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申恩威  湛慧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3):103-104
在日本,从事进出口贸易的经济组织有商社和综合商社两种形态。商社主要从事进出口的对外贸易活动,与综合商社相比,规模较小,无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际市场上,商社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远不及综合商社。而综合商社实际上是一个以从事对外贸易为主,还兼营国内商业、贸易代理、金融服务、仓储运输、信息咨询、产品开发、技术研发等多项职能的大型跨国集团。  相似文献   

2.
<正> 一、日本综合商社的经营特色(一) 以贸易为主体日本综合商社是以贸易为主导的跨国公司,进出口贸易占35%,第三国贸易占25%,国内贸易占40%。日本九大商社进出口额占日本进出口总额的50%。  相似文献   

3.
<正> 一、日本商社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日本现有8,661家贸易商社,其中股票在证券市场上市的有146家,包括9家大综合商社和137家专业骨干企业。日本九大综合商社为:丸红、三菱商事、三井物产、伊藤忠、住友商事、东棉、兼松江商、日棉、日商岩井。1987年,这九大综合商社的总销售额为90兆日元,占日本全国总销售额的30.2%。在进出口贸易方面,九大综合商社的出口额为968亿美元,占日本出口总额的45.1%;进口额为  相似文献   

4.
日本是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战后几十年来,其经济和外贸的发展速度是十分惊人的。日本的对外贸易成百倍的增长。日本的具体进出口业务都是由民间的私营企业进行的。据不完全统计,日本以各种形式直接从事外贸业务的企业(包括厂家、批发商、零售商、运输业和建筑业的企业、在日外资企业)共有一万多家。这些企业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大企业占外贸企业总数的1%,但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却很大,约占75%,其中有九家大的综合商社分别占日本外贸进出口的50%左右。日本的进出口总额近3,000  相似文献   

5.
日本综合商社对日本经济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以1981年度为例,仅在日本本国的总公司,其年商品经营总额大约达34,800亿美元,其中包括三国间贸易额约为20,400亿美元.综合商社,是日本产业组织和海外资源开  相似文献   

6.
日本综合商社是近代产生于日本的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或称一种特殊的企业模式.它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能力。它对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和日本经济国际化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不仅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纷纷仿效日本综合商社的模式,而且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也在仿效日本综合商社的模式。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外向型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为了使我国能参与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打开国际市场的大门,冲破日渐盛行的贸易保护主义,国家体改委早就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中,就生产、建设、流通和外贸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改革重点。特别是在物资、商业体制改革、外贸体制改革与促进对外开放方面,提出了要创建综合商社式的组织形式.为了配合我国船舶物资企业的改革,本刊将再次刊登介绍日本综合商社的涵义、特征和形成、发展过程;日本综合商社的组织、经营与管理;世界各国仿效日本综合商社的情况等.仅供船舶行业各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在探索本企业改革中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技术革命浪潮中,日本综合商社又面临着一次新的考验。在历次产业技术革命中,综合商社曾多次顺应形势,追随时代潮流创造出新型的企业机能,从而确立了综合商社在日本经济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在“以变应变”中求生存,这就是日本综合商社发展的必经之路。例如,第一次产业革命期间,综合商社从英国引进的棉纺织机械振兴了日本的纺织工业;在重化学工业化时期,综合商社在保证原料供应、购销产品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日本九大综合商社在整个日本的对外贸易总额中出口占47%,进口占65%,可见在“贸易立国”的日本,综合商社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技术革命使日本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8.
日本由于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了工业劳动生产率,改变了工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加强了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对外贸易是日本综合商社经营的主要行业。九大综合商社直接或间接经营的对外贸易,约占日本进出口总额的一半。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综合商社经营一切社会需求的商品,小到方便面,大到卫星发射器材。综合商社不仅进行国内贸易,还通过遍布世界的支店网开展进出口业务。同时,我们还克服重重困难斡旋三角贸易。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在全世界拥有150个支店,在中国的北京、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广州、深圳都设有办事处,进行着各种方式的贸易联络活动。我们认为最为重要的是怎样迅速而准确地向客户提供情报。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在东京设有电讯中心,  相似文献   

10.
近来,组建企业集团和如何能将外贸、商业、物资部门或企业融合为一体及组建综合商社,成了非常热门的话题。其中,人们尤其对组建综合商社问题感兴趣。但不少人对什么是综合商社并不十分了解。笔者曾去日本作过有关考察,本文以日本最大的综合商社“三菱商事”为蓝本,为大家提供一个比较典型的综合商社模式。  相似文献   

11.
<正> 综合商社最早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成长于二战后,本世纪70年代以来被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所移植和模仿。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确定以后,一些大型专业外贸公司、工贸公司、大型企业集团也在探索综合商社发展之路。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开始由国家和省两级审批进行综合商社试点。国家审批的有,1994年12月31日国务院批准的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为国家级首家规范化的综合商社试点企业,省(直辖市)级审批的有,1994年辽宁省政府批准辽宁省畜产进出口公司为辽宁省级综合商社试点  相似文献   

12.
综合商社是以贸易为主,综合贸易功能、金融功能、信息功能、组织管理功能,以及服务功能为一体的、贸工农技相结合的跨国公司企业。日本特别是韩国综合商社的经验和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公司跨国经营取得初步成效的事实证明,外贸总公司走综合商社(综合贸易公司)道路,是加快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加国有外贸企业活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提高外贸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外贸企业改革的新模式──综合商社程长有最近国务院经贸部批准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按综合商社模式运行。这标志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一个新层次,为我国国有大型企业改革创出了一条新路,意义是深远的。综合商社是起源于日本的一种大型化的贸易与产业、...  相似文献   

14.
王震宇 《国际贸易》1995,(7):33-34,42
相同点 日本是综合商社的创始国,而韩国是移植综合商社最成功的一个典范。在运用综合商社这种组织形式扩大出口、带动本国经济增长和产业国际化方面两国是一致的。日本综合商社对日本巨额的贸易顺差可说是功不可没;韩国政府在本国国际收支恶化的情况下采用政府推进模式,迅速成功地发展了自己的综合商社,因其本身的政策导向便是“出口型”的,故其对韩国近几年  相似文献   

15.
<正> 综合商社是一种以贸易为主体、以金融为纽带,集贸易、金融、信息、投资、协调组织、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大型跨国公司。综合商社产生于日本,是推动日本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亚太地区不少国家纷纷效仿,成为各国走“贸易立国”之路的重要经济组织形式。韩国移植日本综合商社最为成功。因此,日本和韩国的综合商社最具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 综合商社原是日本独创的一种商业组织,以其规模和综合经营优势,成功的经营活动,对日本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对世纪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包括美国、韩国等在内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都以其为模式,探索发展本国的综合商社。其中韩国比较成功地借鉴了日本的经验,并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在政府的有效推动下发展有韩国特色的综合商社。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考虑到国内国际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大的环境,中国应当研究和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综合商社组织,以带动和促进  相似文献   

17.
<正> 一、日本、韩国综合商社的成功经验 1.日本综合商社的特点 作为综合商社的发源地,日本的综合商社有着不同于其他国家、其他外贸企业、大型企业的一些显著特点。其中,内外贸相结合是最主要的一个特点,也是其成功的经验之一。外贸与内贸相结合,以内贸作为外贸后盾,外贸作为内贸补充。在日本,综合商社的国内贸易是其营业  相似文献   

18.
战后,日本综合商社在发展国民经济中起了不小的作用.三菱商事、三井物产、伊藤忠商事等九大商社在日本的对外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此外,商社还  相似文献   

19.
综合商社是日本独创的一种商业组织,以其规模和综合经营优势,成功的经营活动,对本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70年代起,不少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纷纷仿效日本,成立自己的综合商社,其中韩国在政府推动下建立的综合商社最为成功。  相似文献   

20.
一、日本综合商社的规模。1980年世界出口总额约为19,965亿美元,同年全世界的海运货物量约为36.48亿公吨。而1982年日本九大综合商社的营业额竞达80.112万亿日元,为同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248.69万亿日元)的32%。日本的综合商社,长期以来积累了各种经验,现已成为经营二万多种各类商品的国际性企业。二、日本综合商社的流通机能。日本的综合商社掌握广泛的知识和准确的情报,谙热商品贸易,能把各种领域的商品与技术贸易巧妙地结合起来,创造自己独特的商品及商品系列,从而扩大了经营范围。综合商社既有交易机能,又有组织开发、金融、情报等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