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利用VAR模型分析了新疆经济增长、城镇化和金融支持三者之间的关系。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检验等定量分析方法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经济增长、城镇化和金融支持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经济增长与城镇化之间相互促进;经济增长与金融支持存在相互促进关系,但金融支持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弱;城镇化与金融支持不存在相互促进关系,两者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经济增长、城镇化和金融支持三者之间存在动态相关。文章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促进新疆经济增长、推动城镇化进程和加深金融支持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速连续8年保持全国第一,能源开发利用对地区经济增长是功不可没的。本文通过对内蒙古1985-2009年能源产出与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有关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发现内蒙古能源产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内蒙古能源产出是内蒙古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内蒙古经济增长不是内蒙古能源产出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速连续8年保持全国第一,能源开发利用对地区经济增长是功不可没的。本文通过对内蒙古1985-2009年能源产出与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有关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发现内蒙古能源产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内蒙古能源产出是内蒙古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内蒙古经济增长不是内蒙古能源产出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4.
通过装备制造业对内蒙古经济增长贡献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装备制造业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绝对贡献事波动性较大,装备制造业各部门对经济增长贡献差异性较大;协整检验装备制造业与内蒙古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的正相关.而误差修正模型显示经济的短期波动对内蒙古装备制造业发展偏离均衡较大,且由非均衡调回均衡的力度很小,说明装备制造业发展不是需求拉动而是靠供给推动.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内涵和动力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方面。资金作为现代社会资本,掌控区域经济、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及区域一体化等咽喉命脉,使金融中介在城镇化进程渠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对优化城镇化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8,(7):46-48
当前山西省正处于经济快速转型发展的时期,通过研究山西经济增长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能够促进山西省的经济转型和城镇化建设。本文通过对山西省经济发展现状和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并依据1990-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两者之间的关系,选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山西省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很好的与城镇化建设相互促进。最后对山西城镇化建设不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因是做了简单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谢泽锋 《英才》2013,(3):98-99
经济学界仍在辩论,以鄂尔多斯为代表的政府主导的“造城运动”,是否会在其他城市展开。 城镇化被视为今后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甚至被看作未来改革的主要抓手。但在鄂尔多斯等“鬼城”现象出现后,问题来了——城镇化是经济增长的自然结果还是经济增长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首先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城镇化和如何城镇化是否影响经济增长。如何城镇化用三个指标来度量:一个是城市集中度,全省城市人口中最大城市所占城市人口的比重;二是大城市人口比重,即省内100万人口规模以上的城市总人口占省城市人口的比重,三是最大城市人均GDP。通过引进交叉项、利用两步回归分析(工具变量回归分析)方法检测如何城镇化是直接影响还是间接影响经济增长,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和如何城镇化都影响经济增长。如何城镇化对经济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直接影响表现在最大城市经济发展和大城市人口比重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间接影响表现在城市集中度通过城镇化率影响经济增长。最后提出从城镇化率和如何城镇化两个方面着手有效推动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额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内蒙古经济增长速度连续居全国之首,在影响经济增长的诸因素中,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最密切,所以对固定资产投资的研究尤为重要。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依据内蒙古1978-2009年的统计数据,对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进行分析,找出其蕴含的规律,从而能对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增长,特别是市场经济的确立,为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活力。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社会的变化,我国的社会从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逐渐发展到今天,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数量相当,这是我国发展历史中一项重大事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城市人口涌向城市也会为社会发展带来新的问题,而缓解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就是农村人口城镇化,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两个问题是城镇化进程中两个核心问题,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同步对于城镇化的稳步进行以及国家建设的协调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城镇化基本概念性问题的基础上对城镇化进程中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同步实现问题作了简单研究。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上市公司与当地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DP、上市公司净资产,代表地区经济增长和上市公司发展能力。文章建立了内蒙古上市公司与经济增长的模型,对1994~2007年内蒙古上市公司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检验表明,内蒙古上市公司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GDP、上市公司净资产,代表地区经济增长和上市公司发展能力文章建立了内蒙古上市公司与经济增长的模型,对1994~2007年内蒙古上市公司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检验表明,内蒙古上市公司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空间杜宾模型针对2005—2015年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就城镇化发展及其他影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进行测算,并将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进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能够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0.25%,但对相邻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为负,带来相邻地区经济减少0.49%。“十三五”时期及中长期亟须区域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发挥新型城镇化在新常态下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协整检验方法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城镇化对安徽经济增长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利用VAR模型对安徽省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变迁的经济增长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和改进Moore指数,分别对新型城镇化水平和产业结构变迁指数进行测算,并在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分析基础上,构建空间自回归模型、空间效应分解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变迁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显示,新型城镇化通过发挥其“选择效应”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生产率,有效促进了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红利”因产业结构变迁而减弱,导致中国经济发展出现“结构性减速”现象,但产业结构变迁的经济增长效应仍存在;实现产城联动,发挥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协同效应”,对于缓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减速”问题,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变迁的经济增长效应因产城关系的阶段性不匹配而存在“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16.
作为城镇化水平相对滞后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正在将其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寄托在新型城镇化之上。这样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城镇化既是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又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使城镇化推动的经济增长具有包容性:使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能为全体公民(无论城乡)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能让全体公民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如何实现这种能够促进包  相似文献   

17.
一、新型城镇化战略是中国经济"内需增长路径"的要求目前,中国经济正处在刻不容缓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新型城镇化道路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人的城镇化",即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是中国经济"内需增长路径"的要求,因为中国经济依靠政府主导投资、政策刺激和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空间集聚现象,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与其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基于此,以城镇人口比重衡量城镇化水平,以实际人均GDP衡量经济增长,利用1979—2013年的数据,采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预测方差分解等方法实证检验了河南省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河南省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之间仍然存在着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两者中,经济增长居于主导地位,而城镇化则更多的是一种伴随现象。  相似文献   

19.
张凯  郝晓燕 《价值工程》2011,30(21):129-131
对财政支出结构的研究是当前我国的一个热门课题,它既可以帮助财政支出目标的实现,又可以考察财政支出结构是否促进经济增长。文章首先对财政支出的相关指标测算内蒙古财政支出的规模,其次根据财政支出职能划分内蒙古财政支出结构进行分析,然后应用回归模型分析内蒙古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根据以上分析的结论,提出优化内蒙古财政支出结构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2012年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省际综合评价和内蒙古区内12个盟市的综合评价,以获取内蒙古在全国的城镇化排名及区内各盟市的城镇化水平,最后给出内蒙古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