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韩东  王述芬 《上海保险》2011,(4):29-30,46
《纽约时报》作家弗里德曼在畅销书《世界是平的》中说:“我们生活在两个超级大国的世界里,一个是美国,一个是穆迪。美国可以用炸弹摧毁一个国家,穆迪可以用债券降级毁灭一个国家;有时候,两者的力量说不上谁更大。”也就是说,谁能够决定一国主权债券的信用级别和债券市场的价格水平,  相似文献   

2.
记者在网络上打开一位名叫江理的女孩的个人空间,第一篇日志题为“搞笑歌名”,文中写道:“王心凌《爱你》,S·H·E《我爱你》,Beyond《真的爱你》,李宗盛《我是真的爱你》,言承旭《我是真的真的很爱你》。江理点评:说个‘挨老虎油’就可以了,不用这么复杂。”  相似文献   

3.
中国作家莫言获奖了,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消息传来,国人为之振奋。因为,这是首位获此奖项的中国籍作家,而且是以写“怨乡”“怀乡”为题材的乡土作家。说实话,我只看过莫言的三部作品。一是改编的电影《红高梁》,二是随笔《吃事》,  相似文献   

4.
谦谦 《中国信用卡》2007,(11S):38-41
张悦然,这位被媒体誉为“才女”和“玉女”的作家.14岁就开始发表文章,2001年获得“第三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媒体说她是“新概念作家”最突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创作成绩令人瞩目.从2003年至今已出版小说集和长篇小说《葵花走失在1890》、《樱桃之远》、[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粼觉今是而昨非——张明金融随笔集》呈入眼帘,我首先想到的是杜甫《饮中八仙歌》中的名句。启卷翻读,连珠妙语扑面而来;掩卷遐思,真知灼见荡漾徘徊。曼昆在脍炙人口的《经济学原理》里说:“我写这本书,是为了让人们学会用经济学的方式去思考”;  相似文献   

6.
肖映辉 《税收征纳》2007,(7):51-51,56
1993年,我参加税务工作。报到那天,我的首任领导——当时的集贸税务所所长对我说:“收税要说也不是么难事,就是靠政策收税、依法律办事。”并给我一本《税收征管法》。之后,我整整收了12年的税,始终与《税收征管法》相依相伴。  相似文献   

7.
戴灿涛 《时代金融》2005,(11):54-54
<正>如今,我从农村信用社基层社的一名信贷工作 者,成长为一名手握鼠标的“土记者”。在我工作角色 的转变里,总忘不了一本好刊物--《时代金融》。可 以说,这本好刊物牵引着我不断成长进步。 记得,3年前的金秋时节,我有幸参加了全省农 村信用社首次通讯员培训班,当时的讲课老师就给 我们推荐了现在叫《时代金融》的刊物,鼓励大家做 一个有心人,利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农村信用  相似文献   

8.
洪虹 《中国金融》2006,(18):31-31
我与《中国金融》杂志的第一次接触,要追溯到24年前的1982年,当时我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分行,从事金融研究工作。那时国内的金融研究工作刚刚开始复苏,加之信息不畅,可供学习和参考的资料寥寥无几,真可谓“一纸难求”,而《中国金融》杂志就是我所在部门当时屈指可数的几种参考资料之一。当时是《中国金融》杂志再度复刊三周年,杂志以其主题紧扣宏观政策脉搏,金融理论与实践并重,写作文风清新朴实,成为我们竞相传阅的“宝典”。  相似文献   

9.
我是江西吉安老区的一名财政于部。在财政部门工作了十多年.在预算岗位上也呆了十年。从我接触的财经类刊物中,《预算管理与会计》是一份政策业务水平很高且指导性很强的刊物。我一接触这个期刊,就深深地喜欢上她了。可以说,每一期《预算管理与会计》,都成了我工作中的“宝贝”。  相似文献   

10.
从前看过《语文报》上的一篇文章,叫《人生无求品自高》,当时看完后就深有感触,觉得作者说得极有道理。那种坐看云起、笑对沧桑、超然物外的品行曾一度成为我所向往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20多年前,我在北京念大学,毕业后同到贵州西南边地的小城兴义工作。先存政府机关做公务员。后来去了当地的师专中文科教书,贫寂枯燥,只好读画读帖自娱。一个夜晚,偶然在《花溪》上看到蒲国昌、田世信、董克俊和尹光中他们的作品,便乘着酒兴,写了篇文章。投给北京的《美术》杂志,登出来了。被远在贵阳的蒲先生看到,竞说:“兴义有个叫管郁达的写文章骂我们,骂得好!”我当时少年心性.  相似文献   

12.
看了电影《梅兰芳》,觉得还不错。最初听说陈凯歌接了《梅兰芳》,以为他攥在手里一个“雷”,真担心会“炸”了他。因为前有《霸王别姬》,是他很难超越的;而且,《梅兰芳》毕竟不同于《霸王别姬》,它带着太多的禁忌,影片中的那副“纸枷锁”几乎就是其自身处境的写照。所以。对这部影片,我一直不敢太抱有希望。  相似文献   

13.
小我 初中二年级时读了《青春》杂志上的一首小诗《照相》.大意为.站在华表前.整理好衣貌的“我”.请求摄影师:“我要拍下天安门的全景,哪怕把我拍的很小很小。”这样的“小我”  相似文献   

14.
2013年”五一”假期成了名副其实的“黄金周”,“中国大妈抢购黄金”的话题占据着媒体的主要位置。5月1日,《人民网》转发了《新京报》一篇题为《内地10天抢金300吨,华尔街被侃难敌中国大妈》的文章,5月6日的《人民日报》对此辟谣,刊发了一篇题为《“10天抢购300吨黄金”传闻不实,“中国大妈”难撼金价》的文章。不到一周的时间里来了个“大变脸”,让人云里雾里,对黄金的认识更加模糊。有人主张购进黄金,称黄金历来就是硬通货,并引用马克思的名言”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来佐证。  相似文献   

15.
是褒不是贬     
今年6月18日的《参考消息》转了西班牙《世界报》的一篇题为“这也是美国”的章,章中说:“美国有着不可一世的强大外表,但在帝国的背后却是反差悬殊的景象。”章分6个方面列举了美国的种种经济、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云南金融》2013,(9):12-12
8月13日《东方早报》消息,去年2月14日,原贵州凯里市市长洪金洲在回应商人樊虎(化名)的举报警告时,异常淡定地说了句:“在贵州省范围内,能告倒我的人还没生出来。”  相似文献   

17.
春运,可以说是中国的一大“特产”,只有在中国才能营造出这一世界奇迹,世界其他国家都无法做到。正因为如此,不少国家不太理解中国的春运。在他们看来,一个月时间,人们来回奔波,长途跋涉,受尽磨难,既不为名,也水逐利,只是图个与家人的节日团聚,实在是犯不着。美国《新闻周刊》感叹“似乎整个中国都在移动”。英国BBC分析说,中国人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要不顾一切地与家人团聚共渡春节,这可谓是“中国社会最复杂、也是意义最丰富的生态现象之一”。《华盛顿邮报》称赞中国人的勇气“没有什么艰难险阻,可以挡住中国人回家过春节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我一直记得第一次结识《安徽农村金融》时的情景,那时我刚从基层营业所调到支行科技部。一天,办公室主任递给我一本崭新的杂志,笑着对我说:“看看学学,没事动动笔、投投稿。”我满怀好奇地打开了还散发着油墨芬芳的《安徽农村金融》。  相似文献   

19.
著名作家韩少功,曾任《海南纪实》、《天涯》杂志主编、社长。现为海南省文联主席。他是中国新时期文学代表作家之一。“寻根文学”的倡导者。他的主要作品《韩少功文库》(十卷)、《西望茅草地》、《爸爸爸》、《女女女》、《马桥词典》等等长久地吸引着文坛和读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白领金融》2004,(4M):88-88
悲观地描述华美的城市 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与《天堂向左,深圳往右》两部作品共同的基调是怀念大学难忘的时光,怀念过去美好的爱情,“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的成功带动后来的效仿云集.涌现了许多关于城市的小说网络上有人评论说“这里的成都,可以替换成另外任何个大城市。”但是深圳不同,深圳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