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资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金融衍生业务监管的通知》,对中央企业从事金融衍生业务作出严格规定,要求中央企业要有效管控风险,不得从事任何形式的投机交易;同时。要求央企审慎开展金融衍生业务,违规从事相关业务造成损失的责任人将被追究责任。  相似文献   

2.
汤池 《上海国资》2009,(5):26-28
2009年3月、国资委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金融衍生业务监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已经从事金融衍生业务的各中央企业重新进行风险评估和整改,并将各自的清理整顿情况于3月15日前向国资委作书面报告。该通知出台的背景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一些中央企业在金融衍生业务上出现的巨大亏损。如何加强风险管理,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处理好金融创新、金融开放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再一次引起各界的关注。《上海国资》特对上海东证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剑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3.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在其网站上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金融衍生业务监管的通知》(以下简称《监管通知》)。金融衍生工具是企业稳定收益、对;中风险、参与国际市场经营与竞争的有效工具,但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滥用或运用不当则会放大风险,甚至造成灾难性后果。《监管通知》主要内容:一、要求企业严格执行审批程序,明确企业开展金融衍生业务必须得到企业董事会或类似决策机构批准,  相似文献   

4.
张梅 《科技和产业》2010,10(3):78-82
68家中央企业涉足金融衍生产品业务的亏损再一次说明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从原因分析来看,主要还是企业对风险的认识不足以及风险管理程序的缺失和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导致的。因此,必须建立科学的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管理系统,制定合理的业务风险管理制度和实施全面的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进程的加快,国内市场各方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需求日益迫切,发展金融衍生业务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加快金融创新、规避金融风险的战略性选择。本文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业务现状的基础上,试图对如何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金融衍生业务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本来用以规避风险的衍生产品却日益异化为投机工具,成为金融市场最大的风险发源地。文章对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业务面临的风险及管理策略做了探讨。最后站在监管的角度,就我国目前分业经营的现状,如何提高对金融衍生业务的有效监管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7.
王莹 《中国经贸》2009,(16):140-141
一,引言 2009年3月24日,国资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金融衍生业务监管的通知》,要求央企严守套期保值原则,禁止投机。这不禁让人想起此前国内众多央企爆出的在金融衍生品中的巨额亏损事件,包括中航油(新加坡)因参与石油期权衍生品交易造成5.5亿美元亏损;中国国航和东方航空在航油套保值上分别高达68亿元和62亿元的亏损;以及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出现的19元亿和3亿元的大额汇兑损失等。在一系列投资复杂金融衍生品亏损事件中,最令国人震惊的当属中信泰富155亿元港元汇兑损失。  相似文献   

8.
滕怡 《中国经贸》2008,(22):89-90
本文阐述了工商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结构。首先介绍了国内商业银行提供的个人金融衍生产品类型;进一步说明了国内开展金融衍生产品存在的不足。本文对工商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结构做了研究。工商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构成是以利率衍生品为主要构架,个人金融衍生产品正在大力发展。随着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已逐步由规避风险向增值业务发展。再者,强调利率互换是工商行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以利率衍生品作为切入点介绍工商行金融衍生品的实际运作。最后通过实际案例,阐述了工商行对利率衍生品的避陷措施。  相似文献   

9.
最近,中国银监会发出通知要求各级银监部门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主要内容是: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工商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结构.首先介绍了国内商业银行提供的个人金融衍生产品类型,进一步说明了国内开展金融衍生产品存在的不足.本文对工商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结构做了研究.工商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构成是以利率衍生品为主要构架,个人金融衍生产品正在大力发展.随着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已逐步由规避风险向增值业务发展.再者,强调利率互换是工商行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以利率衍生品作为切入点介绍工商行金融衍生品的实际运作.最后通过实际案例,阐述了工商行对利率衍生品的避陷措施.  相似文献   

11.
对于我国来说,规范和发展衍生产品交易是金融改革的应有之义,是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广大银行业客户参与全球竞争的必经之路。培育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就是要求一定要注意以参与者为本,通过推动所有参与者提高专业化知识与理解,提高运用金融衍生产品的能力,提高管理风险的能力,最终推动衍生产品市场以及整个社会经济金融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国资委最新公布的中央企业2008年成绩单显示,在9大行业中,除商贸央企外,其他8大行业均出现利润下滑。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1-9月份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9366.1亿元,同比下降17.6%。此外,国资委官员表示,中国国有企业08年在海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也亏损巨大。而另有资料显示,在连续数年增长的基础上,2009年央企高管的平均年薪将超过60万元。  相似文献   

13.
李红岩 《中国经贸》2011,(14):116-117
随着金融全球化,国际企业问的竞争呈现加剧化的态势,我国企业也越来越多的关注金融衍生工具业务。但国内外企业因金融衍生工具业务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损失已有相当多的惨痛教训,表明金融衍生工具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金融衍生工具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可达到风险规避和增加效益的最终目的。本文将在对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及其内部控制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企业如何建立相关金融衍生工具内部控制体系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企业衍生工具风险控制实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首先探讨了不同主体对金融衍生产品的不同认识,回答了金融衍生产品“是什么”的问题,然后就人们对金融衍生产品风险认识上的几个误区进行了系统地阐述,明确了是非,在此基础上,论提出了金融衍生产品风险幻觉和风险悖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近几年人民币汇率升值趋势,提出了进口企业在支付货款时,可通过人民币升值预期等金融衍生业务,降低进口企业支付货款的购汇成本,实现无风险收益.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的盈利领域产生两大趋势:一是从传统信贷业务转向金融衍生业务,二是从表内业务转向表外业务。这是在国际金融衍生工具市场蓬勃兴起的背景下形成的,而银行涉足衍生金融市场又极大地推动了这一市场的发展,并已成为市场的主体。由此增加了金融业的风险,要求对它进行有效的监管。  相似文献   

17.
信用衍生工具:发展与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仝宜 《特区经济》2005,(12):298-299
信用衍生产品是一系列从基础资产上剥离、转移信用风险的金融工程技术的总称,具体而言,它是一种双边金融合约安排,交易双方互换事先商定的或是根据公式确定的现金流,现金流的确定依赖于预先设定的未来一段时间内信用事件的发生,使得信用风险从依附于贷款、债券上的众多风险中独立出来并转移给交易对手。信用衍生产品同传统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区别在于其价值基础不同:传统金融衍生产品的价值取决于基础金融资产市场价格的变化,信用衍生产品则是参考实体信用品质变化的创新型金融衍生合约。  相似文献   

18.
自1972年外汇期货推出以来,衍生产品在此起彼伏的褒贬声中迅速发展。然而,当始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逐渐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时.金融衍生产品成了众矢之的,甚至许多人误认为是此轮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到了“谈衍色变”的程度。文章就我国商业银行如何正确认识衍生产品的“双刃剑”作用.总结借鉴国外经验教训,积极稳健地推进金融衍生品业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虽然全球将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归因于金融衍生产品的过快发展,但金融危机后全球衍生产品市场仍旧快速发展,且目前没有直接的实证证据验证全球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究竟是否增加了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文章认为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本身脱胎于各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因此兼具共性与特性,这就要求在此问题的研究中充分考虑各国的异质性问题。文章使用国际清算银行(BIS)全球金融衍生产品统计数据和美国纽约大学Stern商学院波动率实验室发布的全球各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资本短缺(SRISK)数据,将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直接与各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关联起来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第一,场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增加了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系统性风险,但以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等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则存在降低系统性风险的现象,这说明过度的金融深化反而不利于场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挥风险管理功能;第二,场外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仅仅在危机期间增加了系统性风险,但在非金融危机期间则降低了系统性风险,这说明在金融体系正常运转时期,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具有风险管理的功能;第三,在不同的风险状态下,场内金融衍生产品在低风险状态下存在增加系...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金融衍生产品逐渐成为人们注目的焦点。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有关的一系列触目惊心的事件的发生,一再引起人们对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上存在的巨大风险的强烈关注与反思。一、什么是金融衍生产品巴塞尔委员会对金融衍生产品(FinancialDerivativeInstru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