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归纳总结轨道交通市区线与区域线的3种衔接模式:对接换乘、多点换乘、直通运转。在此基础上,以"同站台换乘"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换乘站的同站台布置形式——同平面双岛式同站台换乘和双层双岛式同站台换乘,分别从终点站对接、中间站与终点站对接、中间站对接3种情况进行分析,说明同站台换乘方式和其他换乘方式相比较,能有效缩短旅客出行时间,提高换乘效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现有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逐渐难以满足城区与市郊之间的出行需求,市域铁路成为城市群轨道交通发展的新方向,但我国尚缺乏成熟的市域铁路不同等级列车运行组织模式。在分析国内外市域铁路运行组织及不同等级列车开行现状基础上,提出市域铁路开行不同等级列车的运输组织优化方案,优化市域铁路列车等级设置原则、开行方案、换乘模式,以北京城市副中心线(良乡—乔庄东)为例,提出副中心线运行组织优化建议,为实现都市圈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协调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随着铁路枢纽站中转量的逐年增大,客流高峰期大批中转换乘旅客在站台等候,给运输组织带来挑战,安全防控重要性更加突显。广州铁路(集团)公司通过探索"便捷中转换乘"的创新实践,在分析"便捷中转换乘"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提出提前介入设计、强化引导系统、完善配套体系、协调接驳匹配等进一步完善"便捷中转换乘"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构建便捷、高效的天河国际机场陆侧轨道交通系统,结合天河国际机场陆侧轨道交通发展现状,针对客流增长速度较慢、陆侧轨道交通的换乘便利性有待提高、武汉铁路枢纽存在能力瓶颈等问题,依据天河国际机场陆侧轨道交通运输需求预测数据,将陆侧客流构成分为湖北省内和武汉市内客流2个部分。针对湖北省内城市客流,提出城际铁路直达、城际铁路换乘城际铁路、城际铁路换乘地铁3种方案,综合比选后采用机场方向乘客尽量组织城际列车直达;针对武汉市内客流,推荐主要乘坐地铁,少量乘坐武孝城际铁路的交通运输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5.
为使台州站发展为综合交通枢纽,需要将台州市域铁路S2线引入台州站。通过分析国家发展市域铁路的相关政策,在阐述台州市域铁路线网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台州站现状及规划,考虑市域铁路与国铁客流的便捷换乘等因素,根据运量预测分析台州市域铁路S2线引入台州站方案,提出台州市域铁路S2线引入台州站的西广场设站跨越甬台温铁路(方案I)和东广场设站下穿甬台温铁路(方案II)2个方案,通过多方面技术经济比选,推荐采用方案II。  相似文献   

6.
以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6号线和环线换乘的大型枢纽冉家坝站为例,探讨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案设计。通过客流分析确定车站规模,针对单岛四线和双岛四线2种换乘方案进行比选,推荐采用单岛四线换乘方案。在比选平行换乘的不同形式的基础上,提出"十字+同站台"组合换乘的总体方案设计,以及车站的流线组织、建筑布置和结构设计等,为旅客提供便捷的换乘条件。  相似文献   

7.
针对穗莞深城际铁路引入广州东站后,车站南咽喉进路交叉干扰严重和咽喉能力紧张的问题,根据广州东站能力及设备现状,提出调整广九直通车口岸站台至六站台;优化站台运用,实现分区管理;增建南牵出线连接六、七站台通道;恢复或增建候车室与站台的进出通道;原则上货物列车在广州东站通过等运输组织对策,以确保车站运输的畅通。  相似文献   

8.
孙宝 《铁道运输与经济》2024,(5):183-191+218
国家相关部门不断加强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以一体化的轨道交通体系支撑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地区融合发展。针对无锡市多层次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分析“四网融合”理念下无锡市域(郊)铁路功能定位,从功能及需求出发,重点面向市域范围通勤走廊,采用“契合城镇发展轴、串联市域中心体系、覆盖市域主要客流走廊”的方法进行线网布局,进一步提升无锡市对外衔接的综合枢纽在区域轨道线网中的定位,强化在区域交通中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做好市域(郊)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衔接,力争与城市轨道实现多点换乘;形成与城际铁路共线融合、贯通运营、支撑无锡市域范围人流物流高效流动的市域(郊)铁路网,为促进“四网融合”发展,构建城市、交通协调格局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支撑京津冀城市群交通一体化协同发展,在分析京津冀地区市域轨道交通功能定位和性能要求基础上,提出京津冀市域轨道交通系统制式选择的基本要求,结合线路规划要求、建设及维护成本、系统效益、社会及环境友好性等因素建立市域轨道交通系统制式评价体系。在确定京津冀市域轨道交通系统制式理想方案后,对备选方案的各个指标进行评分,运用信息熵计算各指标客观权重,构建基于灰色关联度判别矩阵的制式方案优选决策模型,从而对市郊铁路、地铁和快速铁路3种制式与理想方案的关联度进行量化,最终得出快速铁路制式最适合京津冀市域轨道交通的结论,为京津冀城市群的轨道交通建设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北京通道换乘式地铁站运营管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铁通道换乘形式是通过专用的通道和楼梯或自动扶梯将两座结构完全分开的车站连接起来,供乘客换乘.这种换乘形式在我国主要城市地铁中应用比较广泛.一般情况下,当两线交叉处的车站结构完全脱开,车站站台相距有些距离,或受到地形条件限制不能直接设计通过站厅进行换乘时,需要在两个车站之间设置单独的通道实现换乘.因此,在通道换乘式地铁站运营管理上也面临诸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长赣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骨架之一。结合黄花机场的现状分析,集散交通方式主要依靠道路交通,未考虑高速铁路、地铁的引入,旅客集散组织分散无序。在遵循工程可行、技术经济合理、运营安全可靠的基础上,从线路条件、车站站位、换乘流线组织等方面对长赣铁路引入黄花机场方案进行综合比选,选择出一个相对较优的方案,即西进东出设机场站方案。推荐方案的站位更利于换乘,拉近了车站与航站楼及综合交通中心(GTC)的距离,换乘距离仅为300 m。高速铁路引入机场的建设提升了机场的功能和地位,利于机场地区的交通组织,旅客集散组织有序,充分发挥了机场大客流的综合效益,有效吸引周边客流,方便乘客换乘和集散,提升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不同轨道交通制式间主要通过车站换乘的方式实现互联互通,随着珠三角地区城际及地铁线网的完善、经济的发展,旅客出行需求日益增长,对时效性和便捷性要求不断提升,为提高运输质量,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实现不同轨道交通系统间跨线运营的互联互通。以广州地铁22号线(采用市域D型车)与广佛环城际铁路为例,从客流特征、运输需求、列车运输组织及工程技术方案等方面分析两者实现互联互通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广佛环线与广州地铁22号线实现跨线运营在时效性上具有吸引力,具备客流支撑条件;城际线与采用D型车的高速地铁线在主要标准方面采取相关技术措施后可基本实现兼容统一,满足互联互通条件,但需要对信号、无线通信、票务等系统进行相关工程改造和兼容性设计。  相似文献   

13.
以北京站为例,通过对铁路客运站设计模式的分析,对比德国铁路车站的交通组织及客流疏散等管理理念,提出车站站前广场的交通组织、人流疏散方式,为使车站旅客能快速疏散,应在客运站设计中充分利用地下、地面和地上空间设置大运量交通,做到无缝换乘,并加强站台的分区组织,以及多方式的售票组织,以减少车站的人流聚集.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大城市铁路客运站逐步向综合型和立体、集约化方向发展,如何因地制宜建设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设计高效快捷、换乘便捷的大型客运综合枢纽,是近年来铁路发展的热点问题。分析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的适应性和铁路客站换乘客流特征及其组织原则,结合上海虹桥站和深圳北站对铁路客站与其他交通方式间的换乘系统优化设计进行探讨,并提出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换乘系统统筹原则。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京津冀城市圈内部轨道交通体系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为满足京津冀城市群内旅客运输需求,充分发挥城市群的整体效应,根据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客流出行特征,在分析轨道交通的服务功能和范围的基础上,对京津冀城市群的轨道交通圈层进行划分,以完善城市群内部轨道交通运输体系构成。从市域轨道交通、城际铁路和干线铁路之间,以及市域轨道交通、城际铁路和干线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之间的衔接关系,探讨便捷换乘的方式,实现京津冀城市群轨道交通体系的有效衔接,为京津冀轨道交通发展和京津冀轨道交通一体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阐述国内外市域快速铁路发展状况及特点的基础上,从分析市域快速铁路的经济效益、交通效益、社会效益角度,建立市域快速铁路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各个指标,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市域快速铁路综合效益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市域快速铁路的综合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7.
随着都市圈、城市群建设的有序推进,市域(郊)铁路的建设热度越来越高,但大部分已投产的市域(郊)铁路项目收益情况并不理想,科学的站区综合开发是提高铁路收益能力的重要途径,针对市域(郊)铁路车站综合开发的策略亟待探究。从市域(郊)铁路车站客流类型、功能定位、车站属性切入,对市域(郊)铁路车站综合开发进行SWOT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发展战略,并在开发规模、开发强度、开发时序、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等方面给出了具体的实施路径,以期为市域(郊)铁路车站综合开发项目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高速铁路的大规模建设、客运路网逐步形成的现状下,为充分发挥网络化运营环境下高速铁路的优势,亟需解决基于高速铁路枢纽站的中转换乘方案选择的难题。在阐述高速铁路OD对客流、高速铁路直达运输组织等高速铁路客流组织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高速铁路枢纽站客流中转换乘组织条件,针对高速铁路枢纽站存在多种OD出行、多种换乘方案选择问题构建不同OD乘客在高速铁路枢纽站的换乘方案选择模型,最后选取京津地区铁路枢纽进行实例验证,通过模型求解出京津地区铁路枢纽的主要换乘方案,为京津地区铁路枢纽的高速铁路客流中转换乘方案选择提供研究依据,同时也为其他铁路枢纽站的客流中转换乘方案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北京铁路枢纽作为我国最大的铁路枢纽,也担当着重要的中转换乘角色。为提高北京铁路枢纽的中转服务水平、提高铁路客运服务质量,基于列车时刻表,按照"先出发先到达"的原则,同时考虑合理的到发时间,采用中转乘车方案生成算法,得到全国主要枢纽在北京的换乘衔接方案。进而从列车衔接时间、同异站换乘、服务频率、旅行时间、衔接车次性质等方面分析北京铁路枢纽的衔接状况,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铁路旅客列车的多次提速,对加强客运组织,确保乘降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车站影响旅客人身安全的各种因素,提出适当延长旅客列车停站时间;线路维修与站台改造同步进行;提高业务水平和设备质量;加宽站台及延长雨棚;加大对中小车站的投入等改善旅客乘降条件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