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探索性学习和挖掘性学习的创新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是企业得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是,在这个"超竞争"时代,没有企业能够依赖一次性创新建立永续的竞争优势。基于探索性学习和挖掘性学习,探讨企业永续创新能力的构建,认为探索性学习和挖掘性学习的结合与动态协同是构建持续创新能力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基于探索性学习和挖掘性学习共同发展的内生性创新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2.
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本质区别在于服务的无形性和产品的有形性,知识、技术对服务业而言尤为重要。服务企业如何维持并增强其核心竞争力是一个重要问题。从组织学习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探索性及应用性学习模式在服务业中的具体表现,并研究了其对服务组织知识水平、新旧知识比例的影响。同时,借助系统动态模型(SD),对服务业中两种学习模式的转换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可为服务企业在两种学习模式间合理分配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由于利用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各自的性质截然不同,因此常常使企业在实践中陷入对二者不断权衡取舍的困境中。组织网络中蕴藏的丰富资源可以突破单个企业内部稀缺资源的限制,从而使企业有可能在网络环境中实现两种学习的平衡。通过对慈星公司企业网络与组织学习关系的案例研究,发现企业能够通过构建一种以少数强联结为核心同时又包含大量外围弱联结的二重网络结构,实现对利用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共时性追求,从而持续提升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4.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战略联盟绩效评价框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根据战略联盟的特点提出其绩效评价的总体框架,在该框架中引入基于战略的新型的绩效评价手段—平衡记分卡,并指出在其实施过程中应注意联盟的目标动态性及信息搜寻成本问题。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逐渐加深,市场中企业的竞争水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企业开始由独自竞争转向寻求合作,此时便出现了基于企业竞合理论的企业战略联盟。联盟中成员企业在竞争合作的关系中会形成一定的协同效应。国内外学者对于战略联盟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成本、资源、渠道等视角。而组织学习是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战略手段并逐渐成为影响和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战略联盟伙伴选择的权变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量联盟的失败与联盟伙伴的选择有密切关系。首先分析了传统的联盟成员选择方法上的缺陷,然后在阐述福克纳战略矩阵模式利弊的基础上,提出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对联盟伙伴的文化差异性会产生不同要求,只有当组织间的文化差异性水平与环境的不确定性水平相匹配时,联盟组织才能取得良好的合作效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伙伴学习差异的联盟演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盟演化理论从发展过程的角度研究联盟的演化特征和演化机理,可以更为深入地解释联盟的高失败率、不稳定性等相关问题。文章通过对联盟中合作企业的双边学习行为的分析,建立了联盟演化模型,研究了不同市场需求量条件下企业间学习能力的差异对联盟演化的影响作用,并进一步揭示了这种差异性与联盟利益分配的关系。文章指出,在与跨国公司结成的战略联盟中,中国企业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缩小与合作企业间的能力差异,才能在未来的合作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8.
针对航空战略联盟成员如何提高其学习能力问题,系统地分析了影响航空战略联盟成员学习能力的因素,构建了航空战略联盟成员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模型,并提出了提高航空战略联盟成员学习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从3个角度分析了产学研战略联盟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发展的多渠道模式,并利用1991-2008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提出了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技术标准联盟已经成为技术标准战略的重要组织策略,对其组织模式及创新效果进行梳理和提炼,有助于对该新型战略模式形成清晰认识。从我国国情出发,关注并讨论了政府在技术标准联盟中的介入方式。分析了政府介入技术标准联盟的必要性,分别从中央政府的直接和间接介入,以及地方政府的直接和间接介入4个方面,依次剖析了政府在技术标准联盟中的功能作用和行为方式。研究发现,在经济转型阶段,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存在介入技术标准联盟的必要性,有效的介入方式和介入程度取决于标准的影响力、标准的竞争程度等因素。  相似文献   

11.
周杰 《技术经济》2022,41(10):68-78
面对激烈的竞争,企业希望通过构建联盟、形成联盟组合的方式应对竞争。不过,联盟组合规模对于焦点企业绩效的影响尚未得到一致结论。本文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采用中国深圳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探讨创业企业存在资源冗余的情况下,联盟组合规模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元层次回归的方法,对336个企业的1455条“企业-年度”的联盟组合规模相关数据分析后发现,创业企业联盟组合规模的增加对焦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已吸收资源冗余和未吸收资源冗余在联盟组合规模与焦点企业绩效之间起正向的调节作用,强化了联盟组合规模对焦点企业绩效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联盟获取知识的实际效果依赖于结盟企业对学习活动的科学设计与管理.在战略联盟过程中,"学习活动的设计与管理"与"战略联盟本身的设计与管理"密切相关,这两方面活动的相互契合是联盟成功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依据组织间学习理论与战略联盟理论,对这两方面活动的结合方式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就如何提高联盟学习效果提出了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战略联盟的组织学习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全球化进程和技术变化的加快,知识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战略联盟形成的动因也发生了变化,战略联盟的目的更多地是从合作伙伴处获取和应用知识,从而加快能力的发展、降低技术的不确定性。本文试图从网络和企业角度分析知识吸收能力和转移能力,建立战略联盟的组织学习机制的思考框架。  相似文献   

14.
基于知识转移的战略联盟结构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影响战略联盟知识转移因素相关研究的总结,从知识转移视角分析了战略联盟3种通用结构模式的特点,提出战略联盟结构模式选择的理论模型,并对此进行深入探讨,最后给出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以3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案例为样本,运用扎根理论的三阶段编码方法,从联盟合作机制视角,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影响机制模型,对联盟稳定性进行多案例探索性研究,得出以下命题:运行机制、控制机制、激励机制和整合机制共同构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长效合作机制,该四维机制作为联盟运行的机制保障,有助于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政府政策能强化联盟合作机制对联盟稳定性的促进作用。结论可为战略联盟长效合作机制构建以及政府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联盟企业的治理结构、吸收能力与弱势企业的学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清华 《财经问题研究》2006,(2):92-96,F0003
不断增加的战略联盟为联盟各方提供了相互学习的机会,尤其是联盟中弱势企业或产业中的后来者.然而,大量的实证研究的结果却得出了一些悲观的结论.在以市场换技术的联盟企业里,联盟对弱势企业的学习能力的作用非常有限.本文对影响联盟企业学习绩效的关键因素和提高后来者学习能力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中国汽车产业为例,探讨了中国企业如何在联盟中有效地学习与成长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盛勇 《当代经济》2011,(10):116-117
商业银行战略联盟共生比一般意义上的共生涉及到的组织、因素更多,共生主体之间的关系更加多样、更加复杂,共生成效又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用传统的方法很难对它进行系统化的研究.为此本文试图利用景观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以更直观地探索商业银行战略联盟共生模式具有的复杂特性.  相似文献   

18.
技术战略联盟中企业技术能力提高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技术所处阶段和企业技术能力强弱对比关系总结了各类技术战略联盟的特点,构建了技术战略联盟中企业技术能力提高的过程模式。研究表明,这一过程的核心在于有效地将合作企业的隐性知识整合到企业自身的技术中,并发挥自主创新能力,创造新的知识与合作企业的知识进行融合,从而进行新一轮学习。如此多次循环,企业通过不断学习,技术能力逐渐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技术标准联盟已经成为技术标准战略的重要组织策略,对其组织模式及创新效果进行梳理和提炼,有助于对该新型战略模式形成清晰认识.从我国国情出发,关注并讨论了政府在技术标准联盟中的介入方式.分析了政府介入技术标准联盟的必要性,分别从中央政府的直接和间接介入,以及地方政府的直接和间接介入4个方面,依次剖析了政府在技术标准联盟中的功能作用和行为方式.研究发现,在经济转型阶段,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存在介入技术标准联盟的必要性,有效的介入方式和介入程度取决于标准的影响力、标准的竞争程度等因素.  相似文献   

20.
邹国庆  孙婧 《经济纵横》2013,(2):113-115
创新是经济发展和企业成长的根本动力。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的创新行为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愈加明显。然而,目前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企业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为此,本文整理了企业创新活动的前沿研究成果。企业创新包括探索性创新与利用性创新两种方式。两种创新方式的平衡性研究是目前企业创新研究领域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从企业创新概念的提出、创新平衡性的测度与影响因素及创新平衡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等角度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整理,希望以此加深对企业创新平衡性的认识,推动相关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