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以中国2004和2007年发生高管变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比较新会计准则颁布前后上市公司高管变更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新会计准则颁布前后,发生总经理变更的上市公司均存在利用真实活动调增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但相比较而言,新会计准则颁布后,上市公司新任总经理在上任后一年进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程度更高。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我国会计准则的完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逐渐成为高管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通过2007—2012年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分析,验证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地约束了管理者的盈余管理行为。从实证结果来看,上市公司的CEO强制性变更与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自愿性变更与盈余管理之间却没有显示出任何关联。如果管理者进行了过度的盈余管理,那么CEO将会被迫引咎辞职,这表明董事会尽到了应有的监督责任。另外,当企业的外部环境恶劣,如面临较高的资产负债率、营业成本率持续高位或市盈率高估等情况,上市公司更加倾向替换当前的CEO来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企业的业绩变量与CEO的变更并没有显示出相关关系,说明CEO的变更与企业的业绩优劣并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将发生高管变更的上市公司按变更原因分为常规变更和非常规变更,按继任来源分为内部继任和外部聘任对上市公司在发生变更当年的和前后年份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选取2008-2010年期间发生高管变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Jones模型和检验模型,对上市公司高管变更期间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对于常规变更公司,变更当年可能进行了调增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变更后一年比前一年更有可能进行调增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②对于非常规变更公司,变更当年可能进行调增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而不是显著调减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变更后一年比前一年更有可能进行调增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③内部继任和外部聘任的公司在变更当年都进行了调增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但内部继任公司调增的幅度大于外部聘任公司。  相似文献   

4.
以2000年至2012年沪深两地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在国有上市公司存在多重目标的情况下公司业绩与CEO强制变更之间的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当国有上市公司处于亏损状态时,公司业绩和CEO强制变更之间显著负相关;对于经营状况良好的国有上市公司来说,公司业绩和CEO强制变更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CEO强制变更后,亏损公司的业绩会得到显著性改善,而盈利公司的业绩则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我国经验数据实证检验发现,整体来看CEO变更能够改善上市公司业绩,而且CEO变更的价值效应将在一定滞后期逐步显现。进一步地,研究发现CEO任期长度与企业业绩负相关,而且这一关系在国有控股企业中表现的更为明显,而且较长的CEO任期对亏损企业业绩有抑制作用,而对盈利企业业绩却有促进作用,研究结论对于指导企业更替CEO行为及时机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05—2013年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446家民营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CEO变更频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EO的变更频次对上市民营公司的绩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在一定时期内CEO的变更频次越多,公司绩效会越差。因此对于上市民营企业来说,CEO的稳定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监管手段的加强,上市公司进行巨额冲销盈余管理的手段更加隐蔽,利用会计估计变更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形逐渐增多。为了对巨额冲销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有必要进行会计估计变更视角下的巨额冲销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文章以2012—2014年间披露了会计估计变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该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基于会计估计变更的巨额冲销盈余管理与公司规模显著负相关,与负债水平显著正相关,与高管变更和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不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本是会计政策许可行为,但其却成为经理人进行盈余操纵的手段.文章以2009-2011年间拥有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行为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对非正常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可能性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非正常自愿性会计变更可能性正相关;当第一大股东为国有股时,非正常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可能性较大;董事会独立性对非正常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行为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董事会人数和非正常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可能性正相关,独立董事比例、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和非正常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可能性负相关.此研究结论对完善公司治理内部机制,发挥其功效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2007-2012年我国深沪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CEO权力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以及环境不确定性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CEO权力越大,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在环境不确定性高时,CEO权力与盈余管理的正相关性越显著;进一步地,将应计视角的盈余管理换成真实交易的盈余管理,这些关系依然一致。研究结果为CEO操纵盈余管理的动机提供新的视角证据,对改善公司盈余信息质量与治理结构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0.
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对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对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影响角度进行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为了进行盈余管理而采取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后,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其主审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程度、变更方向,以及变更性质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产生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程度是在会计师事务所与客户之间,就会计政策存在意见分歧的情况下,形成的影响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财务背景的CEO所在公司的经营较为保守,盈余更加稳定,因此,可以预期,财务背景的CEO会采取较少的创新行为。本文采用1999—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验证了这一预期,并且在变更模型、变更财务背景的CEO度量方法、变更创新度量方式以及采用DID、PSM方法控制内生性后该结论保持不变。本文进一步的研究结果显示,财务背景的CEO虽然在创新行为上较为保守,但是在财务决策(财务杠杆、现金持有)上却相对激进,且经营风险(盈余波动)更高。财务背景CEO并非保守,而是“术业有专攻”。最后,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财务背景的CEO持股以及企业是国有企业,可以有效缓解财务背景的CEO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视角,研究了我国民营上市公司CEO持股能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代理冲突。研究发现:CEO持股能够抑制民营上市公司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并且随着CEO持股比例的增加,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下降,说明CEO持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投资者与企业管理层的代理冲突,实现协同效应;董事长与CEO两职兼任时,CEO持股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抑制效应会加强;深入研究发现,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对公司未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对企业长期业绩,而CEO持股能够降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给公司业绩带来的负面效应。基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研究支持了我国民营上市公司CEO持股能够体现出一定的协同效应,缓解投资者与企业管理层的代理冲突。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公司治理角度,以2011—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非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分析了A股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水平是否受到高管团队权益性超额薪酬的影响以及CEO权力强度和内部控制质量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高管权益性超额薪酬与真实盈余管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CEO权力强度能够显著加强权益性超额薪酬对于真实盈余管理的正向影响,而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整体上能够抑制权益性超额薪酬对于真实盈余管理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吴虹雁  朱璇 《会计之友》2021,(12):125-132
以我国退市制度变更为分析视角,考察了退市制度变更背景下不同时期各类盈余管理方式对ST类上市公司"摘星摘帽"的影响.研究发现,单一退市标准制度下,自"戴星戴帽"至"摘星摘帽"期间,同真实盈余管理相比,ST类上市公司管理层偏向于通过应计盈余管理和分类转移盈余管理实现"摘星摘帽".多元化退市标准制度下,自"戴星戴帽"至"摘星摘帽"期间,同应计盈余管理和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相比,ST类上市公司管理层偏向于通过真实盈余管理实现"摘星摘帽".结论 表明,退市制度变更对ST类上市公司管理层利用应计盈余管理、分类转移盈余管理实现"摘星摘帽"产生了一定的治理效应,但也诱导了ST类上市公司管理层转向隐蔽性更高的真实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15.
吴虹雁  朱璇 《会计之友》2021,(12):125-132
以我国退市制度变更为分析视角,考察了退市制度变更背景下不同时期各类盈余管理方式对ST类上市公司"摘星摘帽"的影响.研究发现,单一退市标准制度下,自"戴星戴帽"至"摘星摘帽"期间,同真实盈余管理相比,ST类上市公司管理层偏向于通过应计盈余管理和分类转移盈余管理实现"摘星摘帽".多元化退市标准制度下,自"戴星戴帽"至"摘星摘帽"期间,同应计盈余管理和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相比,ST类上市公司管理层偏向于通过真实盈余管理实现"摘星摘帽".结论 表明,退市制度变更对ST类上市公司管理层利用应计盈余管理、分类转移盈余管理实现"摘星摘帽"产生了一定的治理效应,但也诱导了ST类上市公司管理层转向隐蔽性更高的真实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公司治理理论研宄和企业实践的深入,人们发现CFO在真实或虚假披露财务信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不断曝光的财务舞弊案件更是将CFO推到公众面前.本文以2003~2005年间CFO发生变更的沪市A股制造业企业为对象,通过CFO变更前后企业的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变化特点,分析CFO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未发生CFO变更的企业相比,发生CFO变更的企业在CFO变曼前一年,通常具有较高的盈余管理程度;在CFO变更当年,盈余管理程度会下降;在发生CFO变更后一年,盈余管理程度又会上升;在CFO和CEO同时变更时,变更前一年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比两者未变更的公司更高;在CFO变更当年,盈余管理程度的降幅更大,由此表明CFO变更对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有显著影响,且在CFO变更前后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不同.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CEO任期制度是当前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对CEO任期的研究多数将重点放在CEO的既有任期上,较少研究CEO的预期任期。为探究CEO任期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经筛选后选取了2010—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8 374个样本数据,基于高阶理论和预期理论从CEO的既有任期和预期任期两个方面分析了CEO任期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CEO的既有任期与企业盈余质量呈倒U型关系,而CEO的预期任期与盈余质量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中的CEO任期对盈余质量的影响更为显著,同时文章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文章的研究结论进一步完善了预期任期与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同时对高管任期制度改革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何薇  施宣邑  常悦 《财会通讯》2021,(13):54-57
本文以2007—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分别从高管薪酬制度及CEO特征出发,讨论高管薪酬差异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以及CEO双职性对该影响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高管的薪酬差异与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程度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同时,CEO与董事长双职合一对高管薪酬差异与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程度间关系存在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盈余管理就是企业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调整或控制,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上市公司通过会计估计的变更以达到粉饰财务报表并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这种现象在中国资本市场屡见不鲜.本文对此进行实例分析,提出政策建议,以杜绝管理层利用会计估计变更进行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20.
基于题材面事件的上市公司亏损特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从亏损上市公司发生的重组、高管变更、盈余管理、关联方交易及政府挽救等事件进行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亏损当年发生的题材面事件频率较高、种类较多,且对公司的价值影响较大;对于亏损上市公司而言,其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相对较弱,而各类题材面事件的预期收益表现出较强的价值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