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人·事     
正第四届吴文俊人工智能奖颁发第四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近日在上海交通大学揭晓,共评出21个获奖项目。中国科协副主席高潮,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等为获奖者颁奖。获奖项目共包括1个成就奖、7个创新奖和13个进步奖。其中,中南大学教授蔡自兴的"创建智能科学理论,推动智能科学发展"成果获成就奖;  相似文献   

2.
<正>化学材料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属于现代材料科学,化学和化工领域的重要分支。材料的发展给化学领域带来了机遇,同时也需要研究人员能够联系材料科学,化学化工等知识进行创新性的研究。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位化学材料领域的综合型人才,他就是香港科技大学博士,现为上海大学副教研员的龚秀清。看我"七十二变"龚秀清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曾在英国帝国理工和利兹大学等世界知名教授实验室从事博士后工作,2013年被英国剑桥Drop-Tech科技公司聘  相似文献   

3.
<正>在本届"6·18"上,笔者有幸结识了曾宪章博士,这是一位睿智而谦和的长者,他早年创业有成后,如今常年奔走于两岸三地之间,以推动两岸青年人创业为快事。这位美籍华人科学家、企业家、教授创立了全友电脑,并在扫描仪领域世界市场占有率居第一位。先后获得美洲中国工程师协会"杰出成就奖"等多项荣誉奖励,在国内外IT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智慧的长者,了解他曾经走过的路程和他  相似文献   

4.
陈萍 《开放导报》2003,(7):39-39
纳米技术是一项横跨物理、化学、光电、生物、医疗等不同领域的科技,被认为是带领下一波产业革命的火车头,是产业发展的"世纪引擎".目前,纳米热在国际问燃烧,众多国家不惜血本砸下重金竞相研发.台湾产业界亦出现一股"言必称纳米"趋势,但发展纳米胜算如何?是否有机会在全球抢下一席之地?已成为岛内产学研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高永宏 《新财经》2005,(6):44-45
AdelEl-Ansary目前是北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Florida)Coggin商学院的教授,在此前担任过乔治·华盛顿大学(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工商管理系主任等职。El-Ansary教授在全球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过演讲、咨询等活动,在市场营销方面享有国际声誉。El-Ansary著有多本著作,其中同LouisW.Stern等人合著的《渠道营销》(Marketing Channels)一直被认为是该领域的扛鼎之作。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纳米科技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纳米技术是十余年前发展起来的前沿学科,即将成为21世纪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中国政府、科学家及企业界已广泛关注这一新兴的学科领域。近年来,我国在纳米材料、纳米器件和纳米结构的检测与表征等纳米科技研究方面获得了重大进展。本文论述了我国纳米研究的发展概况及其进展以及政府为促进纳米科技研究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毫无疑问,科学注定要改善并丰富人类的生命体验.纳米技术是21世纪科技发展的制高点,是新工业革命的主导技术,它象征着一个新的"时代"的诞生,在新世纪将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深远影响,纳米技术作为引领下一代科技发展的崭新技术而备受期待.纳米技术是当今世界各国争先发展的科技热点,我国在此领域也占有重要的一席,奋斗在第一线的优秀科研工作者为数众多,而何宇亮教授以其多年的钻研,成为纳米硅技术领域的引领人物.  相似文献   

8.
毫无疑问,科学注定要改善并丰富人类的生命体验。纳米技术是21世纪科技发展的制高点,是新工业革命的主导技术,它象征着一个新的"时代"的诞生,在新世纪将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深远影响,纳米技术作为引领下一代科技发展的崭新技术而备受期待。纳米技术是当今世界各国争先发展的科技热点,我国在此领域也占有重要的一席,奋斗在第一线的优秀科研工作者为数众多,而何宇亮教授以其多年的钻研,成为纳米硅技术领域的引领人物。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近五年台湾地区有关纳米科技产业新闻报道的统计,从总体趋势、科技成果、企业产品、企业动态、政策措施等方面对台湾地区纳米科技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近几年台湾地区纳米科技产业处于相对成熟的稳定发展期;生物医药、电子/半导体领域是其科研方面的优势领域,而能源环境、纳米基础材料等领域研究相对薄弱;成果转化总体水平还有待提高;电子半导体类企业为其产业发展的主流;台湾地区通过多种政策措施来鼓励和促进纳米科技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唐孝炎     
环境科学专家。现任北京大学环境科学系教授。1972年,开创了我国大气环境化学领域的系统研究和教学。在国内首次设计组织了光化学烟雾大规模综合观测研究,证实光化学烟雾在我国存在并发现不同于国外的成因,  相似文献   

11.
工研院     
工研院将成立纳米研发中心工研院将在年底前成立“纳米科技研发中心”,并与台大、“交大”、“清大”及成大4校签订合作计划。计划明年先投入7.2亿元,针对纳米电子、材料、生物、检测与设备开发4大领域,展开10项技术研发工作。工研院化工所开发出两项纳米化学技术工研院化学工业研究所完成“高画质纳米颜料”与“高性能纳米高分子复合材料”两项纳米化学技术。“高画质纳米颜料”技术,是利用湿式分散技术将喷墨复印机的墨水饮料微粒分散成纳米级大小(小于30nm),为台湾首创。“纳米高分子复材”是将纳米级无机层状材料添加于…  相似文献   

12.
台湾组合纳米化学实验室启用工研院与瑞士Chemspeed、美商Varian以及超鼎公司共同建置的“组合纳米化学实验室”正式启用。该实验室由化工所设计,是岛内首创的第一套完整高倍速研发平台,将推翻传统实验流程,达到高效率的研发平台技术,大幅缩短研发时间,并尽快使产品商业化。目前与化工所合作该项组合纳米化学实验室计划的厂商有台积电、永日公司及岛外两家大厂等,进行LCD、光阻剂及无机材料领域的研发与技术评估。实验室可提供多样化服务,包括协助业界新产品与新配方开发的研究合作项目;提供组合化学软硬件设备为业界进行实验设计;合成、…  相似文献   

13.
<正>创意未来:城市经济新引擎丹麦未来学家蒙沃尔夫·伦森认为,人类在经历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之后,将进入一个以关注梦想、历险、精神及情感生活为特征的梦幻社会,人们消费的注意力将主要转移到精神需要。美国著名人文地理学家Richard Florida教授提出了创意资本理论解释城市和区域的发展,其代表作《创意阶层的兴起》在2002年出版后,立刻引起了城市学家、社会学家以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信息》2002,(6):21-21
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江苏"十五"纳米产业发展规划研究》日前在江苏泰州通过了由中国工程院张懿院士任组长的专家组的评审.为此,记者采访了该研究报告的主笔人、东南大学集团经济与产业组织研究中心主任胡汉辉教授.  相似文献   

15.
<正>孔令豹博士在精密工程及光学工程领域已经研究了近15年。他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后在香港理工大学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获得博士学位。"我的研究领域包括光学超精密加工工艺技术、超精密制造全程工艺链、光学自由曲面加工及测量、精密及微纳米测试技术、功能型微纳结构面的超精密加工及检测技术等。"日前,孔令豹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相似文献   

16.
何梁何利基金2011年度颁奖大会于11月8日在北京举行,国防科技大学杨学军教授获2011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有35位科学家荣获2011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5位科学家荣获2011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向大会发来贺信。全国人  相似文献   

17.
正科研征程漫漫,只有勇敢执着、积极进取的科研人士才能攀登上科研的高峰,也只有为了科研事业殚精竭虑、不惜付出的科研人士,才能获得璀璨的科研成果,成为科研领域的精英。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朱成周,就是这样一位勤勉于科研的斗士。他长期从事纳米材料合成及自组装、纳米生物传感器、多功能纳米材料、电化学水分解(产氢和产氧)以及燃料电池等多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卓越的科研成果,为我国的科研事业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祖国大陆科学研究获突破已进入活的纳米生物领域将最先进的物理技术运用于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可以轻松地实现在纳米水平下观察分子活动。祖国大陆第一个生物学与物理学交叉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发展近场技术、研究生物大分子体系特征”近日在杭州通过国家级验收。所谓近场技术,就是使科学家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可以在纳米水平下观察分子活动,研究生物超显微动态结构的过程,并对活体单个生物大分子的观察和研究成为可能。专家认为,这使得我们的科学研究进入到一个活的纳米生物世界,对我国纳米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浙大纳米…  相似文献   

19.
王保怀,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中国化学会第七、八届化学热力学与热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89年3月至1991年5月在美国田纳西大学化学系进修。王保怀教授的研究领域为化学热力学,包括热力学参数测量及生物化学热力学研究两个方向。至今已主持或参加过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1项北京大  相似文献   

20.
<正>化学方面的研究曲高和寡,普通人不易理解;但生活在现代社会,每个人留心一下自己的生活用品,会发现化学研究的成果就在身边,没有它们日常生活已经无法正常运行。在扮演人类生活重要角色的同时,它们也给人类的生存制造了许多棘手的环境问题。1991年,为了有效地保护环境,美国化学学会(ACS)提出了"绿色化学"的概念,本文的主人公刘路就是一位行走在"绿色化学"科研路上的有机化学工作者。在这个特殊的领域,刘路的研究已经有所收获。目前,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身份,在德国应用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