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久前,国家林业局、中国林科院、陕西省林业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及西北地区有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共150多人研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出六条建议:(一)西部生态环境建设首先要全构,加快生态建设步伐;(二)要统筹兼顾,充分论证,在生态脆弱地带构建重大的骨干型生态工程,分布实施;(三)要加强应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对以往的研究成果和科学使用的技术进行总结和整合,建立有效的推广机制,使其尽快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作用;(四)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尽快开展大型工程的生态评价工作,保证工程建设和生态保护同…  相似文献   

2.
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是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空间布局规划的客观基础。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对生态环境提出了具体要求,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有助于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生态环境对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具有正面和负面影响。在生态视角下推进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用科学发展观规划西部地区生态建设是前提,加快西部地区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经济是根本,选择适合西部地区新农村的发展模式是重点,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和增强农民自创能力是保障。  相似文献   

3.
生态视角下的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是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空间布局规划的客观基础.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对生态环境提出了具体要求,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有助于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生态环境对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具有正面和负面影响.在生态视角下推进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用科学发展观规划西部地区生态建设是前提,加快西部地区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经济是根本,选择适合西部地区新农村的发展模式是重点,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和增强农民自创能力是保障.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由于生态基础比较薄弱,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必须把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统一起来,协调发展,才能实现西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加大资金投入,实行“生态建设与扶贫富民”并举工程,以提升西部地区的生态力;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的科学规划和建设,降低成本,以提高城市竞争力;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统一起来协调发展,以实现多赢。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理论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双赢"的理论.本文阐述了发展循环经济就是保护生态环境,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重建的必然选择,提出了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十分脆弱,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经济开发强度进一步增强,有可能使本已遭到严重破坏的生态系统进一步恶化,导致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削弱,国家整体生态安全也将受到严重的威胁。本文分析了我国西部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其对生态安全的影响,提出了建立西部生态安全体系,促进社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7.
“局部改善,整体恶化”是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真实概括。为了治理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党中央于1999年6月确定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将能源开发同生态环境治理并举。6年来,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投向西部地区4600亿元,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5000多亿元。国家计划在10年间退耕还林2.2亿亩,投资3600亿元。由于生态环境建设的绩效是一个漫长的量变累积过程,通过确定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四大特征,建立“常态、一般、差”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绩效做出客观评价,有利于坚定人们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信心。  相似文献   

8.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三个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生态环境影响经济评价问题,二是生态环境建设的补偿机制问题.三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具体实施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9.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西部开发,实际上是西部的现代化进程。中国西部的生态非常脆弱,而西部生态堪称整个中国人的生存线。西部大开发会不会变为西部大开荒、西部大开矿?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首要目标之一就是采取措施保护和建设生态,给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对西部开发中的生态建设问题进行了一定探讨。  相似文献   

10.
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本文论述了生态环境建设在西部开发中的重要性,分析了西部生态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规定,加大生态建设投资、提高生态科技创新水平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改善西部生态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19,(11)
文章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个维度入手,构建了包含40个指标在内的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我国西部地区11个省市2010年和2017年进行了竞争力评价,接着又对比分析2017年在不考虑生态环境情况下和考虑生态环境情况下各省份竞争力的变化,最后在上面分析基础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制度创新:我国西部荒漠化治理的根本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荒漠化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荒漠化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主要是人口对土地的压力过大造成的。防沙治沙的根本是要进行制度创新,首先,生态环境建设要以人为本,治沙与治贫相结合,其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利用物质利益这个杠杆,激发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团体从事荒漠化治理的积极性;第三,要依法防沙治沙,政府应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法律规范引导开发行为。  相似文献   

13.
改善西部投资环境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观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大凡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有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中国西部的投资环境,尤其是硬环境明显劣于东部和中部,其突出表现是生态环境恶劣,使西部在吸引外部资源方面严重滞后于东部和中部。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方面需要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力度,鼓励私人资本投资和经营公用设施以提高基础设施存量运营效率,以改善西部地区投资的硬环境;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在西部创造一个不差于甚至优于东部、中部地区的投资软环境,鼓励西部地区在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  相似文献   

14.
跨域生态环境问题多元共治作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主体的网络化治理,打破了地理空间范围分割、突破了行政区划刚性约束和超越了单一主体治理局限,成为解决跨域生态环境问题和实现区域"绿色"发展的理想治理模式。但跨域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的复杂性和合作共治主体的多元性,使跨域生态环境问题多元共治在实践中可能面临目标达成、利益协调、权力配置、责任划分和治理有效等现实困境。可通过理念转变与教育引导、利益补偿与利益共享、权力让渡与合作契约、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制度规范与激励约束等途径突破实践困境,促进跨域生态环境问题多元共治实现,进而提高跨域生态环境问题多元共治绩效。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别从理论上、森林生态系统本身和林业生产过程三个方面探讨了森林生态环境因素作为林业(农业)生产要素的依据。指出确定森林生态环境因素是林业生产要素的观点意义在于:为森林生态环境价值计算提供理论根据;重新明确形成林业产出的成本因素。  相似文献   

16.
17.
刘秀光 《经济与管理》2007,21(11):23-26
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公共品的性质,但单靠市场机制往往会出现市场失灵;而政府通过对生态环境实施微观规制就能较好地弥补和解决市场机制在生态环境上的缺陷与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供给及其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生态环境的基本态势是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局部生态环境仍有恶化的趋势。为了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供给和政策取向是在基础性的制度供给方面建立"经济发展成本内生"的生态经济模式,建立质量型低成本运行的国民经济体系,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9.
改善西部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几点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民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和投入,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社会信用体系,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为此,提出了下述设想:建立信用保障机构和资信评估体系以增强民营企业的信用程度;规范民间信用,建立为西部民营企业和西部开发服务的区域性商业银行,形成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国有商业银行应发挥其信贷资金主渠道作用,积极为西部民营企业金融服务。与此相适应,西部民营企业要转变观念,提高企业信誉,向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关系到农业生产经营、农村文化开发和农村环境保护等方面问题。我国乡村旅游业起步较晚,在产业整体规划、农村配套设施建设、经营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解决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坚持经济、文化、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搞好整体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强从业者的专业培训和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