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粤港信息日报》报道:美国很可能把“SA8000标准”的大棒挥向中国企业。目前香港多家公司已接到美方要求“产品达到SA8000标准”的通知。有专家认为,如果美国启动SA8000机制,将对中国产业界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  相似文献   

2.
技术说了不算,政府说了也不算,市场说了才算提起“标准”二字,立刻会有无数多的人站出来告诉你:一流的企业做标准。那神情,似乎不论什么企业,只要与标准沾上点亲戚关系,都能立刻飞黄腾达。现在,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标准”的光环又上升了一个境界政府已经提出要将自  相似文献   

3.
《乡镇企业科技》2004,(9):17-17
近20年来,中国民间与美国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许多中国家庭都有子女或亲戚在美国留学或移民,美国也几乎家家在使用中国的产品。但是,中国企业民营企业走进美国应该说是刚刚开始,但它在今后20年内将会形成一股潮流而且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中国企业如果想比较顺利地进入美国,就需要了解很多新情况,学习很多新知识,建立许多新观念。  相似文献   

4.
话不要说得太满 曾经亲耳听到国内有一企业老总对日本进口商说:“我们这儿什么都能生产。”结果,把日本商人吓了一跳,找个借口就走了,快到手的合同因此飞了。这位国企老总可能不知道日本商人极不信任那种自称什么都行、经常拍胸脯的人。日本进口商选择中国生产厂家时最喜欢那种专业化的企业。日本商人不相信一家企业什么都能生产。如果你说你既能生产中药,又能生产西药,而且质量都很好,日本商人会以为你在吹牛。所以,与日本商人打交道不能把话说得太满,谦虚一些反而能赢得对方的信任。  相似文献   

5.
杨柳 《英才》2006,(6):46-53
一位中国知名企业家曾向索尼前CE0出井伸之讨教:为什么日本有那么多国际大公司?中国企业应该向日本学什么?出井伸之犹豫了片刻,回答说:这取决于市场的规模,中国像美国一样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因此向美国企业借鉴一些经验或许更有参考价值,身处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如果中国公司不能在本土市场有良好的表现,就很难向海外发展。  相似文献   

6.
2005年6月,中海油报价185亿美元竞购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优尼克石油公司,是中国企业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外并购项目,被媒体称为"世纪并购".  相似文献   

7.
我在读波特这本书的时候,脑子中总在对照着中国企业,照我们看来,中国企业是在学美国,所以至少我们在形式上,崇尚的是美国思想,但对照着波特对日本公司竞争力的评价,你会清楚地发现,我们的企业表面上是在学美国公司,实质上是在走日本道路。 但如果真拿日本公司与中国公司对比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的优势恰好就是波特批评的“日本公司的误区”:比如日本的产品有  相似文献   

8.
“你要勤于给花草施肥浇水,如果他们茁壮成长,你会有一个美丽的花园;如果他们不成材,就把它们剪掉,这就是管理需要做的事情。”——GE原总裁韦尔奇对管理这样理解。美国企业家艾柯卡说:“企业管理无非就是调动员工积极性”。两位管理巨头都认为管理的重要功能就是激励,可见激励在企业管理中的分量。而怎样“激励”才算是成功的激励呢?了解员工的需要,增强激励的针对性员工是带着自己的需要走进公司的,只有了解他的需要才能有效地调动他的积极性。作为管理者,你真的了解你的员工的需要吗?这是做好激励的前提条件。如何了解和分析员工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包凡 《中国企业家》2011,(14):57-58
在认识这场持续了大半年的中国概念股风波。的时候,我们得看清一个核心问题一美国与中国资本市场的监管理念不同。在审批或核准企业上市时,中国的理念是先假。设拟上市企业都是“坏人”,监管部门的任务是看好门,不能让“坏人”和看着像“环人”的企业进来。而美国的监管部门是假设拟上市企业都是“好人”,谁都可以来,如果有一天发现你是“坏人”了,它再把你赶出去。  相似文献   

10.
我理解做企业一个是做事的标准.一个是做人的标准。往往我们忽视对做人标准的提高。如果做人的标准越来越低,那我们做事就会越来越复杂。我们现在做一个项目.做净值调查要做很长时间,签一个合同要签很长时间.这是因为我们对人的信任度下降.对员工的信任度也在下降。当我们对员工的信任度下降的时候,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也在下降。这个方面大...  相似文献   

11.
你不关心国家民族的事,老百姓也就不会关心你的事中国企业成长的力量在哪里?这就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去搜寻,在此我总结了中国企业成长的"十大力量",与大家交流。第一个力量:市场的力量——谁主宰中国市场,谁就能主宰未来。两条理由:一是中国市场全球最大,二是我们拥有本土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一般来说,在美国市场上,不管是美国公司还是外国公司,也不论公司是大还是小、购买重要机器设备或进行某个项目时,都会遵循一套大同小异相当规范的标准程序:首先,翻开《托马斯工商大全》,将自己要买的机器设备或与自己项目有关的生产厂家查出来。这是成立于1898年的托马斯出版公司为美国社会做的一件好事:一百年来,这家出版公司每年都要更新出版一套美国的工商企业大全,将整个美国本年度经过登记注册而台法存在的企业,全部分门别类记录在案。  相似文献   

13.
我理解做企业一个是做事的标准,一个是做人的标准。往往我们忽视对做人标准的提高。如果做人的标准越来越低,那我们做事就会越来越复杂。我们现在做一个项目,做净值调查要做很长时间,签一个合同要签很长时间,这是因为我们对人的信任度下降,  相似文献   

14.
我写这个题目的时候,心卫其实很矛盾。我一直有这么一个印象,就是找们有一种“500强情结”,而我又是觉得这是很不好的,我们不应该提倡这种情结。在这种情况下,我再来写“500强”,万一没有写好,客观上岂不是又帮助传播了这种情结。我的思维方式是、你要触进入500强,你就一定不能以500强为目标。你如果以500强为目标,你就很难进入500强,进去了,也会有水分。如果你不以500强为目标,而只是按照规律去做事,你倒是很有可能进入500强。我这么说,会有人同意吗?我想会的。前一段,科技界有人提出,我们要培养一批这样的科学家,使得他…  相似文献   

15.
丁伟 《中国企业家》2008,(5):116-118
中国到了给企业树碑立传的时候了吗?企业家为什么需要被记录和阅读?企业史写作有哪些原则?哪些企业史值得期待?想像——30年后,中国商业的历史图书馆里,哪些公司案例藏之名山传之后世,哪些企业家成为"典型场景下的典型人物"?会是联想、海尔、华为、阿里巴巴吗?会是《蒙牛内幕》、《联想局》、《道路与梦想》、《激荡30年》吗?未来很难预设,就像历史不能假设。中国"企业史"命题的现状是,"中  相似文献   

16.
<战略地图>一书中有一句话,叫做"如果你不能描述它,就无法衡量它;如果你不能衡量它,就无法管理它."说得很有道理.运用综合平衡计分卡这种先进的战略绩效管理工具,我们就能够将我们的战略描述清楚,并且与企业内部的决策层、执行层,操作层等各个层面上的员工进行无障碍沟通,使战略及其实施成为我们大家共同的意志与行动,真正做到"化战略为行动".  相似文献   

17.
过去十年,中国互联网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这块没有特殊资源和关照的荒野上,诞生一批成功企业。但冷静观察就会发现,实际上形成了“中国企业的中国市场,美国企业的全球市场”格局。美国企业进不来,中国企业也没走出去。原因在于市场和技术两个维度,PC互联网产业都是美国主导。  相似文献   

18.
《上海标准化》2008,(5):24-24
提起标准,你会觉得时有耳闻,但又会觉得不甚了解。其实,标准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天天在和它打交道。  相似文献   

19.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平新乔在第三届中国经济展望论坛指出:中国的税收要么学欧洲,要么学美国,不能同时学欧洲的高税收,而在社保上学美国,社保国家不负担。如果这样,中国的企业会死掉。欧洲国家,企业税负很高,但是社保有70%左右是中央政府负担。美国企业税收负担比较低,一般是30%以下,但社保的负担没有完全由国家来承担,而主要是由企业和职工承担。中国企业负担保障的8%,国家的基础保障一年占2%,国家提出要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既然国家采取高税收的政策,国家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在众多的房地产企业中,凡是比较有经验的企业拿到的地比一般的小公司或者不懂行的大约便宜20%。如果做得好的话,利润可达到50%。可能市民知道以后会说,你的利润是50%,这是暴利啊。其实,说是50%可能市场运作的时候只能是10%。所以,我们要用80%的时间做前期的策划,后面就会做得很轻松。我今天主要讲如何拿项目、谈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