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当今社会的和谐问题和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公平和效率构成了公共政策的双重价值取向,效率取向追求的是公共政策对其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公平取向关注的是公共政策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的和谐问题和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公平和效率构成了公共政策的双重价值取向,效率取向追求的是公共政策对其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公平取向关注的是公共政策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政府作为社会的主要管理者,其政策的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会对社会的价值取向产生影响,当前社会不和谐现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政策的价值取向有失公平,造成了社会的失衡。本文通过对公平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分析,提出了和谐社会对公共政策公平性的平等性诉求和差异性诉求,以及增强政策公平性的途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商》2015,(44)
公共政策具有公共性和问题性。政策问题构建是政策过程的首要环节。政策过程中若缺乏对公共利益的考量公共政策就有可能变为某些个人、团体、阶层谋取私立的工具。故而,本文首先探究公共政策、公共政策问题以及公共利益之内涵,再剖析政策问题建构中公共利益的价值地位;最后,在厘清公共利益取向的基础上对现阶段我国的政策问题构建过程进行理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5.
刘畅 《商》2014,(36):70-71
公共政策作为公共部门进行资源分配和利益调整的价值取向,其代表的公共性、公益性体现了公共部门最核心的伦理价值。但在现实中,政府内在侵蚀性的增加以及工具理性逐渐扩张和价值理性慢慢缩小的趋势,使公共伦理的权威性、公正性受到了挑战,这必将导致我国公共政策的失衡,并会产生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公共伦理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并发现在制定公共政策中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公共伦理的价值观,建立起符合大众利益的公共政策,从而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模式转变,计划经济时代的利益机制正发生分化和组合,社会生活的各个系统因此会处于某种价值冲突的状态,由此引起一系列制度和社会变革。市场经济模式下,以社会平等机会的建立、财富有效性分配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政策需在资源配置方式、政府角色、以及利益分配机制转变中加以重新定位。公共政策的重新定位应该更多地符合社会公平的价值观,而不是简单地把市场机制引入,在经济体制转型的特殊环境中,公共政策的重新定位,其主要价值取向应是法治环境下的公平,应体现市场效率性与社会公平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共政策评估主体确立原则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的出台对社会以及国家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政策实施后,如果不对其进行必要的评估,也就无从知道政策是否取得了预想的效果,在评估的过程中,评估主体的作用发挥的如何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文章认为公共政策评佑主体确立原则的明确是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但是在现实操作过程中,政策评估主体确立的原则较为模糊,这就需要从专业化原则、独立化原则、多元化原则等方面对公共政策评估主体进行确立,以此来指导评估主体工作的展开,这些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发展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以人为本"问题,确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以人为本"的价值目的,从而为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提供学理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能够代表和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策建议和人本价值的制度评价内容.  相似文献   

9.
刘李镇 《商场现代化》2012,(23):262-263
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统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的过程,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公平有效的公共政策能够引导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正确走向,有利于社会秩序的规范与稳定。而具有自利倾向的政策制定者的价值偏好与行为选择往往导致政策目标的偏离,损害公共利益。为此,公共政策制定机制的完善对政策的良性输出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对我国公共政策制定机制的完善提出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0.
从研究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以人为本"问题,确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以人为本"的价值目的,从而为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提供科学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能够代表和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策建议和人本价值的制度评价内容.  相似文献   

11.
王波 《商》2014,(33):67-67
公共政策的作用在于权威配给社会价值。我国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公共政策的制定既关系着中央和地方政府相关职能的发挥,还关系到社会各个集团与个体的利益,在房地产政策制定过程中表现明显。之所以,在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各个利益相关者,从而利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政策执行力的提高。本文以房地产政策制定为例,分析公共政策制定中利益相关者博弈关系。  相似文献   

12.
作为政策的决策者,地方政府和地方官员需要考虑各种重要因素,在衡量各种利益关系的基础上,综合形成某种政策,而这种政策是地方政府自身利益的最优化表达.因此地方公共政策取向不可避免地受到外力作用干扰,最终偏离公共利益.基于此,本文构筑了地方公共政策的受力模型,揭示了取向偏差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带来的正负两种外部性,进而提出了纠正地方政策取向偏差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及其要素对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双重价值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公民网络参与具有保证政策议程构建的公共性、提升政策方案形成的科学性、避免政策方案评估的形式性、确保政策方案抉择的针对性及夯实政策方案的合法性基础等正向价值,也具有容易导致公共政策制定的非代表性、盲目性、形式性与成本的高昂性等负向价值。研究结论有助于社会理性对待公民网络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过程主要包括5个方面,分别是政策的制定、政策的执行、政策的监督、政策的评估以及政策的终结。在公共政策的全过程中,社会监督的内涵包含哪些方面?在了解这些内涵之后,如何去完善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的社会监督?文章以公共管理学的角度为视角,意在分析研究我国在公共政策过程的社会监督的表现形式和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5.
《商》2016,(14)
本文对中外公共政策学科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横向的对比研究,分别从学科的理论构建、学科的价值研究和价值取向三个方面比较了中外公共政策学科存在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公共政策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我国公共政策学科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加入 WTO后 ,将进一步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在新的形势下 ,高度重视和确立符合党的基本路线的企业经营理念 ,端正职工价值取向 ,这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一、社会变革对企业经营理念和职工价值取向带来的冲击我们正处在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以人为本是新时期我国公共政策的核心价值取向,它是对“以物为中心”的反思、扬弃和超越,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决策目标人性化,决策程序民主化,决策主体群众化,彰显公共利益价值,弘扬公平原则,探索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方法和渠道,都是人本思想在公共政策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8.
日本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发展历史揭示了日本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特点。日本在不同时期根据本国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采取了不同的但最符合本国利益需要的知识产权公共政策;日本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日本限制专利的权利范围的专利政策有利于技术扩散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日本政府在知识产权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日本政府和本国企业之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日本的知识产权公共政策对于构建中国的知识产权公共政策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许倩 《中国市场》2008,27(5):158-159
以人为本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价值取向。科学发展观蕴涵着人民利益至上、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科学发展观确立了一种新的社会发展价值评价标准,这不仅将促进人类社会全面综合的发展,而且将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是由个人偏好发展到社会偏好,再进一步上升为政策偏好的演进,是政府根据自身的利益出发点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分配的过程。个人偏好,或者说是公民的意愿和要求,即为民意,是公民对统治群体的行为要求。政府的意志是统治集团以政府的名义对提出的公共政策的诉求,即为政意。本文试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分析,二者如何最终统一,以实现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制度性、规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