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5 毫秒
1.
当节能观念尚未如现在普及时,在多数企业眼里,节能和财富的积累或许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概念,在全球能源短缺的忧虑再度升高的今天,节约能源成为全球人民未来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在投身节能环保事业的同时,精明的商业界,也发现了其中蕴藏的无限商机。  相似文献   

2.
2010年全球逐步从经济危机的衰退中走出,迈向经济复苏与结构重构的征程。然而,让人忧虑的是,近100年来全球能源消耗以平均每年3%的速度递增。由于大量碳基能源的消耗而引发的温室效应、环境恶化和全球生态系统的持续性退化,正使全球遭受更加严重的能源危机与环境危机。  相似文献   

3.
当前市场存在着两大忧虑,一是对中国经济减速的忧虑,一是对国际上欧债危机和金融动荡的忧虑。这两大忧虑交织在一起,对我国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不小的冲击。忧虑是正常的,但目前看有点过头,因此有必要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减速和国际上欧债危机和金融动荡,促进中国经济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如果世界产油国总是动荡不安,如果出现由于过度开采能源引发的 环境灾难,如果油价飙升,或是供电公司的电价太贵,谁来支撑未来家庭的能源供应?这些忧虑使燃料电池成为相对便宜的选择,也是目前最令人满意的家庭生态经济电源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夏波 《经济问题》2005,(12):79-79
进入21世纪,能源问题日益成为覆盖世界经济、政治及外交等各个领域的焦点问题。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普及和深入,以及由能源引发的波诡云谲的国际局势的动荡,人们对能源问题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对能源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从总体情况看,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技术方面,人们关注的重点是能源供求、能源价格、能源政策以及能源的生产、加工、利用技术等方面,很少有人从社会学角度来对能源进行系统研究。然而,仅仅从经济角度研究能源问题,很难对当今社会中许多与能源相关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进行全面把握与深人分析。事实证明,与能源相关的社会问题的解决不仅决定着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而且决定和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因此,有必要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对能源在人类社会历史演进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进行系统的评价和归纳,进而研究能源系统(包括能源资源、能源开发、能源消费等)与社会系统协调发展的规律性,以促进能源系统与社会系统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董继斌研究员主编的《能源社会学》(书海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一书,既标志着一门新兴的学科——“能源社会学”的创立;也反映了我国学者在拓展能源问题研究领域方面所取得的新成果,适应了实践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对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从民众对能源的关心程度、民众对能源知识和能源国情的了解程度、民众对能源问题的看法、民众对用电问题的反映以及民众对核能的态度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受访者对能源问题比较关心,具有一定的能源知识,但对能源的国情了解程度不够;民众对能源问题的看法和用电问题比较理性;民众对发展可再生能源持支持的态度,也愿意为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承担一定的费用;特别是,大多数受访者对核能的发展是积极支持的;民众具有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如何平衡好民众能源使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未来需要关注的重点。本文还发现,人们的环境责任感与收入水平存在相关性,这在行为科学或行为经济学上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7.
韦磊 《经济研究参考》2012,(20):12-18,51
随着中国发展对于能源需求的增加,以及中国能源问题影响力的增强,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智库对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关系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美国智库近年关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中美能源摩擦;第二,中美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第三,中国与世界其他能源富集区的关系。围绕上述方面,智库主要评论了中国围绕能源问题展开的行为影响、中美合作的重要性及其方式,针对这些问题,智库也提出了诸多建议。  相似文献   

8.
能源的生产与消费是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以煤炭和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给中国带来了严峻的能源安全与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中国大力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在中长期发展目标的指引和政策支持下,可再生能源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高度依赖煤炭的粗放低效能源发展方式正在逐步得到改变。目前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消纳、补贴发放、融资、多种可再生能源均衡发展等问题,实现能源转型任务艰巨。在对影响可再生能源持续性发展的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促进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于扬 《时代经贸》2007,(3Z):34-35
当今能源问题事关各国的安全与发展。本文通过对中俄能源合作的基础进行分析,剖析了中俄能源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从而提出推进中俄能源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然而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 ,国内出现了能源供求紧张的局面。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能源问题现状 ,然后对未来二十至三十年内能源供求和能源安全问题进行了预测与展望 ;接下来本文通过单位GDP能耗的国际比较 ,论证了中国能源使用效率低这一结论 ;最后 ,本文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提出了缓解能源供求紧张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一、本项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研究报告系统分析了研究我国能源研发政策的背景;对我国能源研发的经费、人力、机构设施、技术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通过对国家科技计划与能源研发的关系、政府能源研发投入的国际比较、能源研发投入的主要政策问题和我国能源研发政策环境状况的深入研究与讨论,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并针对我国能源研发的有关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二、本项研究发现的主要问题 1.能源研发投入过低。2000年我国能源研  相似文献   

12.
发展生物质能源对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抑制不断攀升的石油价格及有效解决温室气体排放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清洁的能源已经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生物质能源可以缓解能源压力问题,但同时出现与粮争地的矛盾,对保障粮食安全不利。如何在同时保障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的情况下发展生物质能源成为政策迫切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都是经济学研究的一大热点,从爆发石油危机的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就有许多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出现了大量关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文献。到了二十一世纪,随着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加剧,使得研究焦点逐渐转向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上。本文主要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做了简要的分析,并对其国内研究动态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对能源的需求量又急剧上升,对可再生能源进行开发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并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另外,面对我国发展迅速的经济浪潮,传统能源的供需矛盾已经显现。所以,未来我国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就是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发展。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能源供应中存在的问题及全球能源供需情况,指出了对我国可再生能源加强开发利用的迫切性,提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开发与发展的对策、现状、问题以及前景。  相似文献   

15.
能源与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依据本国经济发展和能源特点,其能源发展战略目标和政策有着不同的特点。本文结合2010年欧盟最新出台的能源发展战略,分析了当前世界能源发展战略的特点以及将产生的各种影响,最后提出对我国能源发展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中美能源关系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而提出了在美国"能源独立"背景下发展中美能源关系的对策建议。这些建议包括增进互信共同维护世界能源地缘政治稳定、加强两国在清洁能源和能源节约领域的合作、加强两国在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方面合作和搭建更多的能源交流与合作平台,等等。  相似文献   

17.
对经济学家来说,我们当前面临的能源紧张问题与国际上目前高度关注的能源竞争并不是同一个问题。固然,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对能源需求的高速增长,我们有理由关注中国面临的能源竞争和能源安全。毫无疑问,未来10-20年,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能源的高耗低效增长方式加剧了能源供需矛盾,能源的供需紧张关系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笔者首先对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回顾,然后对能源产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针对能源产业结构现状,提出了增加国内能源供应,加强能源的国际合作,适时调整能源国际贸易政策与重视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作用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气候与环境保护视角切入,运用双边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中国能源融资效率问题,得到的研究结论为:财政政策、能源投资等因素对能源融资具有正向效应,货币政策、能源储量等因素对能源融资具有负向效应.能源融资效率受到气候环境保护约束和能源工业经营发展冲动正反两个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两者的综合影响为负,这将导致能源融资效率往往偏低且资源型地区融资不足问题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哈萨克斯坦是中亚五国中能源蕴藏量最丰富,也是目前吸收能源投资最多的国家。因此本文以哈萨克斯坦为例,从外商直接投资(FDI)的角度分析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能源合作问题,分析了在哈萨克斯坦投资的主要国家及其投资领域,总结了中国在哈能源投资的主要方式,探讨了中国在哈投资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以期为中国对哈能源投资规避风险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