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冬华 《特区经济》2012,(5):255-257
"推拉理论"为台商投资向大陆地区转移的动力分析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框架。在台湾"推力"和大陆"拉力"的作用下,我国台商大陆投资升温。在产业选择上,随着台商投资形势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台商选择在大陆投资农业,以农业为主的绿色投资升温。在区域选择上,中西部地区成为台商新的投资热点。面对新的形势,应借助台湾"推力",强化大陆"拉力",促进我国台商大陆投资掀起新的高潮。  相似文献   

2.
张远为 《北方经济》2008,(10):25-26
文章用计量经济模型估计了台商投资大陆对台湾地区GDP、台湾对大陆出口额、台湾从大陆进口额以及台湾地区失业率的影响。计量模型的结果表明,台商投资大陆每增长1个百分点,会导致台湾GDP增长约0.18个百分点,导致台湾出口大陆增长约0.97个百分点。而台商投资大陆与台湾从大陆进口以及台湾失业率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因此,从台湾自身经济利益的角度来考虑,台湾当局也应积极鼓励台商前往大陆投资。  相似文献   

3.
<正>"台湾商业城"在大陆各地拔地而起近年来,大陆内地从青岛、重庆再到武汉,不约而同都推出全新概念的"台湾商业城",甚至连只有不到50家台商的太原市,也要建造"台湾大酒店"及"台湾商业风情街"。抢攻大陆内需市场,已成为目前台商的全民运动。2011年11月29日,原本只能容纳210位的台北10l大楼欣叶食艺轩,硬是挤进了250多人,人声此起彼落,就像煮开了锅的水一样。而这  相似文献   

4.
自1984年台商在厦门建立第一家企业以来,台湾在大陆的投资已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本方试图就其概况、成因及前景作一探讨。 一、台商在大陆投资的情况 (一)台商对大陆投资的总量 由于各种原因所限,台商在大陆投资准确数据的取得较为困难。根据大陆方面的统计,1987—1992年台商在大陆投资协议金额为89.4亿美元,10245件。台湾经济部投审会的统计  相似文献   

5.
美国次贷危机迅速演变为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得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企业不可避免深受拖累.当然,从另一角度来看,这场危机于大陆台商而言也是一种发展机遇.文章首先分析金融危机对大陆和台湾实体经济的影响,其次探讨大陆台商在这场危机中的发展机遇及其所面临的系列挑战,最后就台商如何把握发展机遇以更好应对金融危机挑战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一海峡两岸的经济关系由初起到热络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从1979年开始,两岸有了小量的贸易往来,但远未形成一种密切的关系;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始有少数台商从事试探性投资活动;至1990前后,开始出现两岸经贸交流日益频繁的态势。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成为两岸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仅1992年1年,台商投资大陆的金额即相当于前10余年的总和,达53亿美元;1993年台商在大陆的投资金额高达60亿美元;迄止1993年底,台商在大陆投资项目共达21193件,投资金额已达200亿美元。台商投资大陆的金额和项目已超过美国与日本,仅次于香港在大陆的投资,位  相似文献   

7.
台商投资大陆农业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在台湾农业对外投资过程中,其对大陆农业的投资占有相当大的份额,1991年至2008年台湾农业对大陆投资累计占其对外农业投资累计额的80.7%。本文主要从台商投资大陆农业的企业规模、投资形式、投资结构、投资地区对台商投资大陆农业状  相似文献   

8.
经历了从珠三角到长三角的抱团式点到点的跳跃扩张之后,台商近年在大陆的扩张模式明显出现了“无地域偏爱”的全面开花的趋势。台湾电机电子同业公会近期公布的《2005年中国大陆地区投资环境与风险调查》显示,近两年,台商在大陆的投资明显呈现出由华东、华南地区向华北环渤海地区、东北及内陆转移的趋势。尤其在未来的整体竞争力上,大部分台商认为华北的优势将较华东更为突出。而华南的深圳、东莞,则被认为是“整体投资环境上已无竞争力、且整体投资风险偏高的地区”。随着内地改革的继续深化和市场开放步伐的加快,大陆各地区间的发展水平和…  相似文献   

9.
台商投资大陆始于80年代初,1992年,台湾有关部门以"正面表列"形式,准许部分制造业产品项目到大陆投资,从而首次使台湾民众赴大陆投资合法化,新一轮台商投资热由此形成。目前,在大陆外来投资份额中,台资仅次于港资,名列第二,而对台湾来说,大陆已成为最大的对外资本输出地。1992年以来的新一轮台商投资热与过去十年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这主要表现在:——投资主体,与劳动密集型产业  相似文献   

10.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也是台商对大陆投资起步较早的领域,但大陆没有台商对大陆农业投资的系统数据。本文搜集并利用台湾经济主管部门的投资审议委员会公布的台商对大陆农业投资的相关数据,分析了台商对大陆农业投资的总体情况、区域分布特征及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11.
根据台湾《工商时报》6月2日公布以“两岸和平盛世,台商大富活”为主题的“2008大陆台商1000大”排名结果,尽管受大陆宏观调控以及及全球经济增长趋缓影响,2007年大陆台商1000大台商营收总额却继续增加至1.4686万亿元人民币,较前年增长11.53%,相较过去3年每年增长超过30%,显示成长趋缓。这是该机构迄今连续第4年发布的针对大陆台商投资经营变化的报告书,既是对大陆台商实力的大调查,也可作为台商未来发展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台湾大企业在大陆的投资状况张冠华1993年,台商对大陆投资呈迅猛增长势头,尤其包括台湾集团企业在内的大台商投资,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在近年来被列入台湾前100家大型企业集团中,有近60家已赴大陆投资或正计划投资;40%的上市公司通过股东大会,授予...  相似文献   

13.
<正>台商产业升级转型与发展大陆内需市场高度相关拿起台湾采泰贸易总经理陈汉树的名片仔细一看,最上面一排印着"台湾啤酒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总代理",原来从2010年起,每年20万打(一打为12瓶)台湾啤酒就是通过他的手,运销到这三省一市的餐厅及酒吧。陈汉树自拿到台湾啤酒的代理权起,首先便选中川渝鄂湘等省份,这也是台湾啤酒目前经销大陆各省市当中、覆盖面最广的营运商,现在要"进攻"大陆内需市场,这几个区域是兵家必争之地。  相似文献   

14.
大陆、台湾、香港经济现状与未来展望周建张一、前言当前两岸经贸活动日益频繁,大批台商前往大陆投资已形成一股潮流。但是,两岸政治未能获得共识,以及1997年之后,香港政、经结构的重大改变,都将影响大陆、台湾、香港三个地区未来的经济发展。本文拟从总体经济层...  相似文献   

15.
台湾各界认为,大陆已对台湾产生了很大的磁吸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大陆庞大且商机无限的市场,雄厚的科研实力和货优价廉,丰沛的科技人才资源,低廉的生产成本,广阔的生产基地和优越的投资环境,这些作用引发了台商投资大陆的几个重要变化,产业投资趋向高级化,产业投资层次提升,产业投资大陆已进入收获期;台资企业人力重组大陆本土化加深;台商企业就地采购比重加大和台商西进大陆投资带动了移民风潮。  相似文献   

16.
台湾的经济发展是以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出口扩张政策为主轴,利用全球市场的规模经济效应,使台湾经济持续增长。本文从全球贸易发展趋势、台商对大陆投资及两岸贸易进展趋势等三个宏观经济层面来分析探讨面对急速崛起的大陆经济,台湾企业全球布局的战略思维。  相似文献   

17.
据台湾“官方”统计,到2004年上半年,台商赴大陆投资金额累积达:343亿美元; 从1993年至2003年的十年里,台湾从大陆获得的贸易顺差高达1900多亿美元; 岛内有专家提供数据:2003年台湾的经济增长为3.15%,其中近2.6%来自大陆…… “大陆因素”在台湾经济发展中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成为台湾经贸决策不可忽视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台商扩大对大陆投资的趋势已逐趋明显。1990年7月,台湾当局推出带有某些限制性的投资管理办法后,海内外不少人士担忧,这将抑制方兴未艾的台商投资热。但是,鉴于台湾渐趋恶化的投资环境,商人到大陆找出路,实是限制不了的。从表面上看,1990年上半年台商来大陆考察过热后,下半年似乎有所冷却。  相似文献   

19.
<正>岛内员工薪资被大陆赶上跨国公司加码在台研发部门鼓动"台商回流"的台湾媒体最主要的论据之一就是岛内员工的薪资水平比大陆更有竞争优势,不仅普通蓝领工人的最低薪金数额已与大陆沿海地区民工的实际收入几乎相等,而且台湾最令人羡慕的高科技企业高级人才,包括资深工程师、设计师、产品经理、部门主管,  相似文献   

20.
关注台商投资大陆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霜桂 《开放潮》2002,(1):31-32
自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大陆探亲以来,台商就迈开了投资大陆的脚步,至今已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这期间,台商投资大陆掀起了三波热潮。首先是传统产业掀起了第一波的投资热,到1993年时达到了高峰。1995年前后,在两岸频繁的学术交流推动下,台湾科技产业又掀起了第二波的投资大陆热潮,与传统产业的大陆投资热交相辉映。到2000年,台湾的高科技产业挑战当局的“戒急用忍”政策,急不可待地抢滩登陆,抢在两岸加入WTO之前抓时机。台湾企业界认为,这第三波的投资热潮到2003年将达到新的高峰。发展至今,台湾投资大陆已形成相当规模,据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