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平稳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城市交通拥堵、交通安全和交通污染3方面.传统的解决方法是加大大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逐步增加交通供应.  相似文献   

2.
都市圈(都市区、大城市圈)指在城市群中出现的以大城市为核心,周边城市共同参与分工、合作,一体化的圈域经济现象.1957年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首次提出了"大城市连绵区"的概念,用以概括美国东北海岸出现的大城市连绵区(城市带、城市群)现象.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城市交通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我国大城市交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大城市交通的发展目标是建设现代化多层次的综合交通体系,主要包括设施装备现代化和交通战略现代化。为此提出加强政府对交通的统一领导、增加路网密度、疏解城市中心人口、落实优先发展公交政策、限制私人汽车政策等改善大城市交通状况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国大城市交通问题成为最受社会关注的话题之一。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建议,应该用软投资改善交通环境。他认为,大城市的交通问题解决之道不仅在于“建”,更在于“管”和“控”。  相似文献   

5.
大城市的交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发达国家如此,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大城市不为交通拥挤、堵塞所困扰。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道路交通方面积累的问题更多。道路狭窄、人车不分、快慢车道不分,加上人们交通法制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缺乏等,限制了机动车的车速,使交通拥挤问题更为突出。为此,许多提高车速、提高道路通过能力的建议被提出来了,其中就有自行车退出大城市交通的建议。笔者想就此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一、自行车在大城市交通中仍将发挥作用我国是自行车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自行车的社会拥有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上很多大城市为了解决城市建设与发展带来的地面交通拥堵问题,地铁项目建设成为各地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必然选择和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已有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10多个开展地铁运营的城市,地铁运营里程总数形成规模.2009年,我国批准地铁建设项目投资规模约8 800亿元;2010年,我国又有28个城市地铁项目获批,国内各大城市掀起了一场地铁建设的热潮.  相似文献   

7.
大城市交通不仅要发展,而且要大发展,但无论是大城市道路的发展,还是大城市交通工具的发展,都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大城市道路的可持续发展在于土地资源和道路资源的节约与合理利用,在于开发城市道路的社会效益。大城市交通工具的可持续发展表现为"三调"和"三控"。"三调"是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调节小轿车的城区使用;"三控"是用空气质量指数、堵点、时速控制小轿车的城区行驶。  相似文献   

8.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2004年以来,北京市推出了一系列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要落实这些政策则需要大量的公交系统供需数据作为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建设的加速发展时期.党的十八大报告中7次谈到"城镇化"问题,很显然,我国已经将"城镇化"置于非常突出的重要地位.事实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4种主要载体.在农村快速城镇化的同时,我国现有城市也在制定各自的宏伟发展规划,虽然规划的内容不尽相同,但却都呈现出共同的趋势:小城市向中等城市发展,中等城市向大城市迈进,京、津、沪、口、渝、宁、汉等传统大城市向特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甚至世界中心城市进军.可以预期,我国即将迎来城市发展的高潮期.  相似文献   

10.
王亚丹  周宏 《中国储运》2008,(12):84-85
城市废弃物污染问题已成为国际公认的十大环境问题之一。在我国多数大城市的闹市中心、繁华地区、交通干道,被随意丢弃的垃圾随处可见;而在稍微远离城市中心的地区,有的地方就垃圾成堆。如果仅按3亿大城市人口、每人每天产生50克废弃物计算,全国每天就可产生近1.5万吨。  相似文献   

11.
铁路新线开通运营后,局部铁路网结构将发生重大改变,因此有必要对平行线路的旅客列车运行调整问题进行研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市场效益3个方面选取指标,通过有关量化计算,对旅客列车运行径路的可选方案进行比较,得到列车最优运行径路,并通过实例分析说明各方案的比选过程,为调整列车开行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关于高速铁路开展快捷货物运输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轻型化、小批量、多批次的高附加值货物运输需求增长迅速,快速铁路网建设为铁路开展快捷货物运输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阐述高速铁路开展快捷货物运输的必要性,从铁路线路、机车车辆、装卸设施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高速铁路开展快捷货物运输的可行性,提出应尽快开展相关问题研究,统筹规划,稳步推进,并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物流公司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运输方式服务效用的相关分析,阐述运输方式服务效用与区域旅游业的相互关系,在改进经济潜力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区域旅游业发展潜力模型,并以武广高速铁路为例,测算长沙市引入(不引入)客运专线对旅游业发展潜力的影响,说明客运专线的引入,提高了区域整体运输方式综合服务效用,使区域旅游业整体进入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从蓝烟铁路的地理位置、线路状况及运输市场的竞争,指出该线旅客列车提速的必要性;根据条件与总体规划,分析了该线提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死刑的存废问题是世界刑法学界 2 0 0余年的一个争论焦点。如果说我国的死刑已经历了从产生到广泛适用、限制适用的漫长过程 ,那么目前我国已具备严格限制死刑的经济、思想和社会条件 ,应该步入严格限制死刑乃至最终废除死刑的阶段。严格限制死刑虽然可以从立法、司法及文化等多方面入手 ,但笔者认为实际唯一有价值的、可操作的层面就是构建取消死刑立即执行方式的严格限制死刑制度。  相似文献   

16.
在阐述合肥—福州铁路沿线工农业生产和旅游业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认为沿线地区旅游、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而通道内地方货运需求和通过货流量相对较小。通过分析货运需求和相邻线路能力,提出沿线区域的货运需求可以通过区域路网的合理分工解决,相邻线路能力能够满足区域货运发展需求。分析表明,合肥—福州铁路由于货运需求较小,应主要作为客运通道,而不必要兼顾货运功能。  相似文献   

17.
关于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国内外市郊铁路的发展,提出市郊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特征差异。在分析我国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的现状及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加快市郊铁路发展、实现城市和铁路"双赢"及铁路网资源条件等角度,提出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的主要形式,阐述了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的基本条件和城市开行市郊列车规划。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二十公”会议精神对公安机关监督工作提出的要求为出发点,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公安机关监督工作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当前公安机关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难点,提出了对新时期公安机关监督工作的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多节点的物流选址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物流节点选址是在一个具有若干需求点的经济区域内选择一个地址设置物流点的规划过程。物流节点的数量和分布直接影响到该物流系统的服务成本及服务范围,因此物流节点的选址是物流系统规划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对多物流节点的选址问题,可利用鲍摩-瓦尔夫模型求解,通过举例对模型的运用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0.
陈林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2,34(10):12-14,19
兰新线是我国西北地区铁路物资进出疆的惟一通道,兰新铁路通道的畅通对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目前,兰新线运输压力不断增加,通过分析乌西站接车困难的原因和制约安北分界口上行交车的因素,提出加强兰新线运输组织,强化乌西站作业组织,提高安北口上行交车兑现率等建议,以确保兰新线运输畅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