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薛文博 《财会通讯》2009,(6):116-117
一、银行承兑汇票资金成本计算与分析 (一)银行承兑汇票资金成本银行承兑汇票的资金成本理论上应理解为贴现利息,即企业按贴现日或对外付款日银行贴现利率以及承兑汇票期限、票面金额等计算的贴现利息,取得银行承兑汇票时,必然要考虑变现成本。但是根据企业取得银行承兑汇票的方式不同,其实际资金成本有可能高于其贴现利息。企业得到银行承兑汇票的途径通常有两种:其一,销售货物取得;其二,银行融资取得。两种取得方式的资金成本计算过程有所区别:(1)销售货物取得银行承兑汇票的资金成本。  相似文献   

2.
企业签发银行承兑汇票支付给供应商,同时供应商要求买方支付一定比例的贴现利息,用以弥补贴现的费用。会计实务中通常有两种常见的做法,一种是供应商把收到的贴现利息同销售货物的价款共同开到增值税专用发票中,另一种是供应商只把货款开到增值税专用发票、将收到的贴现利息开利息收据。那么,哪种发票开具方式更合理呢?  相似文献   

3.
银行的票据贴现业务是银行以购买未到期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的方式向企业发放的贷款。票据贴现是收款人或持票人将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款支付给收款人的一项银行授信业务。由于银行票据能够为企业提供成本较低的现金流(贴现利率一般低于同期贷款利率),同时又能为银行带来固定的利息收益和存款量(银行一般要求企业将贴现金额的10%~30%存入贴现银行作为保证金金额),近年来银行票据贴现业务的发展非常迅速。但伴随着该业务的发展,也滋生出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4.
肖太寿 《财会月刊》2012,(10):38-39
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主要针对以下三种票据贴现利息的税务处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持票人把没有到期的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所产生的贴现利息;销售方与采购方在销售合同中约定,采购方向销售方开具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并承诺向销售方承担因销售方向银行申请票据贴现所产生的票据贴现利息;持票人把没有到期的汇票向其他企业或社会中间机构进行贴现所产生的贴现利息。  相似文献   

5.
承兑汇票按承兑人的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两种,是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进行结算的一种方式,它依靠商业信用延期偿还债务,达到资金融通的目的。在市场经济中。承兑汇票由于具有较强的支付能力和融资能力,越来越被人们广泛使用。但同时由于其使用方法灵活多样,如贴现、  相似文献   

6.
应收票据贴现是指企业将未到期的票据转让给银行,由银行按票据的到期值扣除贴现日至到期日的利息后,将余额付给企业的融资行为,是企业与贴现银行之间就票据权利所作的一种转让。票据贴现包括不带追索权(如银行承兑汇票)和带追索权(如商业承兑汇票)两种,按照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不同票据的贴现引起的业务账务处理并不相同,本文就不同预期下的不同贴现类型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张莉 《财会月刊》2011,(31):60-62
银行承兑汇票在企业的日常活动中经常会被用到,但如何用好银行承兑汇票却大有学问,利用好银行承兑汇票可以避免直接贴现带来的损失,对银行承兑汇票进行转换可以节约企业的现金,降低资金成本,同时可以绕过金融监管的限制,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8.
企业以自有货权-货物仓库保管单(简称仓单)为质押,以取得银行贷款、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保证贴现、国际贸易融资等,用于满足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需要,这种新的质押融资方式,对于经营资金短缺的企业值得探索和应用。这里主要介绍的是货权质押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以及信用证项下的未来货权质押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9.
A票据贴现业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1.非真实交易风险。非真实交易风险是指企业为解决自身资金周转困难,通过签订虚假的商品交易合同,套取银行承兑汇票,进而贴现融资而产生的风险。作为短期结算和融资工具,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手续费仅是面值的万分之五,贴现利率又低于同期贷款利率,承兑汇票业务既能增加银行保证金存款,减少自身资金投入,又能保证承兑企业流动资金周转,降低企业财务成本,银企皆欢。  相似文献   

10.
企业持有的应收票据在到期前,如果出现资金短缺,可以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经过背书后向其开户银行申请贴现,以便获得所需资金。“贴现”是指企业将持有的未到期的票据转让给银行,银行受理后从票据到期值中扣除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的贴现利息,扣除其他相关的手续费后,将余额付给企业的一种融资行为。可见,票据贴现实质上是企业融通资金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11.
在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下,销货方收到承兑的商业汇票以后,如果在汇票到期以前需要资金可以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其开户银行申请贴现。贴现是指汇票持有人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交给开户银行,银行受理后,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日至汇票到期前一天的利息后的净额交汇票持有人。贴现的汇票到期时,贴现银行向承兑的购货企业或银行收取货款。如企业贴现的是商业承兑汇票,汇票到期付款单位帐户无款或不足支付票款,银行按规定将商业汇票退回贴现申请人,并从贴现申请人帐户扣取已贴现票款。如果企业贴现的是银行承兑汇票,承兑银行负有向收款人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两个方面详细探讨了应收票据贴现业务账务处理,认为应在银行承兑汇票下增加"财务费用"的二级科目和在商业承兑汇票下增加"短期借款"的二级科目,以明确反映经济业务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3.
票据贴现,是指持票人为取得资金,在票据到期前贴付一定利息将票据权利转让给银行的行为。笔者设定票据类型、贴现期、计息方式、计息基础四个变量,基于此对票据非常规贴现进行偏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写的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用书《中级财务管理》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写的《财务成本管理》中,分别介绍了短期借款利息支付的三种方式:收款法、贴现法和加息法。其中,贴现法是指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时,  相似文献   

15.
企业持有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由于出现资金短缺而使流动资金发生周转困难时,将持有未到期的应收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通常的处理方法是,不区分银行承兑汇票还是商业承兑汇票,贴现时均按实际收到金额扣除贴现息后的净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贴现息部分,...  相似文献   

16.
商业收票,是指由汇款人或付款人或承兑申请人签发.由承兑人承兑.并于到期日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票款的票据。采用商业汇票做为支付结算工具有诸多好处,对企业来讲,可以缓和购销过程中的资金矛盾.帮助企业扩大销售,盘活资金.提高效益;对商业银行来讲,可以通过承兑汇票增加收入,同时,通过对商业汇票的贴现、再贴现还能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对于人民银行来此可以利用再贴现作为货币政策工具.调剂银行资金头寸,调节基础货币总量,引导商业银行的信进投向。但商业汇票在我国的应用并不广泛.据调查显示.M」l:承兑汇…  相似文献   

17.
2月28日,中国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长沙票据中心正式运营开业,成为湖南企业融资的又一只“金饭碗”。该中心开业后,当天就签订了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协议3亿元,办理贴现资金128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8.
银行承兑汇票本来是一种结算工具,它可以使购货方以较低的代价获得融资,销货方确保可以足额收到货款。但是,我们在对某银行审计时,却意外地利用计算机查出某支行利用这一结算工具虚增存款。审计人员开始时,只是想利用计算机对承兑台账和贴现台账进行对比分析,以查找银行以承兑汇票变相为企业融资的审计线索。审计思路是:如果银行要利用银行承兑汇票变相为企业融资, 最方便和最便于监控的当然是本行开票本行贴现,另外,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强  相似文献   

19.
<正>邯郸矿业集团作为一个大型煤炭企业,具有煤款收支金额大且集中的特点,每月都有大量的票据结算业务,仅2012年承兑汇票收入金额达到75个亿,付出承兑票据金额73个多亿,共支付票据笔数2185笔,贴现票据4.85亿元。结算中心近年来随着银行承兑票据业务的增多单独成立了票据管理科。加强承兑汇票管理,确保资金安全,积极转让承兑汇票,降低资金成本,是煤炭企业面临的一项艰巨的资金管理工作。下面拟简介结算中心在银行承兑汇票上的管理制度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应收票据贴现与转让会计核算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在实际使用中的信用度差别不大,应同等对待;应收票据贴现是特殊的应收票据转让行为,应收票据贴现和转让在会计核算时使用的方法应该和金融资产转移的核算方法相同。本文基于以上认识提出了应收票据出让核算的概念,并探讨了其可采用的会计核算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