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0-2011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R&D投入和经济增长的有关数据为基础,通过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R&D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R&D投入对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R&D经费投入的产出弹性大于R&D人员投入的产出弹性;在两种R&D投入要素的弹性系数中,北京、四川、广东呈现双高特征,宁夏和新疆则呈现双低特征,其他省份则表现为R&D经费投入和R&D人员投入的弹性系数此高彼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张绍佩 《金卡工程》2009,13(1):93-94
文章根据江西省2000~2006年R&D经费支出、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数和GDP的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江西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其中,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是一个经济系统中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通过分析1978~2008年河南省财政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的变化趋势,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了河南省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与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省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财政科技投入每增长1%,GDP将增长1.052%。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分析了河北省科技投入的现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河北省2001—2009年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结论表明:R&D经费支出和科技人员投入均与经济增长有正相关关系,科技人员投入对GDP有着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并根据此结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统分析了南宁市R&D投入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根据《南宁市统计年鉴》2000年—2010年有关数据,分析了南宁市R&D投入以及R&D在不同阶段的配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进一步提高南宁市科技投入水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傅荣 《时代金融》2009,(4X):121-122
本文对云南省2000-2007年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论表明:科技活动人员数和科研经费支出与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均有密切关系,科技活动人员对两者的影响更为明显,并根据结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梁春亚 《西安金融》2014,(12):68-72
本文采用区位熵从银行、证券、保险三个方面分析了新疆金融集聚程度,发现新疆的金融集聚程度呈逐年下降趋势,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出金融集聚指数,采用2001-2013年的数据检验了金融集聚对新疆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金融集聚对新疆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最后提出金融集聚促进新疆经济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地方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在经济系统中的密切关系,本文利用1993-2011年的相关数据,对浙江省地方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地方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和单向的因果关系,并且对经济的影响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9.
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发明专利又是衡量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选取2000~2015年河南省专利申请量、R&D投入等相关数据,构建VAR模型,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实证分析河南省R&D经费、R&D活动人员与专利申请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河南省R&D经费投入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上期R&D经费投入对本期技术创新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R&D活动人员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滞后性。  相似文献   

10.
论文选取国内省级层面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基于因子分析法,构建多元化指标评价体系测量各省市的金融集聚程度,在运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依次添加控制变量的方式进行回归,分析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同时,科技创新、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均能显著推动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增长。  相似文献   

11.
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金融资源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科技财政支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而金融机构贷款对高新技术产业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股票市值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影响不显著;劳动力、GDP和R&D活动经费支出都对高新技术产业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政策建议是继续保持科技财政投入、加大金融机构贷款力度同时完善资本市场体系运行。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新古典经济增长分析框架下通过开放经济下的拉姆齐模型在理论上得到了证券市场开放后的经济收敛速度要大于封闭时的经济收敛速度.进而对金砖国家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证券市场开放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允许外国投资者投资本国证券市场和允许本国投资者投资境外证券市场均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金砖国家证券市场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在短期和长期同时存在,短期增长效应要大于长期增长效应2采用证券市场渐进开放模式的国家增长效应要大于采用激进模式的国家;证券市场发展水平会对经济增长效应产生差异,股票市场活跃的国家相比股票市场欠活跃的国家在开放证券市场后能获得更大的经济增长效应;银行业发展水平、政府制度水平和投资环境水平对证券市场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未造成明显差异,这可能与选取的样本有关.  相似文献   

13.
赵亮 《西南金融》2012,(4):32-35
本文采用1995~2010年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城镇化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招商引资数量、人均教育支出、R&D经费投入共五项时间序列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的实证研究方法,对玉屏县县域经济的增长进行计量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化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招商引资数量、人均教育支出、R&D经费投入都对玉屏县县域经济的增长有正向推动作用。其中招商引资数量推动作用最大,R&D经费投入推动作用最小。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4.
技术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引擎,本文以湖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例,取R&D人员全时当量、R&D经费、R&D项目数及专利申请数这四个指标来衡量技术创新水平,取工业增加值来衡量经济增长水平,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讨论这几个指标之间的关系,并套用实例来验证所得出的模型,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对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研发(R&D)投入与绩效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R&D人员投入指标与EPS指标呈现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R&D资金投入指标与ROE以及EPS等绩效指标都不相关.并且,没有检验到R&D投入对于绩效产生滞后作用.说明我国中小企业R&D活动以人力密集型投入为主要特点,而且对企业后续绩效没有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出口贸易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对中部六省的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整体上看,中部地区的出口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从局部看,中部六省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程度各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中部地区出口贸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们利用湖北省40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20092012年的面板数据,结合2008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实证检验了政府科技补助和企业特征对企业R&D投入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直接资助对高新技术上市公司R&D投入强度的促进作用比税收减免更明显,而销售增长率与R&D投入强度呈现显著负相关。大专以上R&D人员占比与民营高新技术上市公司R&D投入强度显著正相关,与国有高新技术上市公司R&D投入强度不显著。最后结合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VAR理论、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经济学方法与模型,对1991至2012年我国的财政性教育投入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对二者进行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教育投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协整关系,同时格兰杰因果检验证明二者互为因果关系.建立VEC模型后,基于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表明,经济增长对教育投入的响应有一段滞后期,之后会越来越明显,而经济增长对教育投入则不存在滞后且呈明显的正向促进效应.因此我国应采取长期政策积极建立教育投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同时应提高教育投入在GDP中的占比.  相似文献   

19.
徐显 《时代金融》2008,(11):44-45
本文通过构建简化的内生增长模型,分析了国防R&D活动在私人部门R&D投资以及整个社会技术进步中的作用,探讨了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结论是:国防R&D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国防R&D投资总量、不同投资方式所占比例,以及国防R&D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上的分布。  相似文献   

20.
陈平平 《金融与经济》2012,(7):94-95,53
科技投入是科技进步最主要的支撑条件,作为科技进步核心的R&D活动的投入是科技投入的主体,而高新技术企业又是R&D活动的主力军。因此,高新技术企业R&D的投入如何、绩效如何,直接关系到江西省科技进步的进程。本文以江西省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和绩效评价为契入点,分析江西省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的总量和结构、规模和水平、效率和效益、问题和矛盾,为江西省科技政策、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和科技资源的分配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为科技管理和经济决策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