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2001年7月24日,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构(DSB)公布一项上诉机构报告(案号:WT/DS184/AB/R),对美日热轧钢产品反倾销争端案作出裁决,裁定美国在该案中的反倾销措施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违反了 WTO《反倾销协议》和 WTO 协定。本案是 WTO 成立和争端解决机构运行以来国际贸易争端的又一典型。  相似文献   

2.
今年初,WTO 上诉机构就美国《2000年持续倾销与补贴补偿法》案向DSB 提交报告。最终,美国在本案主要实体部分败诉。本文对该案所涉的实体法律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澄清了国内对《反倾销协议》和《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有关规则的某些误解。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应对国际对华反倾销的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WTO各成员相继根据《反倾销协议》)制订其国内法,对我国出口产品频频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国亟需做好反倾销的预防、准备和应诉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 WTO的《反倾销协议》和我国的《反倾销产业损害调查与裁决规定》都规定只有在倾销对已经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威胁,或者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实质阻碍时,即倾销与损害之间已存在实质性的因果关系时,才可以采取反倾销措施。一、产业损害调查中涉及到的财务信息我国的《反倾销产业损害调查与裁决规定》中没有具体规定产业损害调查时需要提供的财务信息。但商务部下属的产业损害调查局在调查损害是否存在时一般会要求被调查企业提供以下财务资料:  相似文献   

5.
鉴于WTO成员反倾销实践中公共利益评价的不统一,在修订WTO反倾销协议时引入公共利益评价的呼声日渐强烈,多哈回合谈判有关反倾销协议修订的主席案文对此作了相应规定。反规避作为反倾销的重要延伸和发展,在反规避立法中考虑公共利益问题理应是大势所趋。随着欧美对华反规避调查的逐年上升,我国应当扬弃欧美反倾销公共利益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力主在反规避国际立法中公平合理地引入公共利益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6.
WTO《反倾销协定》一方面对各成员方实施的反倾销措施从程序和实体上均设置了限制条件;另一方面又以第17.6(ii)条限制了争端解决机构(The Dispute Settlement Body,DSB)审查反倾销贸易争端时法律解释的权限,这表明该协定对反倾销措施的矛盾态度。  相似文献   

7.
WTO《反倾销协议》与竞争法冲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了WTO《反倾销协议》在倾销的界定、确定是否采取倾销的救济方式和反倾销的实际功效三个方面与竞争法存在深刻的冲突,提出了协调WTO《反倾销协议》与竞争法冲突的方法:将竞争法的有关条款融入WTO的反倾销协议中。  相似文献   

8.
限制与突破--DSB对《反倾销协定》第17.6(ii)条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TO《反倾销协定》一方面对各成员方实施的反倾销措施从程序和实体上均设置了限制条件;另一方面又以第17.6(ii)条限制了争端解决机构(The Dispute Settlement Body,DSB)审查反倾销贸易争端时法律解释的权限,这表明该协定对反倾销措施的矛盾态度。  相似文献   

9.
期待多哈回合终结“归零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WTO《反倾销协定》并未对倾销幅度的计算制定明确的规则,因此,“归零法”一直散见于WTO某些成员方的反倾销调查中,人为地提高了倾销幅度。对此,WTO争端解决机构(DSB)通过对相关案件的裁决不仅否定了“归零法”在反倾销调查各个阶段适用上的违法性,同时还指出“归零法”本身是可受到质疑的措施。但是,按照WTO的制度安排,争端解决机构的法律解释仅及于个案并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可预期性,因此,对“归零法”的彻底否定仍应通过多哈回合谈判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个国际贸易大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WTO的第143个成员,国内企业将面对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和更加激烈国际竞争.本文将从反倾销实质和我国企业内在问题入手,对我国企业如何对待反倾销投诉和如何利用反倾销措施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现行WTO《反倾销协议》中的日落规则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反倾销措施实施期限的不必要的延长。改变这种状况,应当首先确立《反倾销协议》在世界贸易体制中作为一种临时性的保护措施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确立日落规则理论和政策依据,才能使其成为一种反倾销措施实施的期限制度,避免反倾销措施的不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个国际贸易大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WTO的第143个成员,国内企业将面对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和更加激烈国际竞争.本文将从反倾销实质和我国企业内在问题入手,对我国企业如何对待反倾销投诉和如何利用反倾销措施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危地马拉——水泥第一案是《反倾销协议》生效后经专家小组审理的第一个反倾销调查案件。而该案专家小组报告是迄今为止第一个在整体上没有被DSB采用的报告。该案上诉机构报告对于审理以后的争议纠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反倾销调查中的"归零"法及其争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倾销调查中"归零"法的不公平性已经被WTO争端解决机构及大多数WTO成员所谴责,但是频繁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发达国家仍然我行我素,使得围绕"归零"法的争端频起.鉴于"归零"争端的历史及其不公平性,于现阶段DSB裁决的效力的局限及国际贸易自由化的缓慢进程,"归零"法的完全消除之路仍然漫长.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企业直面国外反倾销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梅  萧其尹 《商业研究》2005,(20):99-101
近年来我国出口商品不断遭遇反倾销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原因,通过分析国外对华企业反倾销立案的特点,运用《WTO反倾销协议》中应诉国的权利和WTO争端解决机制赋予成员方的权利,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论述我国企业直面国外反倾销的应对措施和防范战略。  相似文献   

16.
邓旭  谢冰 《国际经贸探索》2001,17(6):32-34,38
本文分析了WTO反倾销争端解决领域内的欧共体“床单案”,发现WTO专家组在解释《反倾销守则》第15条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规定时,明确把“放弃对发展中国家征收最终反倾销税”排除在优惠发展中国家的措施之外,这样一个判决对我国入世后反倾销争端解决的实践具有不可忽视指导意义,如果将来我国就其他国家对华反倾销措施诉至WTO争端解决局,在专家组面前引用《反倾销守则》第15条有关发展中国家优惠规定,主张它国撤销对华征收反倾销税时,这种主张很难为专家组所支持。  相似文献   

17.
依据西方国家惯例和WTO反倾销协议的规定,在采取反倾销措施后的一定时间或一定条件下,利害关系方有权请求主管机关进行反倾销的行政复审;主管机关也有权自行发起行政复审.所谓反倾销行政复审是调查机关对自己做出的有关反倾销措施进行再次审查的制度.通过复审,调查机关可以及时对采取反倾销措施后出现的新情况做出新的决策,以保护利害关系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WTO贸易救济措施之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娟  何娣  王忠 《江苏商论》2005,(6):64-66
近年全球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案件逐年下降,而WTO争端解决机构受理的因成员国使用保障措施而引发的争议案件日益上升。本文从反倾销、反补贴以及保障措施的实施情况出发,着重分析了《保障措施协议》的实施前提、形式与程序,对《反倾销协议》、《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和《保障措施协议》三种措施之间的不同进行了比较,从而提出:中国过去很少采用保障措施,而近年不断增加的保障措施实施案例表明保障措施作为多边贸易体制的“安全阀”将会被更多采用。因此充分了解、学会正确使用保障措施是企业当务之急。最后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反倾销调查中,如何认定倾销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大多数国家坚持公正合理的平均比较法,而欧盟和美国一向奉行的"归零"法却因其不公平性遭到了DSB及大多数WTO成员的谴责,围绕"归零"问题引发的争端一波接一波。虽然现阶段美国和欧盟在该问题上有所妥协,但是限于国际贸易的不平衡和DSB的效力,要完全消除"归零"问题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20.
所谓日落复审,又称期终复审,是在对产品反倾销措施(包括反倾销税令和中止协议)5年期满进行的行政复审。美国反倾销日落复审制度源自WTO《反倾销协议》的要求,1995年1月1日美国国会通过了《乌拉圭回合协议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