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农村居民在外饮食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研究背景改革 2 0年来 ,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按可比价计算 ,1 99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 1 978年的 4倍。随着收入的增加 ,农民的饮食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在外饮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按 1 998年可比价计算 ,农民生活消费由 1 991年的人均 1 2 2 5元增加到 1 998年的1 6 4 7元 ,增长了 34 % ;农民食品消费由 1 991年人均 6 95元增加到 1 998年的 90 7元 ,增长了31 %。然而 ,同期在外饮食却增加了 1倍多 ,在外饮食支出占食品消费的比例由 7%上升到1 1 %。尽管近几年来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有下降趋势 ,但在外饮食却呈增长趋势。同…  相似文献   

2.
正粮食供求的变化形势对一个国家来说十分重要,根据对口粮和饲料粮的需求情况,对我国粮食未来需求做出如下判断:一是人均粮食消费数量将不断增长,城镇和农村人均动物性食品消费数量继续增长。我国人均粮食消费水平每年增加0.5%以上,加入人口总量增长因素,我国粮食消费总量每年增长的幅度在1%以上。二是人均大米的消费量稳定或缓慢下降。近7年来,人均稻谷生产数量为150公斤左右,但过剩库存增加。  相似文献   

3.
张雨 《农业经济》1999,(12):34-35
九十年代是我国人民消费水平向小康迈进的重要阶段,食品供求状况迅速变化,食品结构不断调整,营养观念不断提高。这一时期又是协调食品生产、消费和营养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在解决温饱之后,增加食品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改善膳食结构;另一方面,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必须适合中国国情,必须与我国食物生产能力和人民消费习惯相结合。从整体上看,粮食消费所占比例会下降,肉蛋类、蔬菜、瓜果的消费比例会上升,这种较为合理的食品消费结构将在今后较长时期存在下去。到2000年小康生活水平食物结构的状况是:在人均国民收入1137元的…  相似文献   

4.
肉蛋奶是现代社会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 ,是人体所需的动物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肉蛋奶生产持续增长。到 1 998年底 ,肉类总产量已由 1 978年的 85 6 3万吨增长到5 72 3 8万吨 ,增加近 6倍 ;蛋类总产量由 1 980年的 2 5 6 6万吨增长到 1 998年的 2 0 1 8 4万吨 ,增加约 7倍 ,肉蛋总产量已分别跃居世界各国同类产品的首位 ,其人均占有量都已超过世界平均占有水平。同期奶类总产量由 1 978年的 97 1万吨增长到 1 998年的 744 5万吨 ,增加约 7倍 ,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9 5 % ,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占有水…  相似文献   

5.
一、改革开放以来郊区农民增收情况概述(一 )农民收入的基本特征 :1 .农民收入接近翻五番。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 978年的 1 0 8元增加到 1 999年的 32 32元 ,接近翻五番 ,年均增速 1 4.5%。2 .现金收入比例扩大。 1 978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现金为 4 1元 ,占年分配收入的 37% ,到 1 99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现金达到 2 90 0元 ,占纯收入的 89%。3.收入来源多元化。一是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份额由 1 978年 1 7%提高到 1 999年的 82 %。二是 1 978年粮食作为收入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而 1 999年粮食收入只占农民总收入的 3% ,多种经营收入…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对粮食需求的影响——基于热量消费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镇化从两方面影响粮食的需求:一方面,城镇化提高居民食品消费结构中动物产品的比重增加粮食需求总量;同时,城镇化降低劳动强度并减少热量需求从而降低粮食需求总量。本文对比城乡过去近15年的食品消费,得出如下结论:(1)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食品消费结构中动物产品的增长是我国粮食需求增长的主要原因;(2)农村居民最终粮食消费总量低于城市居民,如果按照城市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和2007年热量摄入水平计算,农村居民的粮食需求量将增加22.34公斤/年。  相似文献   

7.
从各地区人均GDP来看 ,1 978年至 1 995年 ,东部地区的人均GDP由 4 64元增至 681 2元 ,增长了 1 3 7倍。中部地区由 31 0元增至3664元 ,增至 1 0 8倍 ,西部地区由 2 5 3元增至2 973元 ,增长 1 0 8倍。从东、中、西三大地区人均GDP的绝对差距看 ,1 978年东部与中部、东部与西部的绝对差距为 1 5 4元和 2 1 1元 ,到1 995年 ,东部与中部、东部与西部的绝对差距则分别提高到 31 4 8元得 3839元 ,分别为原来绝对差距的 2 0 4倍和 1 8 2倍 ,差距拉大的趋势十分明显。如何缩小东中西部经济差距 ,现已成为关系我国经济发展整体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8.
据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7万个农村住户抽样调查,1991年与1990年相比,投资结构有以下变化:(1)生产投资增长速度快于生活消费。人均生产投资总额293.9元,增长12.4%,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增长9.3%,比同期消费支出增长速度高6.4个百分点。改变了两年前投资增长速度慢于生活消费增长状况。(2)生产投资占家庭支出比重由1990年的28.9%提高到1991年的30%。(3)投资结构有所优化。生  相似文献   

9.
我国近年粮价下跌成因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粮食持续增产丰收 ,总量供给充足 由于我国农业政策的成功和科技进步的作用 ,我国粮食生产从 1 995年到 1 998年已连续四年获得丰收 ,在 1 994年的基础上 4年累计增产1 972 2万吨。粮食生产的丰收 ,使粮食供给充足 ,粮食总产量已经能够满足国内的需求 ,国家粮食储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告别了粮食短缺时代。 1 996— 1 998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连续三年超过 40 0公斤。(二 )粮食需求增长缓慢 ,供需平衡有余 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是近几年以来 ,我国经济持续发展 ,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改善 ,绝大多数城乡居民稳定地越过…  相似文献   

10.
我国肉禽业的发展特点及各省区生产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肉禽业起步于 1 980年代 ,发展到1 990年代已形成规模 ,到 2 0 0 0年产量已相当可观 ,仅次于美国 ,位居世界第二。肉禽业是我国畜牧产业发展中增长最快的行业 ,而且也是市场化程度和规模化程度最高的行业。我国禽肉产量从 1 991年的 3 91万吨十年间猛增到 1 2 3 8万吨 ,增长了 3 .1 4倍 ,人均占有量从 1 991年的 3 .9千克发展到 2 0 0 0年的 9.8千克。同时 ,禽肉消费占肉类食品消费的比重也从 1 991年的 1 4.6 %上升到 2 0 0 0年的 1 9.7%。由此可见我国的肉禽产业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产业。一、我国肉禽产业的发展特点及现状分析…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国内外粮食生产和流通状况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现将当前国内外粮食生产、流通、加工状况介绍如下:一、国内外粮食生产本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粮食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从1950-1990年的40年间,世界粮食产量从6.3亿吨增加到17.8亿吨,平均年增长4%,同期人口从25.5亿人增到52.9亿人,平均年增长2%;人均粮食从247公斤增长到336公斤,粮食增长快于人口增长。但粮食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60年代平均年增长3%,70年代增长2.3%,80年代增长2.1%。进入90年代,人均粮食产量从1984年峰值346公斤,下降…  相似文献   

12.
人口结构、职业结构与粮食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有实证分析表明,由于生理需求的基本差异,人口的年龄和职业结构对人均粮食需求有显著影响。由于我国人口金字塔的形状不规则,根据对粮食生理需求折算的标准人口结构指数自1998年开始出现下降,部分解释了我国人均粮食消费量增长缓慢甚至下降的原因。假定2010年达到推荐的标准人均热量消费水平,根据我国现有的人口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可以预期到2050年我国人均的热量消费水平将会下降3.26%,粮食需求总量在58503.65~65944.32万吨之间。  相似文献   

13.
我国粮食形势的基本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粮食“卖难”的呼声一直未断,至今依然存在。但从粮食生产方面看,人均生产的粮食并没有提高,在1984年达到人均产粮393公斤之后,生产出现了波动,到1990年才恢复到这个水平。1991年因受灾减产,人均产粮降至378公斤,与1983上的水平相同。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卖粮难”而且持续几年时间,这表明我国粮食的需求发生变化。究竟应对我国粮食形势作何种估计?以下就这个问题谈一点认识。 通过对我国粮食生产、消费、库存等有关资料的综合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三点基本估计:(1)我国粮食总量不足的状况目前已经基本改变;(2)出现了低收入水平上的粮食相对过剩现象;(3)我国粮食安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人口增加,粮食消勇也要增加;阮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从昔日主要吃含淀扭的主食变成吃肉、奶和蛋。而要增加动物性食物的供给,就要消耗更多的粮食。因此,在研究粮食生产的同时,对粮食消费变化趋势及其结构变动进行分析,正确引导消费,对于我国粮食经济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粮食消费的变化特征随着经济体制从计划走向市场,粮食消费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消费结构从单一转向丰富多彩,其主要特征为:1、粮食消费需求总量上升。我国人口多,且…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罐头食品正成为夜国普通家庭的主要消费食品之一。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05年,我国罐法类食品消费将翻一番,从人均消费1公斤增至2公斤。罐头行业在国内市场的年销量也将由140万吨增加到280万吨。  相似文献   

16.
王琴 《农村经济》2000,(2):22-23
一、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 ,遂宁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1 998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1 64 5万吨 ,人均占有粮食 4 50多公斤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 783元。全市 1 0 6个乡镇 ,2 2 2 6个村中已有 4 1个乡镇、1 70 3个村的农户实现了小康。但是也面临许多新矛盾、新问题 :一是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变成总量基本平衡 ,丰年有余 ,部分产品供过于求。大宗农产品市场滞销 ,积压难卖 ;而优质专用产品量少、价格紧俏 ,供不应求。二是农民收入特别是现金收入增长缓慢。从绝对数来看 ,全市…  相似文献   

17.
基于农业机械化的视角,本文通过构建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农业机械化对食物消费需求的影响,以期为中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之谜提供一种新的解释。研究表明:(1)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村居民人均食物消费量却呈不断下降趋势,其中粮食消费量下降了28.85%,而猪肉消费仅增长了10.16%;(2)农业机械化对农民的食物消费有着显著的节约效应。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促进居民总热量摄取降低0.19%,2000—2012年机械化发展带来的粮食节约效应约占农村居民粮食消费下降比重的17.45%;(3)农业机械化促进了食物消费结构的调整。粮食消费量下降作为食物消费结构变动的主因,2000—2012年机械化带来的粮食消费节约量约占总粮食消费量下降比重的11.96%。当前粮食仍作为居民热量摄取的主要来源,农业机械化通过"节流"降低粮食消费需求,能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8.
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着严峻形势,制约因素较多,实现上新台阶的战略目标任务艰巨。 (一) 人增地减的趋势难以逆转。人口增长过快,每年平均增加1500万人左右;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每年减少600—700万亩,人均占有耕地将越来越少,粮食供需紧张的局面,将长期存在。 (二) 粮食消费将急剧增加。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消费除口粮外,饲料用粮,食品及酿造用粮,工业用粮等都将大幅度增加,据预测约需2.4亿吨左右。  相似文献   

19.
未来我国粮食供求总量、结构、区域平衡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78年以来 ,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长足发展 ,粮食总产量从 1 978年的 3亿吨 ,先后登上了3 .5亿吨、4亿吨、4.5亿吨和 5亿吨四个台阶。特别是从 1 996年起 ,粮食连续四年高产稳产 ,年均产量稳定在 5亿吨的水平 ,使粮食供给持续出现宽松局面。粮食供给的充裕为我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保证各项改革的顺利推进做出了重大贡献。一、我国未来粮食总量、结构供求平衡问题   1 978年以来 ,我国粮食供需总量的基本态势是平衡有余和平衡不足交替出现。平衡不足发生了三次。第一次是 1 980年至 1 981年。两年供需缺口分别为 1 0…  相似文献   

20.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辽宁粮食生产李坤英从近年来辽宁省粮食需求情况看,由于人均消费口粮逐年下降,其消费总量已基本稳定,种子用粮也相对稳定,工业用粮虽有所增加,但数量较少。增长最快的是饲料用粮。预测到2000年全省总人口将达到4270万人,按小康水平人均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