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现代化是21世纪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大课题。目前,在理论上对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等还没有搞清楚,在实践上容易出现偏差。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对农业产业化的一点认识 对农业产业化的认识,我们从实践的角度,认为它有以下四个特点:其一,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农业产业化指的是主要农产品实现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基地化生产,也即是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化经营则是在农业生产分工高度发达的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社会协作经营形式。  相似文献   

3.
加强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实现农业产业化、国际化、现代化的必须。因此,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模式发展与实施策略,既要有利于渗透到农业产业化各环节进行全方位和系列化服务,又要有利于特色农业,走农业国际化道路,形成创汇农业。更重要的是要有利于...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化的利益机制分析及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产业化就是要按照现代化生产的要求,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加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彻底改造传统农业,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系列化、市场化和社会化。是当前我国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利益机制就是经济利益的创造与分配,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问题,合理应用利益机制会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  相似文献   

5.
农业产业化与我国农业市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与我国农业市场化李立志一、农业产业化的内涵与我国现代化市场农业农业产业化的内涵指的是根据当地资源条件和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择优确定农业的主导产业,实现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经营一体化,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  相似文献   

6.
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中国农业技术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中国农业技术变迁杨东升张帆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经营方式是农民自己在生产实践中的伟大创举,是在市场体制下产生的组织制度创新。作为一个动态的经济发展过程,农业产业化实质是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要推动中国农业向高级化...  相似文献   

7.
浅论农业产业化的理论依据盖志毅理论依据之一:分工和协作理论。农业产业化冲破了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的小而全,实现了农户的农业、工业和商业的分离,产业化越发展,促使专业化的分工就越细、越专,把产业的每一环节做为一道工序进行更为科学的排列组合,构成专业化生产的...  相似文献   

8.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与特征张素凤农业产业化,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实行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通俗地理解,就是农业生产系列化和经营一体化,即通过贸工农一体的组织形式,把一个主导农副产品升格为包括生产、加工、流通在内的产业系列。从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9.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邢安龙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这是对进一步振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战略决策,具有...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业产业化的命题,不在于确认农业的产业地位,而在于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即按照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的要求,通过一种合适的中介载体,把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亿万分散的小农户所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大市场直接联系起来,实现农业生产及其后续的农产品加工、运销整个产业链条的有机衔接。人们把这种农业产业链条化、系列化的生产经营,称之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或农业产业化。产业化经营符合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1.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农村深化改革的产物,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战略选择。我国农业要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并尽快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在现阶段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将要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来实现。一、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基本要求实现农业产业化,最主要的是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但由于科技成果的多样性,因此,不一定每项科研成果都能实现产业化。1、科技成果产业化应是多项同类成果和相关成果的结合,其产品是多系列、多品种、多规格,能在生产和流通领域中实现其应用价值和使用价值,促使传统产业调整产品结构或形成新…  相似文献   

12.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目标,从农业现代化的特征要求和现代化农业发展趋势表明,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农业产业化不仅促进2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且解决了农业和农村深层次的矛盾。因此,2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3.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与相关产业系列化、社会化、一体化的发展过程。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解决当前农业深层次矛盾的现实途径;也是农村改革与发展迈向更高层次,实现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4.
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有效途径,本文依据农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结合唐山城乡二元结构特点,从土地集中经营、农业高度产业化、农民素质提升、完善的社会化服务角度,研究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问题;从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研究农业的产业化经营问题;研究农业现代化实现路径与模式,为唐山农业经济发展政策性导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发展外向型农业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是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分工、提升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之路.目前,产业结构不合理、经营组织化程度低、生产工业化和标准化落后、资金和科技投入缺乏、外贸体制不配套等问题成为阻碍外向型农业发展的主要难点,发展外向型农业,必须制定系统有效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6.
一、加快上海农业产业化步伐不仅有必要而且已具备了条件 农业产业化简要地说就是“农业产业系列化”。它的基本内涵,是指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为中心,以本地资源为基础,按照市场为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形式,优化和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区域性主导产业实行专业化生产,系列化加工,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内外贸、农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壮大、自我调节竞争的良性发展轨道,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使农业永远成为基础产业。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中国大量存在的小农生产无法与现代市场对接;因此他们怀疑市场经济对中国的有效性。然而,“江津农业发展模式”的成功却告诉我们:整合城乡资源,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组织,用市场经济的方法推动农业现代化,就可以实现农业生产与市场的对接,就可以达到延长农业产业链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有人说,由于人口的巨大压力,中国难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因此他们甚至对中国能否实现城市化乃至能否实现现代化抱着悲观的看法。但江津的经济社会发展却以确凿的事实告诉我们,农业产业化和城镇综合发展战略是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矛盾,推进西部落后地区现代化进程的有效途径。●有人说,中国西部经济文化发展落后,难以参与市场竞争;因此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大规模国家投入和所谓精英政治上,甚至公开地呼吁在西部“复归计划经济”。可江津的党政干部与江津人民群众却用实践证明,只要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只要依托区域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只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社会管理模式的变革,落后的西部地区同样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8.
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涵义与标准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之路。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改革开放以来 ,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 ,全国人民充满信心 ,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随着对国情和现代化内涵认识的深化 ,党和政府做出在 2 1世纪上半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2 1世纪是中国人民夺取现代化胜利的时代。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首先应当明确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和“基本实现”。本文的任务是清理现有文献 ,阐明与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相关…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产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粮食和农产品的需求,需要发展现代化农业,把先进的生产方式、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实现农业现代化。本文通过对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阐述了存在的农业机械、科技水平、农业市场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相关的研究,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希望对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潇  卢野 《农业经济》1998,(8):20-21
农业产业化的组织载体王潇卢野农业产业化就其实质来说是通过生产专业化、规模化和经营一体化,组织并带领群众走向市场,从而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因此,作为实现农业产业化主体的农民必须在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中,组织起来发挥集团效应和产业关联效应,外联国内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