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延锶 《特区经济》2013,(11):182-184
2013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新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完善调整办法,新机制政策指向性明显,即在缩短调价周期的同时降低定价办法执行过程中的人为影响和随意性,保证机制和规则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发挥。为考察成品油定价机制完善前后政策执行上的变化和差异,从实证角度出发,针对成品油定价机制调整以后在价格响应滞后性、规则透明度以及政策执行严谨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成品油定价机制调整后,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对于国际原油价格变化响应的滞后性明显缩短,定价政策执行的严谨性得到加强,价格调整触发和调价幅度计算的规则透明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
康玲  张亚光  惠晓峰 《特区经济》2006,(12):119-121
本文通过对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分析,阐述了在现行的定价机制下,成品油价格在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着重探讨了其对相关行业的影响,论述了国家给予相应补贴政策的作用,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成品油倒逼定价机制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素玲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11):104-106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新成品油定价机制,是以成本为基础,加上厂商合理利润和国家税费加成定价。本文在分析这种定价机制的现状及缺陷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成品油倒逼定价机制。作者认为新构建的定价机制不仅能吸取美国公用事业行业定价的前车之鉴,而且也可以避免国家发改委定价机制存在的总成本的确定缺少科学性、不利于企业降低产品成本及造成政府(管制者)的监控困难等诸多弊端。  相似文献   

4.
我国成品油价格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品油作为我国的基础性能源成品,其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实质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我国成品油价格体制始终坚持以市场化的定价机制作为改革的方向和原则,当前我国成品油价格由政府定价逐渐转向和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相接轨,但价格机制仍然存在诸多弊端,导致其经常大幅波动,以至于成为CPI波动的导火线和驱动器。文章针对该机制的不足,提出相关建议来进一步完善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推动我国CPI的稳定运行,维护成品油市场乃至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国际油价疯狂震荡使我国已酝酿了8年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出台的一个强有力支撑,同时也将迎来该机制出台的最有利时机。专家认为,应该尽快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促进工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6.
国内     
《浙江经济》2010,(19):10-10
成品油定价新机制将考虑国内因素 国家发改委正在就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征求各方意见。国家发改委否定了原稿中提出的将成品油定价权下放石油公司的方案,明确了国内定价机制朝向市场化轨道前进,更加贴近国内市场的原则。其中提及的“根据国际市场油价变化及国内成品油市场供求情况自行确定调价方案”,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2009年出台并正式实施的国家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分析出新成品油定价机制是在国际价格接轨原则下实行限制最高售价和差异性消费补贴的成本加成定价方式,具备理顺石油产业链条、增强市场透明度等优势特点,但同时也存在催生市场投机、政策油荒、炼化亏损和竞争失衡等问题缺陷,得出当前油价机制依然是政府主导的市场被动调价模式,成品油价格改革应朝着市场化方向继续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8.
1998年6月,中国出台《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10年间,呼吁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声音不绝于耳。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的官员在各种场合多次表示,要实现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市场化。然而,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一直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9.
成品油定价新机制的"亮相"并不算完美,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它正在市场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宽。体验过2012年油价的"四涨四跌",人们已对成品油价格调节感到"麻木"。呼声一直不断的成品油定价新机制并没有在2013年伊始伴随油价上调出台,难免让人有些失望。事实上,自2009年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以来,关于成品油价格机制的质疑就没有停止过。3月27日,成品油定价新机制的"亮相",还是给国内成品油市场带来了一线希望。按照新机制要求,成品油价格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但  相似文献   

10.
文章提出公共住宅秩序的概念,认为公共住宅秩序是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与协调的结果,公共住宅政策有效与否应当针对特定的公共住宅秩序而言.而后,结合人类"知识问题"和有限理性等两方面对公共政策制定进行分析,认为公共政策规则性低效率是客观存在的,并认为提高公共政策效率的途径在于建立一种机制,用以反映动态的公共住宅秩序,用以运用尽可能多的政策相关者的知识.最后对美国和我国的公共政策设计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改进我国公共政策设计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杭州市制定公共租赁住房政策为例,分析了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形式选择、效果及存在的局限与不足,提出了对策和建议。要提高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能力,提高地方政府对于公民参与的重视程度,拓宽公民参与渠道,完善公民参与形式,实现公民参与的机制化。  相似文献   

12.
温晓鹏 《魅力中国》2010,(23):101-101
公共政策的实质是对社会利益的权利分配,只有在政策制定机制完善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公共政策的选择过程和选择结果代表公共利益,从而保证对社会资源进行公正、合理的分配。对公共政策的概念及其制定的概念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当前我国公共政策评制定过程的不足,提出了完善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尚君君 《魅力中国》2010,(23):99-99
公共政策执行是关系到政策成败的关键。当前我国政府在公共政策执行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表现为执行力不足、执行力缺失。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原因有多方面,例如利益结构的分化、部分公共政策的制定缺乏合法性和合理性、少数公共政策执行者素质偏低、公共政策执行的行政监督机制薄弱等。,改进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政策的有效落实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措施,对我国政府提高公共政策执行力、保证政策目标的实现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6月20日起,我国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这次调价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因为调价时机选择在奥运会前,而且当前CPI涨幅还比较高;批发环节价格调整幅度接近20%,零售价格调整幅度在15%左右.由于目前我国成品油价格离国际水平有40%以上的差距,这次调价后,后续调价行动乃至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推出,还将受CPI涨幅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黄倩 《魅力中国》2010,(6):158-159
公共政策的合法性是公共政策实现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提高政策有效性和政策执行效率,体现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内在基础,即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有效实施是以合法性为前提的。影响公共政策合法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公众态度。公众态度直接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等全部过程。为了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民主化,进而获取和保证公共政策合法性,就要求公共政策的制定尽最大可能争取公众时公共政策的认同和支持。本文以武汉市公交线网优化政策为例,论述了该项政策的合法性,文章运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方法首先从理论知识出发阐述了公共政策的内涵及功能,界定了公共政策合法性的概念,进而引出政策实例,分别从政府视角和公民参与的视角论述了该项政策的合法性,最后分析得出武汉公交线网优化政策缺乏合法性依据的结论,并倡导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公民参与,使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真正符合民意,达到全社会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公共政策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分析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困境,提出从转变传统观念构建透明政府、培养公民意识完善公民参与、加强制度建设扩大参与渠道三方面来提高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  相似文献   

17.
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众多利益主体的博弈.因此,必须考虑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正视利益冲突与矛盾,合理分配公共利益.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协调,要求在政策制定时找到利益的重合点,以实现公共政策的有效性,并建构公共利益平衡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公共政策制定成本居高的经济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东毅 《理论观察》2006,2(1):59-60
公共政策制定成本是公共政策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共政策分析中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合理界定政策范围、提高公共政策制定者素质、规范公共政策制定程序以及完善公共政策监督系统是解决我国公共政策制定成本居高的主要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由于原油和成品油价格倒挂使得国内石油加工业上半年出现全行业亏损,国内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进行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这将对石化行业和相关行业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关注     
中国将建立成品油商业储备机制近日,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副司长王晓川表示,中国将建立成品油商业储备机制,以加强中国成品油供应安全,目前,相关政策的制定正在讨论中.对于成品油商业储备的规模和数量,王晓川表示,各国数量和规模各不相同,从既有的研究来看,在现有消费量20%的指标内是中国可以考虑的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