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美国粮食委员会在2002年2月初举行的年会上发表了“2002年对世界饲料粮食需求的预测”。该预测认为,尽管去年发生的“9.11”事件给世界经济发展前景带来了相当大的不确定性,但是世界粗粮需求预计仍将在今后10年中强劲增长。世界经济增长自从2000年初以来开始放慢速度,但是预计到2003年将出现明显好转。人类食品消费方式的变化非常缓慢,因此世界粗粮市场不会对短期内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波动非常敏感,因此很可能会在今后10年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发展中国家人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将继续刺激饲料需求不断上扬,世界高值和增值粮食产品具有…  相似文献   

2.
全球经济下滑给制造业、金融业等许多产业造成创伤。不过,农业有望一枝独秀。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近日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说,今后10年,迅猛增加的粮食需求将支撑农业发展势头,抵御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3.
生物能源根本改变了世界粮价的决定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粮价大幅上涨成为全球热点问题。影响当前粮价上涨的因素有:生产增长速度放缓,世界粮食库存大幅度下降,主要出口国控制出口,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收入增加、需求增加,生物能源与食品消费的竞争等。为此,我国已采取了如下应对措施:停止审批玉米酒精项目;2007年12月20日起取消小麦、稻谷、大米、王米、大豆等84类原粮及制粉产品的出口退税;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相似文献   

4.
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对全球农业市场的影响受到特别关注。联合国粮农组织与经合组织发布的报告指出,尽管由于土地、水资源和农村劳动力的制约,预计未来十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将会放缓,但主要粮食作物仍可保持自给自足。报告指出,中国每年的粮食消费增长预计将比生产增长高出约0.3%,表明中国的农业领域存在一个不断扩大但适中的缺口。未来10年,中国的油籽进口量预计将增加40%,占全球贸易量的59%。同时,肉类和乳制品市场也将继续扩大,导致饲料谷物进口增加。  相似文献   

5.
根据美国农业部2008年2月发表的预测报告,2007/2008年度,尽管全球粮食和油籽产量总体比上年度有所增长,但是粮食和油籽供应增长速度仍然低于需求增长速度,导致粮食和油籽贸易量与年终库存下降,且价格迅速上涨。  相似文献   

6.
2002年,我国因种植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以及入世的冲击,粮食播种面积将继续减少,但在国内粮食需求增长的前提下,调减面积的幅度将会明显小于前两年。结构调整和西部大开发导致今后我国粮食播种面积进一步减少。2002年粮食由于播种面积的绝对减少而将进一步减产。据农业部信息中心预测,2001年我国秋冬播种小麦面积为2178万公顷,比去年降低1.8%。受此影响,2002年冬小麦的产量会有所下降。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全国特别是西部退耕还林、还牧、还草、还湿地的步伐加快,在今后10年,全国退耕还林、还牧的土地将达5800万亩。这一战略举措,将产生重大影响,在逐步改善大西北生态环境的同时,还将较大幅度地减少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另一方面,国内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趋势。我国粮食消费结构主要由口粮消费、饲料用粮、工业用粮和种子用粮这几部分组成;其中种子用粮占整个粮食消费的比例很小,对粮食需求影响不大,而其余三部分的用量较大,首先是口粮。虽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结构的改进,人均直接消费大米有所减少,但人口自然增加(据统计,全国人口每年增加1300万-1400万之多),所以近几年全国大米直接消费总量仍呈缓慢增加趋势。其次是饲...  相似文献   

7.
正禽肉是中国第二大消费肉类,占肉类总消费的20%以上。展望未来,中国禽肉产量将继续增加,进出口稳中略增,消费小幅增加,价格受成本拉动继续上涨。禽肉产业转型升级,产量缓慢增长。预计2016年中国禽肉产量同比小幅增加,主要是由于2015年黄羽肉鸡养殖效益较好、消费需求增加以及价格上涨预期等的刺激。"十三五"期间,受经济增速  相似文献   

8.
在今后的25年内,世界人口将迅速增长,对禽类产品的需求量也将增加。消费者是否更多地选择禽类产品将取决于产品的质量和制作方法。到2000年,世界人口将从50亿增加到70亿以上,人口增长与收入稳定增加将保证人们对肉类及肉制品的需求增长。根据现在消费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朱行 《粮食经济》2001,(8):33-34
美国粮食委员会近期发布的今后十年“世界饲料粮食需求预测”报告认为,中国将成为世界粗粮进口需求最大的国家,因此,中国对今后十年饲料饲料生产的强劲增长势头会造成最大的威胁或是最大可能的威胁。中国在1992-1993年度出口粗粮200多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3%,在1994年和1995年,中国曾是主要的粗粮进口国,但是从那以后又变成了净出口国。然而,中国巨大的并且正在不断壮大的中国阶级对肉类和其他高精致面食的需求量可能会超过该国的生产量,因此,中国希望在2007-2008年度进口粗糖多万吨。尽管中国能否实现粗粮自给尚无定论,但是春不断增长的经济和不断增加的收入肯定会增加对高质量饮食和更多牲畜与奶制品的需求,这样就会不可避免地促进更多的粗粮消耗。在1998-2000年间,中国国内饲料粮食消耗已超过其产出,特别是因为人口增长继续产生新的巨大的粮食需求。  相似文献   

10.
国际粮食委员会执行主席德尔曼.丹尼斯指出,随着收入的提高和城市化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的肉类消费量和动物饲料需求量必将迅速增长。发展中国家的禽肉产量20世纪80年代中期仪占世界总产节的三分之一,而目前却占50%以上。尽管国产粮食可以满足相当大比例的饲料需求,但是发展中国家必将需要进口大量饲料粮食。  相似文献   

11.
中国肉类消费特征及2020年预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是肉类消费大国,消费量占全球消费总量1/4强。随着人口增长、收入提高及城镇化发展,未来中国肉类消费将继续增长。本文选用调查消费量占表观消费量的比重指标,在肉类消费与生产之间建立定量关系,依据2000~2012年城乡居民肉类消费情况,结合对人均收入、人口总量、城镇化率预测分析,研究提出2020年中国肉类总体及分品种消费量和生产目标值。预测结果表明:到2020年,中国肉类消费继续平稳增长,年均增速为2.8%;肉类消费结构有所优化,其中,猪肉消费比重下降,牛羊肉消费比重增加;为满足肉类消费需求,肉类产量年均增速要达到2.7%。  相似文献   

12.
根据美国农业部2008年2月发表的预测报告,2007/2008年度,尽管全球粮食和油籽产量总体比上年度有所增长,但是粮食和油籽供应增长速度仍然低于需求增长速度,导致粮食和油籽贸易量与年终库存下降,且价格迅速上涨.  相似文献   

13.
《粮食科技与经济》2006,31(1):52-52
2005年年底农业部长杜青林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中国粮食消费需求的总体看法是,需求增长是刚性的,今后每年将以50亿公斤左右的速度递增。稻米、小麦等主要口粮需求将稳定增加,必须立足国内基本自给,国际市场只能作为品种调剂。  相似文献   

14.
市场动态     
2002年全球主要农产品供求形势据美国世界农业展望委员会2002年12月发布的《世界农产品供需形势展望报告》,2002年世界主要粮食品种供求形势有如下变化:2002年全球主要农产品生产萎缩,产量普遍下降;农产品消费随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而稳定增加;一增一减,期末库存呈较大幅度的下降态势。2002年全球谷物产量18.10亿吨,比2001年减产2.9%;需求达18.96亿吨,比2001年增长1.7%,需求大于产量。期末库存4.19亿吨,比2001年下降17.1%,更比2000年期末库存下降22.4…  相似文献   

15.
海外粮情     
粮农组织全球预测研究 机构公布新报告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全球预测研究机构最近公布的《农业: 2015年— 2030年展望》预测,世界人口到 2030年将突破 80亿,在今后的 30年农业产量仍能养活所有的人。   2030年之前,世界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只有 1.5%,但还是高于人口的增长速度。从提供热量的多少来看,谷物仍将是人类最重要的食物来源。全世界谷物需求量和产量的增长速度虽然有所减慢,但还是会增加近 10亿吨,从目前的 18.4亿吨增长到 2030年的 28亿吨。动物食品将占到人类食物需求的 44%,成为推动世界谷物生产的最重要…  相似文献   

16.
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AIDS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采用AIDS模型对2004年陕西省、山东省和江西省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考察了影响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支出份额前三位分别为粮食、肉类和蔬菜;地区差异是影响居民食物的消费因素之一;市场发育促进了水产品、肉类和瓜果等食物的消费,但减少了农村居民自产品的消费量;家庭规模对粮食、肉类、蔬菜和瓜果的影响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6月17日共同发表的一份题为《2011-2020农业展望》的报告指出,由于粮食生产供不应求,今后十年的谷物和肉类价格将会上涨。报告呼吁二十国集团采取措施,增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力,以缓解  相似文献   

18.
根据近年统计资料,我国人口正在以平均每年1.4%的速度增长,耕地面积反以0.4%的速度减少。农村和城市收入的食品消费弹性又较高。1982—1986年期间,农村人口口粮和肉类的收入消费弹性分别为0.3和0.5,城镇人口为0.15和0.94,人民收入即使每年提高4%,对于口粮和饲料粮的需求也将增长很快。在这种形势下,为了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特别是对粮食的需求,继续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量已是公认的必由之路。 那么,粮食产量增长速度需要多快呢?假定保  相似文献   

19.
加快云南粮食生产发展 确保粮食安全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以来,全球粮食供不应求、大量动用储备粮,导致全球粮食库存率已多年低于17%的安全线水平,目前仅为15%,为50年来的最低水平,仅能满足50多天的世界消费。世界粮食单产增长缓慢,粮食单产增加已到了一定限度,今后30年世界粮食单产的年均增长率将进一步放慢至0.8%。尤其是全球人口不断增加而粮食种植面积不断减少,粮食安全问题将更加严峻。据统计,2006年全球人口已超过65亿;预计到2025年,  相似文献   

20.
美国农业部表示,印度有望取代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豆油进口国。美国农业部一份报告称,印度的豆油进口量将增长28%,达到120万吨,因为国内需求旺盛,而油籽产量无力大幅提高。美国农业部在报告中还表示,油籽单产偏低,加上生产资料投人不足,也制约了印度油籽产量增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