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小城镇发展对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的贡献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同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是靠农民按手印分出来的一样.中国城镇化道路是靠农民用脚步走出来的。小城镇是农民进城的第一步,也是打通城乡的最重要一步。十一届三中全会催发了农业和农村改革的进程,十五届三中全会加速了统筹城乡的城镇化步伐。从“小城镇、大战略”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推进城镇化的政策不断取得突破。小城镇处于连接城乡的枢纽,既是建设新农村方略的龙头,也是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中央作出的这一战略决策抓住了解决农民增收和“三农”问题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3.
邹东涛 《经济界》2000,(6):26-28
“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党中央倡导的这20字方针,“抓住机遇”居龙头地位。“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是中国的一句古训。对于西部的经济发展来说,抓住机遇,极为重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大环境已经给了西部四次大的发展机遇: 第一次大机遇,是改革开放早期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个时期,农村的贫困是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谁首先解决了农民吃饭问题,谁就可以首先实现发展。但那次机遇西部地区未能跟上步伐─—迟疑、观望了一两年才被动起步,使农村改革比东部许多省份慢了三拍。结果失去…  相似文献   

4.
《乡镇论坛》2008,(23):8-8
重庆市大足县邮亭镇烈火村是大足县农村社区建设实验村。该村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农民为主体,以产业为基础,以项目为依托,以文化为载体”,按照“产业强村、科技兴村、生态建村、和谐富村”的总体要求,着力打造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农村社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三农生九谷     
《中外企业文化》2007,(4):11-11
“三农生九谷”是古代《周礼&;#183;天官&;#183;大宰》里的一句话。这里的“三农”指的是“山地农、平地农和泽地农”;“九谷”指的是九样谷物:黍、稷、秫、稻、麻、大豆、小豆,大麦和小麦,当然也有解释为九谷为泛指,就是百谷。今之“三农”为“农业、农村和农民”之谓也,因此“三农生九谷”一句,亦可按现在之意别解为:农业、农村和农民之“三农”为人民提供衣食之源、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和亿万劳动力大军,同样也为保险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通过“龙头”企业加农户,指导每个农户分散经营用经济的办法组织起来,让两者结成利益共同体,农户主要从事农产品生产,企业主要从事农产品加工、销售。由于企业发挥“龙头”牵动作用,许多农户集中生产同类农产品,又成了一定规模的专业化大生产。这种经营方式,大大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一种合作经济,需要“龙头”企业和农户共同推进,尤其是企业与农户之间应该建立合理、稳定的利益机制。第一、“龙头”企业要真正让农民…  相似文献   

7.
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六大精神,对于从事农村经济、乡镇企业工作的同志,就是要始终抓住“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核心,始终抓住“加快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把广大农民的利益实践好、维护好,为农民服务,让农民满意;就是要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切实在转变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上下功夫,真正做到“三个不能忘记”,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能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记;群众路线、群众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真正的创造者不能忘记。一、必须从加强思…  相似文献   

8.
“标准进万家”惠农专项行动,就是将农业标准送进千家万户,提高广大农民学标准、用标准意识,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发展。按照辽宁省质监局年度工作部署,大连金州新区结合2011年以来县域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成果,抓住此次标准惠农契机,联合当地农业主管部门共同开展“标准进万家”惠农专项行动。  相似文献   

9.
日前,笔者下乡清收税费尾欠时发现,农村有不少农民收存税费票据意识淡薄。在缴纳税费时,对有关征收部门开出的农业税完税凭证、“一事一议”筹资专用票据,“两工”和水利工程水费专用收据都不注意收存,甚至有少数农民钱交了,根本就没有索取票据,这就让农村“三乱”钻了空子。有时代征人员所开票据数额有差错,而农民也不注意核对。其实,索取、收存税费票据大有好处:一、农民索取、收存税费票据有利于抵制“三乱”。如果农民缴纳税费,每次都索取、收存正规票据,就能让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无机可乘,这样就能从源头上抵制“三乱…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化时代,谁抓住了信息,谁就抓住了商机。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体现了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时代特征,抓好农业信息化,对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去年,山东省牟平县解甲庄镇围绕增强农村服务功能,对原来基础较好的兽医站、种子站、水利站等部门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组成了以兽医站为龙头的畜牧生产服务体系;以种子站为龙头的良种技术服务体系;以水利站为龙头的水利服务体系等。他们将原来的事业包干经费转为固定资产投入,变消费基金为生产基金;变单一服务项目为科技开发、加工和流通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务项目,使它们成为综合性服务实体。一改过去“农忙时服务”和“坐门等客”等做法,对农民实行“全天候”式的上门综合服务,并将实体经营效果与农民受益情况和干部职工  相似文献   

12.
法宝一,赢得农民信任的实惠服务 服务是打开农村寿险市场“金钥匙”,在服务上贴近农村特点,力求看得见、模得着、得实惠,让农民尝到甜头。在宣传话术上力求通俗易懂,要讲“土话”,抓住农村乡镇逢大集、农村办喜事等集中的时机,兑现理赔案件,发放宣传单,播放录音带,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影响农村客户。XX公司曾探索出一条适合农寿险发展“三个面向、两个层面、一个反馈”的服务体系。三个面向服务方式,即面对面宣传险种特点和服务承诺,向保户发送寿险知识、投保指南、寿险新产品等方面的信息和资料,解答保户提出的问题;面对面承保,  相似文献   

13.
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是促进农村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的着力点。建好农村社区也为“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铺好道路.有助于农村实现“就地城镇化”,有助于农民实现“就地市民化”。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新民市通过大力实施“基地”工程、“龙头”工程、“小区”工程、“造血”工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不仅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推动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而且为广大农民开辟了广阔的就业空间。目前,全市24万名农村劳动力基本实现了“离土不离乡、离田不离家”的就业模式。  相似文献   

15.
2004年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农民增收问题发出了“一号文件”,其中直接带有资金支持的政策占到相当大的比例。这份被人们称为“高含金量”的文件,将着力点放在增加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上,抓住了多年来农民收入最难提高的部分。这无疑是党中央、国务院送给9亿农民的一份温暖而厚重的新年大礼。“一号文件”关注“三农”对亿万农民而言,“一号文件”是一份亲切的文件,有着特殊意义。1982年1月1日,党中央发出了第一个“一号文件”,肯定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为“双包”制正了名,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开辟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  相似文献   

16.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广大农民千家万户的小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相对接的根本途径,是我区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向,也是实现地委、行署“农业富民”战略的“重头戏”。乡镇企业脱胎于农业,扎根在农村,是农民自己的企业,是农村产业化的龙头和纽带。《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乡镇企业要适应农业产业化的需要,着重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储藏、保鲜、运销业。”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上述要求为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指明了主攻…  相似文献   

17.
农业和农村经济是农村富民工程的基础。本溪县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扶持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通过强化基地、龙头和市场三要素,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力地摊动了农业产业快速、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关于农民权益保护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乡镇企业》2003,(11):20-24
7月31日至8月1日,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及该院农村转型发展研究所在海口召开了“中国农民权益保护国际研讨会”。与会的130余名中外专家就“农村公共政策与农民权益保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安排及农民土地的权益保护”、“农民组织建设与农民权益保护”、“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改革与农民权益保护”、“稳定农村土地关系与农民权益保护”等议题进行了讨论。会后,该院结合会议情况提出此份建议报告。  相似文献   

19.
围绕我国的农民、农村人口数字,目前在使用中差异较大。具体使用中有不相一致之处,实际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农民与农村人口的差异。与城镇人口相对应的“农村人口”是户籍管理上的概念,而“农民”则是职业概念。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快速转型期,不少农村人员的身份处在脱节和变化之中,许多人实际上把“农村人口”与“农民”视作同一概念,其差别主要在于:口语上多用“农民”,表述比较严谨时多用“农村人口”,而国家统计局在统计人口时又使用了“乡村人口”、“农业人口”这两个概念,与此相对应的是“城镇人口”、“非农业人口”。二是我…  相似文献   

2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目标,关键是要抓住“三农”问题的主要矛盾,以尊重农民的权利为核心解决“三农”问题。 农村面临的主要矛盾 农村的主要矛盾是政府、农民与市场关系之间的矛盾。 政府与市场的矛盾一方面各级政府依然按计划经济的模式,运用行政手段干预农业生产,习惯于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