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规定,对长大下坡道区段货物列车及重载货物列车,铁路局集团公司可根据管内相关试验结果和列车实际操纵需要,将其制动主管压力定为600 k Pa。我国货物列车制动主管定压为500 k Pa和600 k Pa的局面长期并存,使部分列车在运行过程中需进行定压转换,对列车运行效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调整制动主管定压,会对列车每百吨换算闸瓦压力造成影响,并进而影响货物列车的紧急制动距离、限速和运行时分。对不同定压下换算闸瓦压力、制动限速、坡道运行时分以及典型山区线路进行仿真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列车运行时分受到线路限速、分相、坡道等多重因素制约,虽然定压变化会对坡道限速产生一定影响,但总体上对列车运行时分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高速铁路噪声来源的基础上,对不同国家的噪声环境评价标准进行了论述。针对噪声产生的根源和有关噪声控制技术,分别采取声源降噪措施、传播途径上降噪措施和受声点的防护措施来降低高速铁路产生噪声,以达到高速铁路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客运量预测是铁路建设项目前期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在高速铁路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分析已开通多年的典型铁路项目的实际运营数据,研究预测运量与实际运量产生差距的影响因素,并以京沪高铁作为案例,提出优化高铁客运量预测方法的思路和模型。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运营水平需求与运输组织管理手段不足之间的矛盾,提出一种基于多线程同步事件驱动耦合机制的高速铁路动车组集群运行仿真模型。以铁路局集团公司真实LKJ数据作为仿真基础,映射曲线坡度限速等线路信息并抽象化,将动车组牵引计算作为研究对象,对单列列车运行进行建模。结合CTC系统及CTCS-2/3级列控系统机制,应用并实现多列列车追踪场景仿真,通过深度耦合关系构建与路网相匹配的车站拓朴图与运营区间,进而基于时刻表与列控模型实例化车次信息,实现动车组集群运行仿真平台搭建。最后以真实路网实际线路设备数据为基础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平台可实现列车集群运行仿真,并可为评估列车运行状态、运行图调整评价与既有线改造评估提供支撑手段。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高速铁路动车组资源配置和运用效率,研究高速铁路动车组需求量预测方法。考虑高速铁路动车组运用特点,综合分析人口、GDP、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列车开行方案等高速铁路动车组需求量内外部影响因素,构建基于组合模型的高速铁路动车组需求量预测模型。通过高速铁路动车组近远期需求量预测,运用历史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了验证。预测结果表明,平均绝对误差为3.56%,呈现出较高的预测精度,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与可信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高速铁路客运需求特性变化,分析高速铁路客运产品的内涵、特点及其表现形式,提出高速铁路客运产品模型,通过研究高速铁路客运产品设计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流程,分析高速铁路客运产品设计的关键技术方法,主要包括客运市场多级细分技术、真实需求行为预测技术、开行方案优化技术、列车分组席位协调优化配置技术、产品组合及差别定价技术等,研究提出高速铁路客运产品设计策略,即应注意树立以需求为核心的产品设计理念、针对不同层次产品合理设计多级细分市场、正确平衡产品的公益性与盈利性等.  相似文献   

7.
随着客流激增,以京沪高速铁路为代表的繁忙高速铁路能力日趋紧张,需要通过优化列车运行图结构提升区间通过能力。阐述繁忙高速铁路运行图结构特点,以压缩无效时间为目的,给出运行图结构的优化原则,提出以运行线占用时间作为通过能力指标,以列车停站方案数、越行次数、区间群数、运行图四边形平均面积、运行线距离作为运行图结构指标。通过批量铺画京沪高速铁路若干客运区段列车运行图,形成运行图样本集,计算样本集中列车运行图的结构指标,分析列车运行图结构指标与运行线占用时间的相关关系。基于区间群数指标,设计运行图结构优化算法。研究表明:目前京沪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结构存在优化空间,通过优化运行图结构,徐州东—蚌埠南区段本线高峰小时通过能力可以提高3对。  相似文献   

8.
结合高速铁路区域环境系统的特征,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及环境累积效应理论建立高速铁路区域环境累积效应系统动力学评价模型。将区域环境划分为经济、环境与污染3个子系统,借助矩阵法、德尔菲法将每个子系统细化为若干个状态指标。建立各系统间各状态指标间的反馈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环境承载力分析法等建立环境累积效应综合评价模型。结合长(沙)益(阳)常(德)城际铁路长益段,对高速铁路区域环境累积效应评价方法进行实例分析,并在累积效应评价的基础上提出环境保护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高速铁路列车在恶劣天气影响下导致区段临时限速情景下的列车运行调整问题,文中选择总晚点时间和晚点列数2个指标,分别转化为列车延误满意度和正点率满意度,建立线性满意度、梯形满意度和传统多目标线性加权模型,通过改变列车到发时刻、运行径路、次序等实现高效、准点的列车运行调整。最后设计一个限速场景,运用软件求解,通过改变总晚点时间和晚点列数的权重,得到模型的帕累托解,结果表明满意度模型的帕累托解优于线性加权模型。此外,算例验证了梯形满意度线性加权模型从计算时间上优于传统多目标线性加权模型,提出的满意优化模型可以辅助调度员在发布限速命令后尽快获得满意的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速铁路票价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旅客购票选择行为也在不断地变化。准确把握旅客在预售期间对高速铁路购票的需求规律,是预售期票价浮动方案优化的基础。通过分析预售期内旅客购票过程和购票需求的形成机制,针对预售期内高速铁路购票需求集中在距发车前3 d的特点,运用Holt-Winters加法和乘法模型、SARIMA模型和LSTM模型3种典型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以京沪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为例,分别对同车次的平峰时期和高峰时期、不同等级座席下的二等座席及根据列车客座率划分的不同类别车次的旅客购票数进行预测。不同模型预测结果通过相同条件下3种预测模型的检验参数的比较分析,得出了SARIMA模型预测方法拟合精度更高,最适合预售期高速铁路购票需求预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基于运行图数据,研究京沪高速铁路不同运营时期的运输组织模式,分析不同速度列车共线模式下京沪高速铁路的运能结构变化,探讨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模式发展趋势。在分析本线全程列车始发时段与停站次数的关系,研究本线列车开行的周期规律。结果表明,2018年底京沪高速铁路区段通过能力利用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能力限制区间为徐州东-蚌埠南;分析列车运行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区域路网直达+跨区域换乘"的运行模式是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模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高速铁路车站到发线运用计划根据列车运行计划、动车组交路计划编制各列车占用到发线的起止时间,以均衡、合理使用到发线和方便旅客上下车为原则,为每一列车安排合适的到发线。在分析高速铁路车站到发线运用特点和原则的基础上,建立高速铁路车站到发线运用的0-1规划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求解。通过算例分析,编制长沙南站的到发线运用方案,说明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有关列车停站方案与换乘接续研究中的不足,结合高速铁路旅客换乘需求数据,引入可达性定义,首先建立以运行图可达性最大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其次提出单亲遗传求解算法,并开发列车运行图自动铺画软件,通过对某高速铁路2011年春运期间运行图的下行列车进行优化,在不改变原运行图骨架、满足运行图标尺的基础上,提高了运行图的可达性和列车平均旅行速度。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安全文化建设是实现高速铁路系统安全的必由之路。为了进一步明确安全文化在高速铁路运营安全保障中的作用,厘清高速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路与途径,在深入剖析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的基础上,研究安全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划分依据与特点,探讨高速铁路安全文化体系与技术体系、管理体系的关系,对高速铁路安全文化建设要点进行探究,并从高速铁路安全文化基础理论、高速铁路安全文化专业理论、高速铁路安全文化应用理论3个层面对高速铁路安全文化理论体系进行分析,为高速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和水平测度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列车运行图布线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列车运行图的铺画,在有关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运行线分解的列车运行图布线方法。根据列车运行图的布线条件及冲突解决方法,通过在列车-区间动态搜索树上寻找一条由初始节点出发至结束节点的路径,并据此得到较好的运行图铺画方案。该算法适用于周期、非周期、单线和双线列车运行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运行线的冲突问题。数值算例结果表明,其对中小规模的运行图收敛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16.
德国柏林中央客运站集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城市快轨和地铁于一体,日接发列车1300多列,是欧洲铁路网中重要的客运枢纽。柏林铁路枢纽的东西线和南北线在该站交汇,东西线方向设有2个独立的铁路车场,南北线方向设有1个共用的铁路车场,3个铁路车场均为贯通式布置。为提高车站接发车能力,该站主要办理通过列车,兼有部分始发终到列车。每个车场设置各有特点,列车作业组织紧凑有序,到发线利用率高。柏林站车场设置及作业方式可以作为大型铁路枢纽车站设计与作业组织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兰州至张掖三四线运输需求是确定其建设方案、投融资模式、主要技术标准、运输组织和运营管理方案的决策依据,更是确定铁路经济效益和修建可行性的关键指标。通过对旅客运输径路比较分析,结合区域路网构成确定高速铁路兰州至张掖三四线可能的功能定位,包括"城际功能为主"、"城际、通道功能并重"和"通道功能为主"3种情景。再基于"情景分析"的基本原理,利用"四阶段法"预测高速铁路兰州至张掖三四线处于3种不同情景下的运输需求,即远期客流密度分别为805万人/a、1426万人/a和1852万人/a。  相似文献   

18.
大型高速铁路车站到发线及列车进路的冲突是调度调整的重点,为了提高调整效率和效果,在将问题抽象为时空网络上多商品流的基础上,考虑技术作业要求、作业间隔时间、线路和进路运用规则等约束条件,以列车总晚点时间小、旅客便捷性好为目标,构建集到发线、咽喉进路和到发时刻为一体的车站作业调度调整0-1整数规划模型。针对调度调整的强实时性,设计基于列生成的求解算法,并以长春西站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满意的车站作业计划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不同聚类技术具有不同的原理和特征,需要对其进行比较优选。提出在铁路客运服务指标分析中,采用聚类效果测度系数方法,并将结果与基于列联表的公共信息方法相互印证,评价并优选聚类技术。实证分析表明,该评价方法简单易行,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