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通企业管理》2006,21(5):48-48
“琼沙”2号客轮驶抵两沙永兴岛,为阿沙军警民送来蔬菜、食品、淡水等物资。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这艘1500吨级的客船每隔20天往返于海南岛和两沙永兴岛一次,接送往返人员和运送生活物资。“琼沙”号多次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被岛上军警民亲切地称为西沙“生命船”。  相似文献   

2.
6月8日,重庆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作出决定,表彰全市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荣获重庆直辖十年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3.
新乡市交巡警支队在全面推行科学高效管理机制,提高交管工作水平,确保人民群众平安出行的同时,探索出一条新时期交巡警队伍规范化管理的新路子,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政法系统人民满意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4.
四平市运管处是四平市交通局所属事业单位,依法管理四平市客货运输、出租车运输、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动车维修等相关业务,发挥着重要的行政执法职能。这些年,四平市运管处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开展了多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为运管事业的发展和运输环境的改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04年,该处被吉林省委省政府授予“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5年,被吉林省运管局评为文明运管处;2006年,荣获“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2007年,又被评为“全国文明示范窗口”。  相似文献   

5.
2014年4月21日,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召开的上海市精神文明表彰会上,巴士电车公司“最美司机”13路驾驶员刘银宝荣获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颁发的“2013年度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的荣誉证书。今年3月,刘银宝被中国交通报和中国道路运输协会评为中国道路运输风范人物。  相似文献   

6.
座落在思茅市区思茅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教学园内的思茅交通驾驶培训学校(下称思茅驾校)已建校近20年,在思茅市以校风正、环境美、名师荟萃、特色卓著、成果突出而闻名,先后多次被云南省精神文明委、云南省道路运输管理局、思茅市等部门授予“云南省先进班组”、“文明窗口”、“消费者信得过单位”、“文明驾校”和“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吉林省松原市运输管理处始终坚持以构建”和谐运管、阳光运管、数字运管”为工作方针,紧紧把握文明创建、队伍建设、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工作三大主线,把精神文明创建与运管工作同安排、同布胃、同检查、同考核,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优异成绩,连续11年被省运管局评为文明运管处;2009年获得省交通系统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称号,2004年、2006年、2009年被省政府评为运输管理先进市;自1998年以来,连续4次被评为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标兵单位。2011年被国家文明委评为国家级文明单位。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宁夏永宁运管所在道路运输管理工作中创新管理理念,创造性地以运政文化为载体,开展多形式创建活动,用先进的文化武装人,焕发干部职工的活力,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以文明创建推动整体工作,先后荣获自治区交通系统先进单位、文明单位、见义勇为先进集体、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称号。2009年1月获中央文明委“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9.
寓精神文明建设于行业规范化管理之中,是克服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两张皮”现象的根本措施。近年来,滦平县交通局不断探索,坚持在行业规范化管理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连续七年保持市级文明单位称号。 一、加强行业规范、培养职业道德是搞好行业管理的基础 行业规范是行业管理的前提,培养职业道德必须从行业规范抓起。行业规范有二个层次,一是思想层次,二是行为层次,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制定规范必须注意这一特点。只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针对当前我国面临的形势,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认真研究落实决议精神,对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保证我国的长治久安,保证九五和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下面我想结合我们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就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问题谈点看法.一、必须坚持不懈抓认识.这几年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错误认识,如认为只要物质文明建设搞上去了,精神文明建设就会自然而然上去,可以少抓的“自然论”;认为人们在实践中会从教训中觉醒,自己去呼唤真、善、美,自觉地反对假、恶、丑,可以不抓的“自发论”;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抓多了会影响物质文明建设,不可大抓的“对立论”;认为上面有要求,不抓又过不去,抓起来又有难度,因而在工作中出现不是真抓的“应付论”;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党委和政工干部的事,物质文明建设是行政领导的事,不可乱抓的“分家论”;认为世风日下,不正之风已经蔓延到政治、经济、思想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