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经类高等院校长期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课程体系中处于附属地位,新增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也面临上述境遇,并在长期发展中也表现出管理缺乏科学性、主体的考核方式单一、质量评价体系落后的现状,针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依据课程的性质、内容、适合实践教学的程度,将现有实践教学课程进行分类,划分为基本实践课程、专业技能实践课程、综合性实践课程,通过实践课程的科学分类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引导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在大学阶段做出适合自己兴趣、性格、能力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科建设的重点。通过分析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存在的课程设计不合理,缺少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心理辅导健康教育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关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社会服务人才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等应用型社会专业是对时代要求的积极回应。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而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专业发展仍然面临招生就业、人才培养、专业特色和学科发展等问题。在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定位与特色,并提出了专业发展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历了十年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仍然面对许多困难和问题。论文分析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中面临的就业问题、与相关专业的关系问题以及专业领域与专业定位问题。据此,提出专业发展要以就业为导向、协调与相关专业的关系和重点发展劳动关系、社会保险等方向的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5.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问题。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密切关注市场需求,按照知识经济发展趋势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育的发展规律,从构建能力主导型的课程体系,提倡参与式教学,加强劳动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及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刘玉娟 《经济师》2011,(4):132-133
广西财经学院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目前仍然不完善,由于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科特色,课程设置无基准,在课程设置中,厚基础与宽口径的关系没有处理好,课程的先修后续以及各门课程的衔接关系没有理顺好,课程设计理论性太强,忽视教育内容的实用性,导致毕业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差。为此,必须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就业需要,确定专业发展方向和特色,调整课程体系结构,构建适应自身定位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相似文献   

7.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开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积极促进就业、维护职工权益、协调劳动关系、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是我们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奋斗目标。我县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从1986年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到现在已经经历了16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很大成绩,同时也存在差距和不足。本文是从我县基本情况出发,对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做一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中国省级社会保障公共支出存在着类型化的可能。通过选取"社会保障公共支出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力量"三个变量作为分类框架和指标,利用2005—2008年度截面数据测算,可以将各省份区分为东中西三大类型区域。统计分析发现,这三类区域不仅在省级社会保障公共支出相对比重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而且各区域也形成了不同的社会保障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9.
论稳定劳动关系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关系稳定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密切相关,而社会保障对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影响较大,进而影响劳动关系的稳定.鉴于我国劳动关系不太稳定的现实,应当构建维持劳动力供需平衡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失业保障为重心,以促进就业为目标,建立适用于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的两套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加速工业化进程是当前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工业化对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既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劳动和社会保障必须适应加速工业化战略需要,在社会就业、职业培训、社会保障、劳动工资制度改革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采取积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李三梅 《经贸实践》2016,(15):82-83
市场需求决定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市场对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毕业生不仅仅作为工作者,同时更应该成为岗位创造者.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传统教育对于学生的应用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均重视不够或操作性欠佳,尤其是在新建本科院校或独立院校中,开设此专业不具备专业优势,如何改变该专业培养模式,促进专业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增加就业机会与就业岗位,需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下岗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实践运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东北两市下岗失业人员社会保障状况的调查分析,旨在揭示有关下岗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实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原因加以探讨。本文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讨论并不局限于对制度本身的讨论,而是从制度运行的社会结构背景、制度与制度实施对象的关系入手进行分析。本文认为从制度运行的背景来看,导致制度在实践运行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存在于四个方面;而从制度与目标人群的关系来看,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并没有从下岗失业人员的具体需求出发,而是实施了重保险、轻救助的保障模式,下岗失业人员的实际需求与制度目标存在着差距。  相似文献   

13.
纪文杰 《时代经贸》2012,(14):17-17
本文以《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杂志所转载文献为基础,回顾了2012年上半年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领域的研究热点。分别综述了研究者在就业与失业问题、劳动关系与劳动立法、收入分配、工资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时地了解最新的理论动态和学科发展方向,便于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社会保障与和谐社会建设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是妥善处理好平等与效率的关系。社会保障制度是协调平等与效率关系的重要制度,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制度保证。要从建没和谐社会的目标出发,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包括整合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范围;筹措社会保险基金,消化制度转轨成本;主动创造均等机会,强化社会保障功能;创新社会保障方法,促进公平效率协调。  相似文献   

15.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重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韩朝贸易方向)是为体现辽东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地域优势而设置的特色专业,其自身的实践性和涉外性特点,决定了该专业所培养的人才要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开拓创新能力,以及较好的外语交流能力。围绕这些能力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能更好地突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的文科教学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实践教学工作如何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确定发展和改革的目标、内容,如何科学开展工作等都是实践教学管理中应审慎考虑和探讨的问题。“分类化”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根据课程的特点对现有实践教学课程进行科学分类,在课程分类的基础上,不同类别的课程分别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规范实践教学方案,确定各个类别实践课程的学生成绩考核方法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实施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7.
分类教学作为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旨在有针对性地培养各类人才。为了更好地实现分类教学的目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分类方法和教学实施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机动车辆保险与理赔课程分类教学的探索研究,借以为高职汽车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新的尝试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正发生着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代表的科学技术革命,人类已经跨人信息时代。社会信息化与计算机应用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并导致从经  相似文献   

19.
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政实践教学,可以丰富和充实思政教育内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高校应从优化思政课程内容设计、创新思政教学方法和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三个角度实现劳动教育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融合,切实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培育出满足新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22,(1)
文章通过对高职流通类专业实践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比较以及二者的相关性分析得出高职院校流通类专业实践教育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的可能。借助高职流通类专业劳动教育与专业实践教育"融合递进式"教学模式,创新高职流通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提出高职流通类专业实践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途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