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会计双语教学的设计原则(一)会计双语课程要弥补其他课程的不足目前,普通高等院校的非会计专业都会开设基础会计学或类似课程,作者在讲授该课程和专业外语课程的过程中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其一,学生接受度较低。由于会计课程相对比较枯燥,而且学生普遍意识不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将会计学作为管理学门类的九个本科专业和经济学门类的两个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高等学校在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甚至工科专业都开设了会计学课程。由于会计知识内容庞大、专业性强,加之一些教师授课时没有考虑非会计专业学生的基础及需要,教学方法沿袭了传统的会计专业授课模式,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科学确定会计学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成为提高会计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社会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并推动人类进入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能力是人的最基本、最根本的能力,其他能力要么是信息能力的具体表现,要么以信息能力为基础。本文想要阐述的基本观点是:信息能力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能力,为此,首先探讨信息能力的构成,进而论证信息能力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4.
王丹  孙永军 《当代会计》2021,(9):133-135
会计学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的必修课程,而作为非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大都不是会计.因此,与会计学专业相比,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教育应当有别于会计学专业的教育.文章在分析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目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重构教学目的、调整教学理念、厘清教学定位、加强案例教学、完善师资配置、丰富考评形式等建议,并从以上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以达到提升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会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会计学专业主要任务是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工作、初步科研工作或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能力是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现代社会人才需求层次越来越高,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而且具有团结协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知识的快速更新,必然要求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因此,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应具有学习、实践、创新、管理等多个层次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多个环节实现。  相似文献   

6.
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课程学习的角度与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是不同的。本文通过借鉴ISEC课程的理念和方法,探讨了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课程在课程定位、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李博 《中外企业家》2016,(6):189+191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和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标准,造成学校培养的会计学专业学生与社会需求的会计学人才存在一定差距,其重要原因就是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不合理。本文主要从会计学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现状、会计学专业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和根据核心能力要求进行会计学专业的教学改革这三方面来论述基于核心能力的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针对高校涉税课程内容重复、时间短而不连续,教学效果不佳而提出教学改革思路。会计学专业涉税课程内容选取上以具体涉税业务为主,统筹归并,教学上讲求理论与实践并重,技能上加强手工与计算机的双重操作,以促进会计学专业"厚理论、操作强"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办学模式,现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的管理者为了学院的生存发展在专业设置上作足了文章。诚然,好的专业是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好的专业如果没有准确的专业定位和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其毕业生也同样缺乏市场竞争力进而影响学院的生存发展。本文旨在对独立学院如何进行会计学专业的专业定位,尤其是专业定位后的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6,(30):158-159
会计学是经济管理学科非会计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实用性较强但内容枯燥,造成学习效果较差。本文对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教学对象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与各位同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工科院校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秀萍  沈志蓉 《价值工程》2011,30(7):112-114
针对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结合江苏科技大学会计学特色专业的建设,在阐述会计学专业特色的基础上,提出了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并探讨了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职业核心能力是职业能力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且最具承载性和工具性的基础能力。从课程建设的角度,将核心能力的培养整合到课程开发与实施之中,充分发挥核心能力在职业教育领域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基础性、承载性、工具性和过程性的作用和功能,既有助于在核心能力的应用过程中实现专业能力、行业能力的习得,又有助于促进核心能力在学习与应用过程中的培育、提升与迁移。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会计学课程已成为各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随着会计课程的增多,会计实践教学研究,显得尤其重要。基于独立学院以培养专业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特点,应不断完善非会计专业会计实践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设计及教学方法等教学改革措施,让学生既能掌握会计知识,又能合理运用于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高校会计学专业普遍缺乏对实践环节系列课程的评价标准,现有通用课程评价标准与会计实践课程的特点相矛盾,会计实践环节课程的多样性也要求建立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可分别建立枝内实验课程、校外实地实习和毕业实践课程三套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体系的实施需要建立相应的配套制度,评价结果应根据信息来源的可行性、可靠性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5.
课程思政是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手段,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巧妙结合,润物无声地将家国情怀、思想观念和道德修养等体现在专业课程中,增强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责任感,进而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会计学是经管类专业必修科目,是受众较多的专业课程,学生毕业后参加财务工作的优劣将对社会及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因此,会计专业教师对学生做好专业基础教育的同时还要肩负起加强思想教育的工作。本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会计学课程思政教学中,旨在将会计学教学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指导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观。  相似文献   

16.
提升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理念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对于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高校目前所进行的特色专业建设,存在着种种问题和理念偏差.提升会计特色专业建设理念,需要明确特色专业定位并形成差异性;人力资源优势的培育是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而探索有效的特色专业建设评价标准是保证特色建设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18.
孙慧倩  王烨 《财会通讯》2021,(21):163-167
会计确认与计量中的估计与判断要求正确价值观的指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估计与判断具有正确的价值引领作用.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会计学课程思政框架应遵循相关性、协同性、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基本思路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和概念,并在会计具体项目核算部分减值计提和收入确认中再适当融入.植入点可以采用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课堂讲授与翻转课堂、以及课堂教学与课后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会计的作用日益重要,会计人才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就要求工科院校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建立独具特色的会计学专业,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会计人才.然而,工科院校在会计学专业教育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指出工科院校要立足实际,建设会计学特色专业,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在大智移云物等技术浪潮的驱动下,学术界和实务界对会计消亡论和会计重生论各执一词,会计行业究竟何去何从?会计专业教育如何发展?业界均在奋力探索。在双一流建设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一流专业建设的双万计划为会计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契机。文章首先对双一流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等政策进行了梳理,进而通过回归初心的思考提出能力建设的必要性,指出会计高等教育不能用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来替代会计专业本身的能力建设。最后以郑州商学院会计学专业建设为例,从确立教学的中心地位、构建三融合一连贯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双循环多主体的人才培养路径、重构课程体系四个方面进行了会计专业能力提升的探索,期望对后续双万计划中的会计学一流专业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