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企业家》2010年第6期李主编:你好。我是《中国企业家》杂志的订阅读者,也算是传媒人。贵刊2010年第6期的第004页中,中国企业家世  相似文献   

2.
200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的时刻,我很高兴通过《中国企业报》向全国企业家、雇主,向海外企业家、雇主以及关心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的朋友们,致以新年的祝福!  相似文献   

3.
在企业改制中最难处理的是企业家问题,一方面企业家凭借其影响、作用和价值,应该拥有相当部分的股份,另一方面企业家却往往没有足够的财力来实现这部分股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在以往企业经营中企业家的价值一直未能得到确认。本文试图通过对一真实案例(资料来源于2004年《中国财经报-财会世界》第307期《企业家贡献真的说不清吗?》)的分  相似文献   

4.
读当一面     
《中国企业家》2011,(16):17-17
《中国企业家》读后感:财经媒体、商学院、咨询公司共同构成商业智库产业。看《中国企业家》可以感受到,财经媒体从两个兄弟行业汲取知识,也为它们提供了舞台。《超级卖场满洲里》,中国之大,是一个世界。中国的经济奇迹正在从沿海渐渐消去,蔓延到辽阔的内地,满洲里这样的沿边城市,是增长点之一。我感兴趣的是,沿海地区怎样应对这些国内的新兴市场的崛起?  相似文献   

5.
风险 投资 顶级资金管理公司DCM(Doll Capital Mana罗ment)。 DCM与日本最大的招聘机构Recruit(年 营业收人超过10亿美金)有合作和互相持股 关系)。 1999年底第一次融资金额1400万美金。 荟本 情况 sljob.com的前身是《中国贸易报》的招 聘周刊一一《前程周刊》。 1998年9月,身为贝恩国际管理咨询公 司中国区总裁的甄荣辉找到《中国贸易 报》,个人出资,前程无忧与《中国贸易 报》合作推出招聘专版一一《前程周刊》。 招聘网站sljob.eom在1999年9月开通。 不到一年,sliob就被国内两大互联网调查机 构评为招聘类网站第一名。 slJ0b提供招…  相似文献   

6.
《东方企业家》2006,(7):2-3
《东方企业家》杂志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历经半年时间,根据2005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年报数据.进行了精确而透明的统计和排序.在万众瞩目下推出本次2006年度民营上市公司营收100强.民营上市公司市值10强,民营上市公司社会贡献10强、民营上市公司成长10强和民营上市公司盈利能力10强五个极具分量的榜单。这也是《东方企业家》杂志携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连续第三年推出该榜单。  相似文献   

7.
秦朔 《东方企业家》2005,(10):126-126
1998年,我在《南风窗》上转载了任正非的一篇文章《我们向美国人民学习什么》。文章是从我到深圳华为公关部时,他们给我的《华为人报》上发现的。这篇文章后来又被《读者》转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直到2003年底的《中国企业家》杂志,还在转载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8.
2005年12月3日,由英才杂志社、北京青年报社、凤凰卫视、新浪网四家媒体联合推出的“2005十位聚人气企业家、十位具价值经理人推选活动暨中国年度管理大会”在北京东方君悦酒店召开,大会主题为“建造商业影响力”。经过中国管理宣传主流媒体联盟,包括《广州日报》、《深圳特区报》、《天津日报》、《扬子晚报》、《华商报》、《钱江晚报》、《齐鲁晚报》、《辽沈晚报》、《潇湘晨报》、《春城晚报》、《福州晚报》、《重庆时报》、《新文化报》在内的17家媒体的推选以及评委会的评定,产生中国管理100人,以及十位聚人气企业家和十位聚价值经理人。  相似文献   

9.
“五年到十年后,中国企业的海外领军人物会集体性地执掌总部大权。”虽然《中国企业家》是借金蝶,用友前副总裁吴强,和君创业执行董事长李肃,朴智咨询副总裁罗畅之口,但信都明白,其实这正是贵刊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姚剑轩,原名姚希凯,1974年出生于福建省永春县,现居住于泉州市泉秀新村。1996年7月,毕业于福建泉州黎明职业大学文史系中文秘书专业。1996年9月至2000年,先后任职于侨乡科技报社、福建科技报社,职务为记者。2001年至2004年,任职于中国企业报社经济论坛部,职务为泉州办事处主任。2004年6月,创办泉州市历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涉及广告设计、制作、发布、代理;影视制作、发布、代理;网络制作、推广;图书编撰、印刷;活动策划;市场调查;人才培训;CI导入;信息咨询;文化服务等项目。姚剑轩擅长于文学写作与摄影摄像。自中学以来,先后在侨乡科技报、东南早报、泉州晚报、福建工商时报、海峡都市报、海峡导报、东南快报、福建科技报、人民代表报、人民政协报、人民权益报、中国企业报、中国贸易报、现代教育报、香港大公报等报纸,与《法律与生活》、《权益周刊》、《中国地名》、《农业考古》、《福建质量管理》等刊物上发表文章3000多篇,摄影作品800多帧,部分优  相似文献   

11.
2005年的种子     
洪波 《中国企业家》2010,(16):14-14
《中国企业家》2010年第14期《互联网告别"2005派"》之所以想起2005年,是因为《中国企业家》的一组报道:《互联网告别"2005派"》以及《2011年注定是中国互联网第三春》。  相似文献   

12.
王明夫 《中国企业家》2003,(9):C017-C017,129
我为什么写《企业家雇拥资本》?总的来说是“现实触动、有感而发”! 这几年时不时地有富豪或企业家出事,从楮时健到李海仓到杨斌甚至于到刘晓庆等等,本来是一桩桩个案事件,但总是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我是管理咨询公司的董事长,因为工作的需要,我大量地接触企业家。在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每当社会上有一个富豪出事了,中国大多数企业家的  相似文献   

13.
更正     
《中国企业家》2008,(1):14-14
《中国企业家》2007年第25期《2007年25位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领袖》《中国企业家》杂志今年做了一个活动,让企业家写企业家,记者金错刀给我的任务是写马云,他们总编牛文文又安排我写王石。  相似文献   

14.
在企业改制中最难处理的是企业家问题,一方面企业家凭借其影响、作用和价值,应该拥有相当部分的股份,另一方面企业家却往往没有足够的财力来实现这部分股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在以往企业经营中企业家的价值一直未能得到确认。本文试图通过对一真实案例(资料来源于2004年《中国财经报一财会世界》第307期《企业家贡献真的说不清吗?》)的分析,提出作者的一些想法,以期能够在保证企业顺利改制的条件下,又能解决企业家个人价值的实现问题。  相似文献   

15.
去年年底以来,《中国企业家》做了好几篇关于媒体转型、扩张与创新的报道。篇幅较大的是去年第24期的封面文章《战传媒》,最新一篇是您在本期看到的《东方购物:SMG基因变异图》。  相似文献   

16.
丁伟 《中国企业家》2005,(24):272-284,286,288
从《中国企业家》被命名.到对企业家精神的大力宣讲.从对商业趋势的及时反映.到对争议性话题投注以一以贯之的视角和价值观——20年来.《中国企业家》杂志和企业家阶层在中国的沉浮命运息息相关。为什么市场上那么多商业财经类媒体.惟有《中国企业家》杂志被视作本土企业家价值最典型的守护者?《中国企业家》其魂魄.其风骨,其内涵.有何独特之处,整理二十年来《中国企业家》创造出的一句句口号,在一次次关键事件上观察与评论的立场,或许能帮助人们能体察出部分答案。  相似文献   

17.
读者     
《中国企业家》2007,(7):12-12
形象的距离 《中国企业家》2007年第6期;网友评论 《留在异国》2007年第5期;《“穷人银行”一岁半》《中国企业家》2007年第6期  相似文献   

18.
书讯     
《中国商务智慧》 “何为中国企业的个性”?时隔一年,这仍是一个有魅力的话题。《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02年中国企业领袖高峰会精华,尽在《中国商务智慧》里。 《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编 中信出版社2003年8月版 定价:20元  相似文献   

19.
从《中国企业家》被命名、到对企业家精神的大力宣讲,从对商业趋势的及时反映、到对争议性话题 投注以一以贯之的视角和价值观——20年来,《中国企业家》杂志和企业家阶层在中国的沉浮命运息息相 关。 为什么市场上那么多商业、财经类媒体,惟有《中国企业家》杂志被视作本土企业家价值最典型的守  相似文献   

20.
读者     
断言5-10年后由海外少帅接班似乎操之过急“五年到十年后,中国企业的海外领军人物会集体性地执掌总部大权。”虽然《中国企业家》是借金蝶、用友前副总裁吴强、和君创业执行董事长李肃、朴智咨询副总裁罗畅之口,但谁都明白,其实这正是贵刊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