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我国限额主要连锁零售业总销售额为558亿元,其中百货店占总销售额的13.34%、超市占43.18%、专业店占39.54%、专卖店占1.43%、便利店占2.48%.超市无论是门店数、营业面积还是销售额都超过百货店并成为零售业的主力.零售业的成熟与业态齐全为大型购物中心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中国零售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中国加入WTO以来,流通领域的外资逐步由政府控制的政策性开放向WTO条款框架下开放转变,并由原来局域性发展,单一业态转向全国性、全方位的高速扩张。美国著名的企业管理顾问公司麦肯锡发表的研究报告预言:未来的5年,中国零售市场的60%将被三大国际零售巨头所瓜分;香港郎咸平教授甚至撰文,喊出:中国零售业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零售业作为商品流通的终端,谁掌握了零售业,谁将控制该国的生产市场、继而控制该国的经济。因此,中国零售业要摆脱因大量外资拥入所面临的困境,探索出生存和应对措施,促使其健康稳定的发展。基点在于:对中国零售业内…  相似文献   

3.
从现在到2010年将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大发展期,同时也是中国零售业的大发展期。随着市场体系的完善和产品供应的丰富,中国零售业下一阶段将进入一个企业供应链的整合时期,竞争的核心将是企业供应链的竞争。零售业开始从满足顾客需求到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再到精确营销。要实现这样的飞跃,最大的问题是要建立更加科学、高效的分销体系。 当前,中国消费品的主流分销模式有四种:  相似文献   

4.
数字     
《现代商业》2004,(11):10-11
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超600亿 年均增长30%;中国电信业前9月收入3862.1亿元 同比增长12.8%;未来五年中国零售业将保持8%到10%的年增长速度;互联网报告: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2005-6200亿元;联想IBM组建“PC航母”PC业务将超过500万台。  相似文献   

5.
信息专列     
我国零售业有"钱"景 2005年至2010年间我国的零售业将保持每年8%至10%的 速度稳步增长,到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超过20万 亿元。中国的零售行业供给未来将呈现以下的发展趋势:零售 业态更趋多样化并逐步走向规范化;新型零售业态将保持高速 增长;国有资本逐渐从零售业中退出,而同时外资会迅速进入 零售业领域;中西部地区消费增势将与东部地区相当。  相似文献   

6.
自2007年2月以来,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超过15%的速度持续增长。与此同时,中国商业零售行业的景气也由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快速增长而得到延续,成为中国企业景气分类指数中景气度最高的一个行业。零售业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在2007年保持了快速的增长,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运营能力也在大幅提升。2008年,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消费观念转变所引起的消费结构升级、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对消费和零售业的推动作用将在这一年发挥得更加明显。另外,奥运会的临近对区域的消费增长起到推动作用。由此不难得出推断:2008年零售业将有望继续维持较高的行业景气度。新春将至,《中国商贸》邀请国内各大证券研究机构零售行业分析师,共同展望2008年的中国零售业及零售业上市公司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零售业发展现状1994年一2005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1%,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3%。城镇人口所占比重由1994年的20.5%提高到2005年的43%,消费品市场供过于求的商品所占比重由1994年的28.5%上升到1995年的73.2%。经济的持续快速长增长,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的稳步提高,商品结构的不断改善,带动了我国商业零售业的快速发展,成为世界零售业发展中的一个大亮点。(一)商业零售业规模快速扩大。到2004年底,全国共有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88.4万个(其中零售业法人单位35.3万个),就…  相似文献   

8.
自2007年2月以来,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超过15%的速度持续增长。与此同时,中国商业零售行业的景气也由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快速增长而得到延续,成为中国企业景气分类指数中景气度最高的一个行业。零售业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在2007年保持了快速的增长,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运营能力也在大幅提升。2008年,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消费观念转变所引起的消费结构升级、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对消费和零售业的推动作用将在这一年发挥得更加明显。另外,奥运会的临近对区域的消费增长起到推动作用。由此不难得出推断:2008年零售业将有望继续维持较高的行业景气度。新春将至,《中国商贸》邀请国内各大证券研究机构零售行业分析师,共同展望2008年的中国零售业及零售业上市公司发展。  相似文献   

9.
艾梅 《中国市场》2007,(47):30-32
<正>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自1990年起一直保持稳步增长,并于2004年达到53950亿元人民币,零售业市场的规模已达到美国零售业市场的1/6、日本零售业市场的1/2。与此同时,中国零售业产值却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9%,远低于发达市场的水平,这说明中国的零售业仍有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毫无疑问,入世成就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按照入世相关规定,中国零售业于2004年全面对外资开放。零售业将取消外资在中国开店数量、股权以及区域的限制。在这之前,外资只能在一些特区的城市开店,而且中方必须成为控股股东。零售业是对外资开放最早并最为彻底的行业。从国内首家中外合资百货——燕莎友谊商城成立,我国零售业开放已有19年时间。对于老百姓而言,我们享受到了开架售货、商品种类激增的便利。回首过去的十年,并没有因为哪家本土零售商纯粹因为"狼来了"而倒闭,本土零售商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相反,外资的进入带来了现代零售业的管理技术。回顾"入世"十年,中国零售业发生哪些深刻的变化?十年"与狼共舞"生涯中,本土零售商有哪些反思?  相似文献   

11.
2004年我国限额主要连锁零售业总销售额为558亿元,其中百货店占总销售额的13.34%、超市占43.18%、专业店占39.54%、专卖店占1.43%、便利店占2.48%。超市无论是门店数、营业面积还是销售额都超过百货店并成为零售业的主力。零售业的成熟与业态齐全为大型购物中心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中国零售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6月29日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现在世界上最大的”购物中心”不是在美国也不是在加拿大而是中国的“华南Mall”。“华南Mall”位于广东省东莞市万江区万江大道,是中国首家超大型主题公园式购物中心。遗憾的是商业统…  相似文献   

12.
张慧颖 《北方经贸》2005,(11):60-61
WTO三年过渡期后,我国零售业全面开放,外资零售业对中国零售业的投资将进一步增长,零售业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本土零售业必须制定正确的竞争策略,扬长避短,应对外资零售业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2008年以来,乐天集团以12.8亿元的价格收购万客隆100%的股权,掀开了这一年零售业并购的序幕。据了解,中国零售业当前的整合度仅有20%,远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而中国零售业100强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仅为10%,市场呈严重分散状态,需要通过资本并购方式进行长期的整合。"零售业最大的优势就是规模。"中国连锁协会会长郭戈平表示,"想要在短时间内打造国内零售航母,唯有实施资本运作,跨地区兼并重组以及扩张。"本刊通过对2008年中国零售业并购事件进行盘点发现,无论是外资还是内资零售企业都在用收购的手段扩大企业规模并增加市场份额。外资零售企业仍然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成为重组并购的主要参与者;国内零售业也在加强对重组并购方式的使用力度,稳固自己的"主场"优势。  相似文献   

14.
百货业在我国传统零售业中一直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可是这几年中国百货业经营形势日益严峻,从2015年掀起的"关店潮"一直延续至今,与传统零售业表现低迷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电子商务正占据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2016年中国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约16%,预计未来几年还将持续上升,本文将从中国传统百货业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当前遇到的问题,给出"互联网+"背景下中国百货业未来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现代商业》2008,(13):20-25
改革开放30年,中国零售业经历从小到大、从封闭到开放、从单一到多元.而中国真正意义的现代零售业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现在叱诧风云的国美、苏宁、苏果等在那时候才开始蹒跚上路,90年代中期,随着一批大型连锁企业的崛起,零售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下外资零售业在华发展的第三次扩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2年第一家中外合资零售企业--上海第一八佰伴开张,到当前外资零售企业占据中国零售业半壁江山,17年间,中国市场的外资零售业从无到有、从合资经营到独资经营、从投石问路到大举扩张,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舞台上上演了动人的一幕,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17.
2000年已经到来,中国将进人WTO组织,需要对下世纪的商业做充分的准备。全球零售业的大发展对中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网络零售业的发展不仅是电子商务应用于零售业,而是怎样创造新的零售业。零售业的经营模式将发生巨大改变。以客户为中心、以网络为中心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250天能做什么 250天能做什么? 这就是横亘在中国零售业面前的一道必解命题。还有250天左右就是2004年12月11日,中国零售业全面对外开放的日子。从12年前开始试点,到明年不再囿于地域和数量的全面开放,闸门将就此同开,闯进来的会是什么? 在很多人看来,这250天也许就是中国零售业最后的日子。这种看法似乎不是毫无道理:中国零售业排名第一的上海百联(集团)有限公司2003年的销售额是485亿元,即不足60亿美元,这个数字只相当于沃尔玛9天的销售额。沃尔玛2003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1月11日,对中国零售业来讲,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根据中国加入WTO时签订的协议,从这天起,外资进入中国零售业将没有地域限制、开店数量限制及持股比例限制,中国零售业进入了全面开放时代.  相似文献   

20.
周慧 《中国市场》2005,(5):48-49
最新数据显示,在未来5-10年,中国连锁零售业态将保持35%左右的年增长速度,连锁零售业态的这一增长速度将远远高于我国GDP的增长速度,也远远高于零售业的平均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