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榆 《中国广告》2008,(10):150-153
随着传播技术的飞跃发展,各种新媒体的出现已经全面介入了普通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丰富甚至改变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因此也非常有必要关注新媒体所承载的价值问题。本文以东方明珠移动电视为例,从媒介、受众、内容、效果等各个方面分析其如何实现价值、实现何种价值的问题,提出新媒体不应仅仅停留在商业层次,而应承载主流价值,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样发展前景才会更广阔,才能在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
圈内圈外     
声色广告成“污染源”新媒体设置亟待规范随着各种新媒体的发展,大量内置大屏幕和高音喇叭的视频媒体深入到都市的街头,这些新媒体抢占了本就不多的都市公共空间,形成了都市新的环境污染:声色污染。大量新媒体的涌现体现的是都市商业的发达,但无休止遍地开花的声色“污染源”无形中也对行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自2009年新浪微博出现以来,其凭借着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已成为我国当今涉及范围最广的自媒体平台,开创了我国新媒体时代,在微博发展的过程中也有效带动了微博大V广告的发展,其自身具有的广告价值和巨大的商业潜力一直被人们所关注,微博大V广告平台也得到了广告主的认可,但由于微博大V广告起步时间较短,加之缺少相关的理论作为支撑,使得微博大V广告在营销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前人类社会进入到全媒体发展时代,传统媒体形式被打破,形成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相融合的信息传播方式,人们开始习惯在新媒体上获取信息和对信息发表观点。在公共突发事件发生之后,政府部门需要在处理突发事件的基础上借助新媒体去引导公共事件舆论。本文在阐述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环境变化和公共事件舆论引导意义的基础上,针对新媒体环境下公共事件舆论引导难点问题,从强化传统媒体阵地建设、实现新旧媒体融合引导、优化网络舆论引导保障体系等方面,具体探究新媒体环境下的公共事件舆论引导路径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5.
2009西方广告学术研究的七大视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媒体"、"金融危机"和"全球化",构成了2009年西方广告学术研究三大语境,在此影响下,西方广告学术研究的话题和话语发生着渐变与切换。"植入式广告"、"口碑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中具有新的话题价值,"数字媒体和数字广告"的发展促使"新媒体广告规制"研究成为必然的诉求,同时也促使"广告效果"、"消费者"和"国际广告"等研究领域,迸发出更多新的话题。在它们的影响下,西方广告学术研究的视野在拓展,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引起更多西方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商业物业的经营性、公众性和服务性决定了与住宅小区不一样的管理特色。本文从商业物业管理要求出发阐述了物业管理对提升商业物业价值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数字新媒体的浪潮下,传统媒体的大本营一广告市场首当其冲地受到了冲击。无论是海外还是国内广告市场,传统媒体的总体份额都呈下降趋势,而以互联网、户外新媒体为首的一些新兴媒体的广告市场却呈现快速膨胀的状态。同时,随着数字电视、手机媒体等新媒体的发展,更多频道、内容和业务进入用户的选择范围之内,用户的选择变得主动、多样,而这必然稀释传统媒体的收视价值,进而降低了广告价值,诸多传统媒体广告经营已经遭遇天花板,传统媒体急需通过新的方式来拓展更多的收入渠道,以解决过度依赖广告所存在的风险。这一总的发展趋势已经势不可挡。  相似文献   

8.
陈文  王伟  李宪民 《中国广告》2007,(10):160-161
2006年新媒体全面颠覆中国广告规则,中国营销界走向新格局的一个临界点。2007年,分众、定向、互动、低成本……新媒介的特质和价值将被充分发掘出来。一边是新媒体的流量、广告量狂飙突进式发展,一边是传统媒体的受众量、广告量被迫无奈地分流下降,新媒体的崛起和未来,以及给传统  相似文献   

9.
杨培青 《中国广告》2004,(4):138-138
开宗明义,《广告媒介大全》不是将全国的各个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单位罗列在一起,拼凑成书,如果这样,读者倒不如去查查《中国广告企业名录》、《中国新闻年鉴》之类的书。《广告媒介大全》所讲的媒介,是指在广告实践中已经得到开发和使用的、能够承载广告的物体和人体。比喻大众传媒中的报纸、运载媒体中的公共汽车、印刷媒介中的传单、人体媒介中的脑袋、胸背等等,将这些媒介集大成,在我国还是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媒体传播途径多样化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所带来摄影手段与技术的革新与互联网平台的快速传播对摄影行业产生巨大冲击,商业摄影如何进入市场、实现商业与艺术的双重价值以及商业摄影的发展前景都是商业摄影所面临的问题。文章分析商业摄影在面对新媒体时代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时如何走进市场完成市场化,通过对商业摄影的市场价值、市场选择等方面的分析,为商业摄影的市场化提供指导性思想。  相似文献   

11.
《中国广告》2008,(5):67-69
中国广告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张惠辛:抛出问题:近年来我们也在思考,新媒体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新媒体是否就是一种新的传播形式,是否还代表着一种新的传播机制,新媒体是否就是传统媒体的一个简单的形式的延伸。新媒体产生的价值应该是对于传统媒体的一种补充或者说一种反动,或者说一种价值观的革命,这样的新媒体也许代表着更好的未来,也就是真正让广告回归到社会,这样的广告会有效吗?我们需要这样的广告吗?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的广告机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这些新形态的媒体在改变媒体形态本身的同时,也在改变着广告。对于广告主而言,媒体投放的机会在增加,可选择的空间在扩大。同时也意味着做出正确的媒体投放决策的难度也在增加。本文试图通过对几种新媒体形态的介绍,阐述新媒体的广告价值所在,为新媒体时代的广告决策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商业社会的发展,为各种艺术的诞生与存在提供了条件。公共艺术更是与之血脉相连。公共艺术介入人们的生活,体现商业社会中人们的生存状态,它与人们的生活频繁地接触着,而对其概念和作用却存在着很多分歧。文章在深入分析公共艺术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公共性的具体内涵,对公共艺术的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指出现代商业社会中公共艺术的存在价值:审美价值,社会价值,优化环境等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广告产业呈现一种多元化发展趋势,广告的传播模式更是由于近年新媒体的不断开发呈现多种新的形态,人们开始了多维传播方式的选择。近年新媒体与跨媒体传播平台的发展,使中国广告产业传播方式在发生变化,并形成一种跨文化传播模式。文中分析中国广告产业传播模式的现状,并提出现代的广告产业正面临传播模式的多维选择与定位。  相似文献   

15.
夏初蕾 《中国报业》2014,(18):21-22
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有单向传播向双向互动方式转变的趋势。互动广告通过广告源与目标受众位置的调换,实现信息的高效传递,由于互动广告是新生事物,在城市营销中的应用尚有很大空间。本文着重研究互动广告的特点、优势、表现形式,并试图将互动传播更广泛地应用到城市形象建设中去,探索新媒体形态下城市形象构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技术的创新为广告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一方面,广告创意表达的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另一方面,承载广告的媒介平台不断增多,广告传播的渠道形成传统媒体、新媒体资源多元并存的格局。互联网广告以其形式丰富、传播迅速、投放的精准化、反馈及时等优势备受品牌方和广告经营者的青睐,是现代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广告形态经历了以产品推销为主的促销时代、产品同质化现象下品牌形象论的构建、企业、广告公司、媒介等三方利益博弈下的整合营销传播时代以及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主要导向的体验营销时代。  相似文献   

17.
佘贤君 《中国广告》2014,(11):146-147
正中央电视台的新媒体资源十分丰富,如果把中央电视台比作一座冰山,那么电视是露出水面的单向传播部分,新媒体是水下的互动传播部分。我们正在加大新媒体广告的开发和利用,捷足先登的客户尝到了央视新媒体广告的甜头,我们也看清楚了三个最有效果、最受欢迎的新媒体广告方向。一、与大媒体融合,避免消费者内心的"偏离恐惧"归属感是生物的本能,只有归属于一个群体,动物才会安全。大海里,海豚很难咬住聚成一团的沙丁鱼,草原上,  相似文献   

18.
商业社会的发展,为各种艺术的诞生与存在提供了条件.公共艺术更是与之血脉相连.公共艺术介入人们的生活,体现商业社会中人们的生存状态.它与人们的生活频繁地接触着,而对其概念和作用却存在着很多分歧.文章在深入分析公共艺术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公共性的具体内涵,对公共艺术的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指出现代商业社会中公共艺术的存在价值:审美价值,社会价值,优化环境等价值.  相似文献   

19.
郭丽 《科技转让集锦》2011,(10):244-244
针对城市住宅小区绿化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公共住宅小区绿化中的问题,并对公共住宅小区绿化应采取的对策进行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史俊巧 《商业科技》2008,(22):196-197
商业社会的发展,为各种艺术的诞生与存在提供了条件。公共艺术更是与之血脉相连。公共艺术介入人们的生活,体现商业社会中人们的生存状态,它与人们的生活频繁地接触着,而对其概念和作用却存在着很多分歧。文章在深入分析公共艺术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公共性的具体内涵,对公共艺术的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指出现代商业社会中公共艺术的存在价值:审美价值,社会价值,优化环境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