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强化农户市场主体地位的实践与思考隋伟溪市场农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农业的主体是由农户、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联合体以及各种社会服务组织等构成。其中,农户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农户仍然是农村经济中最基础性的生产单元和消费单元...  相似文献   

2.
承包制、租赁制与农户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蔡家成(中国人民大学农经系)农村市场发育和市场主体建设的一个主要方面,是使实行承包经营的农户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但是,在真正的承包制下,农户是不可能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的。而实行包干经营的农户,从其与原集体之间的土...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中介组织建设研究窦贤君联产承包责任制塑造了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但农民并没有因而顺利进入市场,许多农民面对市场却是茫然不知所措,这里固然有农民的素质较低和市场观念滞后,农业生产分散经营、规模狭小问题.但也有体制问题。而没有一个有效的农村经济中介...  相似文献   

4.
强化农户市场主体地位的实践与思考隋同文,于伟亭,扈本溪市场农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农业的主体是由农户、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联合体以及各种社会服务组织等构成。其中,农户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来,青州市把培育和强化农户的市场主体...  相似文献   

5.
一、演变基础:农户经营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户经营成为农业经济的主体,农村经济发展将使农村经济成份多样化,但农村经济的基础配查单位仍将是数量最多的农户,农村任何经济成份的发展(包括乡镇经济)离不开农户的支持,农户经营的确立和演变对农村经济起十分重要作用,只有确立农户经营的地位,才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才能使农户资源配置优化、才能进一步完善农村市场、发展农村经济。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实践及世界发达国家农村演变的历史说明农户经营是农村经济发展最有效率的微观主体,首先,农户经营富有经济理性。…  相似文献   

6.
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应成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的主体。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给谁,由谁来组织实施才能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确实是在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后值得探讨的问题。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先后提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拉动战略、发展经纪人队伍、建立农民研究会、协会、发展建设各级各类农业园区等举措,实践表明对农民增收的作用都十分有限,“三农”问题仍然是我省实现现代化的瓶颈。究其原因,关键是农民的主体地位和积极性被忽视了,因而出现了政府着急、企业积极、农民不温不火的局面。十几年来,大力推行的农业化经营战略,其出发点是好的,但这种产业化经营是虚拟的,产业链是不完整的。龙头企业 基地 农户 科技的几种运作模式,没有确保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让农民获得农业产业链的平均利润更是一种奢望。因为不论是公司还是经纪人,资本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利润最大化是他们追求的目标,龙头企业与分散的农户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而且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覆盖所有的农户。另外,十几年来大力提倡的经纪人队伍建设,不仅使农民利益受损,还破坏了农产品市场的正常秩序。历史地看,19世纪中期以后世界各国相继出现的合作经济组织,就是农民或工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对抗大资本的中间盘剥而组织起来的互助组织。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世界各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共同需要。分散经营农户如何进入市场,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给我们提供了经验,他们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经历表明,在政府的扶持和鼓励下,把广大农户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发言权,可以左右市场份额、价格、利润的经济合作组织,才能解决农户因其经营规模小、素质低、实力弱,进入市场的成本高,中间商很容易利用小农的这些弱点进行盘剥的问题,才能改善农民在市场中的被动不利地位,才能改变农民始终是社会上弱势群体的状况。  相似文献   

7.
联产承包责任制塑造了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但农民并没有因此而顺利进入市场,许多农民面对市场却是茫然不知所措,这里固然有农民的素质较低和市场观念落后,农业生产分散经营、规模狭小问题,但也有体制问题。因此,建设农村经济中介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这是摆在广大农业经济和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光荣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张曦 《南方农村》2014,(5):28-31
现代农业发展中农民应居于主体地位,表现在农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的主体,是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主体,是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主体。而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农民主体地位严重缺失,制约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主要表现在农民文化水平偏低,生产经营主体地位缺失;农地产权关系不清,农民产权主体地位缺失;组织化程度低,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缺失。因此必须进行一系列制度改革,重构农村土地制度,增强农民获取财产性收入的能力,着力提升农民的农地产权主体地位;创新职业教育培训机制,增强农民的生产经营能力,着力提升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加快农民组织化建设,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着力提升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9.
何虹 《农村经济》2007,(12):13-17
农民问题是影响中国建设和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而农民主体地位的缺失是问题的关键.目前中国农民没有作为国家公民和市场主体应有的地位,本文针对当代中国农民主体地位缺失的现状,从法律的视角分析造成农民地位弱势的原因,提出提高其法律地位、根本消除身份歧视制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论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经济化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家庭承包制为内容的双层经营制,极大地解放了我国农村生产力,但却面临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为此,90年代初开始,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农业产业化热潮,“公司 农户”模式成功地缓解了这一矛盾,担近年来小农户与大公司的矛盾凸现,多数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主体地位仍不对称,农民处于无组织状态,市场交易中处于被动不利地位,无法分享加工增值和销售利润。笔者认为,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农民组织化严重滞后的问题亟待解决,发展合作社等中介组织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营管理》2001,(8):32-33
近年来,本市郊区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农村政策,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作为投资主体、经营主体和市场主体的地位进一步确立。在当前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的形势下,郊区农民为了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保护自身经济利益,自愿成立了形式多样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内提供各种服务,对外参与市场竞争,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引导本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根据近年来中央和市委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提出以下意见:   一、发展农…  相似文献   

12.
农业市场主体发育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市场主体发育的若干思考陈忠卫一、我国农业市场主体(农户)地位模糊化的经济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作为完整意义上的农业市场主体而存在,至少须具备三个基本特征:①农户能够依据市场价格变动与供求关系,自主作出生产经营安排、销售计划,不存在超经济性的政...  相似文献   

13.
商品交换的有偿转让本质,决定了商品经济社会对独立利益的肯定。而利益与权力的对应关系,进一步迫使人们去肯定各市场主体的所有权。这种所有权,又因为市场主体基本构成单元的私人性而必然私有化。农村初步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就,原因就在初步确立了农户权利主体的地位。而接下来却没能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也正是缘于对所有权肯定这一根本问题的回避。  相似文献   

14.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理论探索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世纪80年代实行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了农民的微观经济主体地位。农民作为一个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直接组织从原材料的采购到农产品的销售整个过程。农民在进入市场的过程中,由于单个农户力量的弱小,逐步产生了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共同进入市场,以增强农民的力量,提高农民的市场地位的需求。在需求推动下,从1980代起,全国各地农村出现了一类专为农民家庭经营提供技术指导、信息咨询、农业生产资料采购、农产品销售的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实践的发展带来了理论研究的繁荣,从1980代起,国内学者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  相似文献   

15.
高勇 《农村经济》2003,(11):1-4
“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党的十六大对解决“三农”问题提出若干重要方针 ,特别是关于“尊重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 ,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的论述 ,为我们搞好“三农”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需要在思想上深刻领会其精神 ,在实践中认真探索和总结经验 ,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推进其发展。一、着眼于抗风险保增收 ,引导农民树立市场观念增收是农村小康建设的关键。“三农”问题中 ,当前反映特别突出的矛盾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全国而言 ,自 1996年到 …  相似文献   

16.
对农村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的再认识崔继云对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的再认识,有助于作出正确的决策,强化市场主体的地位,把市场主体引入市场,促进农村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一、农村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的多元化与多层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青州市围绕加快发展市场农业,全面实施“主体多元化、市场网络化、农业产业化、调控科学化、服务社会化”的战略。主要做法:(1)进一步强化农户的主体地位,积极推行股份合作制,发展壮大村级合作、个体私营等多种经济成分,培育农村市场主体。(2)大力发展农产品销售市场、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和“无形市场”,加快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健全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3)确立主导产业和产品,大力兴办龙头企业,搞好企业商品基地建设,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4)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建立粮食风险基金和粮食储备体系,调控和引导农业经济活动,减轻农民负担,建立和完善农业宏观调控体系。(5)建立市、乡、村、农户四级服务体系建设,搞好产前信息、产中科技、产后流通三个服务,促进农业服务社会化。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对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做出了一系列新的部署。报告特别强调,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要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要尊重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集体经济实力。这是新时期党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  相似文献   

19.
一、制定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重大意义 农村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确立了党在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即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户的市场经营主体地位也因此确立.但是,由于经营规模小、应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农户在商品生产和经营中遇到很多困难,因此,组织起来共同面对市场风险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分散经营的农民的必然选择.其中,受到农民群众普遍欢迎的一种十分重要的组织形式,就是农民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为相关农业市场主体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从建设乡村多方参与角度出发,坚持农户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以农业市场经营主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个体农资经销商的经营行为逻辑,指出其助力乡村振兴的优势,认为存在农业社会化服务程度不高,经营主体供给服务单一,农户需求信息收集有时滞性、偏差性,市场经营混乱等问题,据此提出相应措施,以更好地服务小农户生产,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