利用规模和布局。研究结论:该方法可以直观的了解各空间因子与转换规则的关系,并能够很好的对城市的未来情况进行模拟预测,还能够了解城市内部各类用地间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粗放的发展模式导致城市土地利用中形成的结构失调、布局失衡等问题逐渐显现,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推动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和政策的调整已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城市土地利用呈现出的新特点,提出构建基于节约优先战略的城市用地政策体系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借助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信息熵和均衡度概念,对1991-2004年武汉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根据信息熵和均衡度的变化趋势归纳出该时期武汉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可以分为3个阶段。在对武汉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因子,得出影响武汉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3个主成分:反映城市经济状况以及社会福利、反映城市产业结构变化、反映城市化水平以及人口密度,从而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土地供应市场化对城市用地扩展的影响——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供应市场化是城市用地扩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以武汉市为例,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分别阐述土地供应市场化对城市内涵式扩展和外延式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供应市场化对城市用地扩展具有推力和拉力双重作用,它有助于挖掘城市内部用地潜力以约束不必要的外延扩展,应进一步推动土地供应市场化发展,并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以消除城市土地市场失灵.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及用地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发展、城市经济模式、城市集聚规模以及土地市场等因素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产生了密集型城市用地模式和分散型城市用地模式的土地集约利用;不管哪种用地模式下的土地集约利用,都应该具有区域整体视野,采用适度的规模与合理的城市形态,注重土地的投入强度、使用强度以及利用效率,促使城市精明增长和紧凑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地貌特点与城市用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通过对城市建设用地供需状况的分析,为未来城市发展用地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受山地地貌条件的限制,重庆市城市用地的质量较差,建设用地的供给能力有限,供需矛盾突出.研究结论:城市用地的供需矛盾将成为重庆市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需要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想出发,调整城市用地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基于信息熵、均衡度等数学模型的基本原理,对安徽沿江开放城市--芜湖近10年的城市用地结构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期工业用地比例过高,城市用地结构不合理;后期工业用地比例下降,城市绿地大幅度增加,城市职能与用地结构趋向吻合.该研究为今后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信息熵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城市土地利用是一个复杂系统,系统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城市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从信息论的信息熵原理可知,信息熵的大小可以反映出土地利用系统的有序程度及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通过信息熵、均衡度、优势度的计算,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性,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武汉市的实证分析,发现1992-2003年来武汉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在不断降低,并逐渐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7.
对城市用地进行分类研究.可为城市土地的合理规划布局与有效管理提供即时信息支撑.利用Quik-Bird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技术与多尺度影像分割技术,运用eCognition软件对武汉市城市中心区用地进行分类研究.针对研究区各用地类型,构建优化分类模型,选择适宜的影像分割尺度和分割特征、按照合理的顺序逐步提取城市用地分类信息.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分类速度快、精度高,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城市用地分类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逐步深入,集约式的城市扩张模式成为大部分城市未来发展趋势。通过综合评价模型和协调系数,从城市用地规模、资产投入和效益产出3个角度,选取了13个指标对武汉市近14年的城市扩张合理性进行评价,旨在寻求最稳定最合理的城市扩张发展模式。结果表明:经过10年的摸索,武汉城市扩张过程已度过混乱时期,逐步进入稳定发展阶段,未来需重点考虑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建设立体化新城市。在重点控制用地规模的同时,从横向发展城市转为立体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挖掘城市土地潜力。  相似文献   

19.
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越来越引起重视。以武汉市为研究区,基于RS和GIS技术手段,分析了1991~2005年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幅度与单项土地利用类动态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1)武汉市在1991年至2005年间,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武汉市的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的面积大幅度减少,建设用地的面积迅速增加,水体和绿地的面积变化保持稳定。(2)经济增长是影响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最主要因子,其次为人口增长因素。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城市存量土地潜力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平顶山市为例,对河南省城市用地现状和存量土地利用结构潜力,闲置潜力进行了分析,并与近几年河南省城市用地规模发展速度进行对比,提出4年内城市建设无须新增用地,进而提出当前充分挖掘城市存量土地潜力的有效途径,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