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工业化是当代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各国工业化过程中 ,工业与农业发展、城市与农村发展表现出一些共同的趋势和规律。研究这些规律 ,搞清中国工业化所处历史阶段 ,并结合中国国情采取合适的农村农业发展对策 ,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 ,实现我国工农业和城乡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一、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发展经济学家将工业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即农村、农业支援城市、工业发展阶段 ,大致相当于工业化初期阶段。该阶段的特征是 :工业化的成长主要依靠农…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农村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农业上不去国民经济发展就要受阻,农民收入上不去拉动内需就要受阻,农村经济上不去农村安定就要受阻,这是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党的十六大以来,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山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局 回顾、研究60年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实践与艰难探索,我们可以获得以下最基本的认识。这就是:第一,农业机械化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推进其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必然性选择,是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第二,发展中国家推进农业机械化必须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大体同步前进,但不是齐步前进。在一定时期内集中力量发展工业化,而在其工业化达到一定水平时,则应用其发展起来的经济与技术力量装备农业、反哺农业,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业内部就业深化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业内部就业深化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孔祥智马九杰农业劳动力转移一直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现实途径无非有:一是利用劳动密集取向技术发展农业,适当调整农业内部生产结构,如加大出口创汇经济作物产品的生产等,在农业部门中扩大可增...  相似文献   

5.
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本世纪头二十年要基本实现工业化。加快工业化的进程,就必须把农业产业,农村产业规划在工业化发展之中,用抓工业的思路、理念、机制和方法抓农业,走出一条城乡统筹,以工补农,工农互动,农业生产,农业企业工业化的良性发展之路。农业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必由之路。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看,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工业企业进军农业企业领域。农业领域运用工业理念进行生产,营销和管理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经阶段。目前我国农业正处于自给半自给农业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时期,就必须用工业理念谋化农业发展解决农业、农村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以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村工业化是在集体土地制度与传统城乡关系格局下进行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它的局限性和破坏性决定了典型农村不可能通过这种模式来实现发展目标。本文认为,典型农村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化的农村和农业,应在农村人口大量转移的前提下,依靠城市工业化和城市化,依靠城乡统筹发展来实现典型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2005年GDP总量达到1823万亿元,人均GDP1740美元,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但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相对滞后,目前的城市化水平只有40%左右,而且城市分布不均衡,尤其是农村小城镇发展缓慢。城市化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过渡的历史过程,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可以提高我国城市化的整体水平,也是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必须正确认识农村小城镇发展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积极探索农村小城镇健康、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加快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本文的基本预设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深入,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问题已更多和更主要的来自于农业和农村外部;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力改善宏观社会经济环境,加速农村工业化和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已成为中国农业和农村持续、稳定发展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前提。据此,在确立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已发表的农村社区调研成果进行再开发,得出若干理论概念和农村工业化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拟就农村工业化过程、农村工业和农业生产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以及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农村工业化是不同社会、不同地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纵观农业发展史不难发现,农村工业化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蓬勃发展之后,工业才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社会最终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工业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红 《农业经济》2000,(5):30-32
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劳动力大规模转移是世界各国共有的现象。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难点,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转移问题不仅关系到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实现。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制定相应政策,采取有力措施。一、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关理论和模型二战以后,围绕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如何变二元经济为一元经济的问题,发展经济学家对于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从而带动整个经济均衡发展,进行…  相似文献   

11.
国家工业化发展阶段与宏观政策方向牛若峰近来我国农民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议论颇多。一个很重要的共识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滞后,农民隐性失业严重。我认为这些问题与经济发展战略安排、工业化发展阶段和宏观政策具有密切关系。我想就此谈些粗浅看法,与各位同仁共...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是一个农业型国家和地区逐步转向工业化发展道路的自然规律和必然选择,工业化程度和城镇人口比例越高,表明这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越高,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历史进步的表现。千百年来,我国一直是个传统农业大国,国民经济发展十分缓慢,人们长期处于温饱时代,生活水平低下,原因就是工业不发达、物质缺乏。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我国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相似文献   

13.
经济市场化是我国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是社会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大势所趋,是发展中国家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化过程启动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城市化过程,城市化在工业化的有力推动下不断向前推进。首先,从“推力”角度作用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其工业化早期开始...  相似文献   

1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伟大变化,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农村社会全面进步。这些成就的取得是谁都无法否认的基本事实,但与此同时与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总体上尚未摆脱不发达状态,还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特别是一些地方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乃至腐化堕落,这不仅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国家政权在农村稳固的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根据十五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的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成为人们研究和思考的一项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农村工业化是发展经济学的范畴,其内涵和外延至今还没有一个科学而权威的界定。本文认为,农村是一个相对城市而言的空间地域概念,工业是相对农业的产业概念。所以,将农村工业化定义为:在农村发展能促进农业增长和增值的加工业。因此,农村工业化必须与农业生产工厂化和农村社会的城镇化相伴而行。农村工业化也是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文明的不断应用而使农村社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模式选择。一、我国农村工业化的必要性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的产物,工业化战略的不同选择,对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一个长…  相似文献   

16.
农业作为最基础的生产部门,无论对于经济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国拥有13亿多人口,有9亿在农村,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农业是我国13亿多人口的不可缺少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工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工业化发展的进程。对我国及多数国家而言,农业不仅仅是一个基础产业,也是一个战略产业。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指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实  相似文献   

17.
农民人均占有资源少,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村公共服务弱,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很多人仍然昧于国情,“拿农村的地、发工业的财、做城市的梦”,把农民、农业与农村排除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之外。  相似文献   

18.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劳动力产业间的有序转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后起工业化国家,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大国,劳动力过剩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长期任务,党和政府在做出决策时,要把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增加就业作为最重要的指导方针,要选择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劳动力产业间转移模式,即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其与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相匹配。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家庭经营的分化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年前发生在中国农村的变革 ,确定了农村家庭经营的历史地位。改革的大潮使农户的命运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农户家庭经营不断在发展中分化 ,又在分化中发展。客观地分析并科学地引导农户家庭经营的分化与发展 ,是中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一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 ,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 ,就是一个第二、三产业劳动力不断增加 ,第一产业劳动力不断减少的过程。因此 ,对于一个总人口中农村人口占据绝大群体的中国来说 ,农户家庭经营不可能是一个稳定的经营群体。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必然发生分化 ,并在…  相似文献   

20.
发达国家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考察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浪平 《农业经济》1999,(12):41-42
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是社会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大势所趋,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关注或者说面临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对发达国家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发展过程考察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经济市场化,并对我国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协调发展作进一步探讨。一、社会经济的同步进化过程:发达国家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城市化的模式考察发达国家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呈同步进化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从历史角度看,发达国家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城市化呈现同步进化的史实。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